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欧盟驻华科研公使薄思睿:打开中欧科技合作大门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09:16:00
...

欧盟驻华科研公使薄思睿:打开中欧科技合作大门

Bo Sirui

这是我们的记者冯唐

5月18日,2015年科研创新之旅在中国武汉启动。此次活动由欧盟驻华代表团、欧盟成员国和项目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以及中国科技交流中心联合举办。它将访问中国的16个城市,以巩固和加强中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伙伴关系。

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次科学研究和创新之旅。近日,欧盟驻华代表团科研创新公使衔参赞博思睿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活动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中欧科技合作的现状。

中国科学新闻:2012年,第一次科学研究和创新之旅启动。欧盟是在什么背景下决定启动这样一个项目的?

博思睿:科学、研究和创新一直是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加强双方科学家和创新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科学研究和创新之旅在3个月内访问了中国8个主要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城市,有近600人参加。在第一届会议成功的基础上,欧盟决定继续这一活动并积累成功经验。

《中国科学新闻》:那么,在之前的会议中可以分享哪些成功的经验?

博思瑞:以前的活动实现了这样的目标:通过展示欧洲的力量、统一和多样性,欧盟是一个强大的科学研究伙伴;让人们认识到,有许多项目资金可以用来支持中欧合作。

在中国科技部及其他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下,2013年科学研究与创新之旅的参与者(800人)和演讲者(29人)人数均有所增加。2014年的活动是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并前往更多的中国城市,展示了中国杰出的研究和与欧洲伙伴合作的意愿。

中国科学新闻:今年的活动和过去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博思睿:2015年的科研创新之旅恰逢中欧建交40周年。它将覆盖中国的16个城市,是迄今为止到访城市数量最多的。此外,每项活动的讲座和演示都是为介绍不同的研究和创新项目而量身定制的。需要强调的是,中欧讲学人员将分享他们在参与中欧科研合作项目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科学新闻:中国和欧洲可以从他们的科研和创新之旅中获得什么?

博思睿:我们相信科研创新之旅已经达到了既定目标。首先,它使研究人员和创新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欧盟和中国新的资助项目提供的机会,并加强双方的科学研究合作。后续活动将继续加强中国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研究人员及其对中欧科技合作的理解。

通过这次访问,中国可以了解欧盟及其成员国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如“地平线2020”计划。同时,也有助于欧洲研究人员与中国顶尖研究人员的密切接触,深入一线和二线城市顶尖研究机构,有助于欧洲了解中国科研创新的现实和未来前景。

《中国科学报》:刚才你提到科研和创新是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博思睿:1998年,中欧签署了第一个中欧科技合作协议。当然,中国已经与许多欧洲成员国开展了科技合作,并签署了相关协议。这些使双方能够举行政策对话,定期审查双方之间的合作,并确定未来合作的领域。6月29日,双方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第二次中欧创新与合作对话。

中国是欧盟科研和创新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第七个框架计划中,中国是第三大国际参与者。在地平线2020的第一年,中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和南非之后的第四大参与者。44个中国机构已经参与了29个项目。双方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可再生能源和航空等共同关心的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还在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环境、可持续发展(包括水土管理)、能源、核安全、疾病预防和救济等领域与中国合作伙伴积极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最近,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与日本研究中心也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新闻:未来合作的重点是什么?

博思睿:大多数欧盟科学研究项目,尤其是地平线2020,已经对中国参与者完全开放。此外,协调欧盟及其成员国相关工作的国际合作战略论坛提出了中欧科研合作的一系列优先领域: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智慧城市、公共卫生和福利政策,以及创造更好的创新框架条件。

我们希望继续改革中国的科研经费*,简化相关合作机制,支持更多的双边合作。

中国科学新闻:欧盟一直在努力促进科学研究人员的交流。你为什么如此关注人才问题?你对培养科研人才有什么建议,或者你在欧盟有什么好的经验?

博思睿:人才是科学研究和创新最宝贵的资源。跨学科和国际合作已被证明是成功科学家和创新者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中国和欧洲也启动了一系列培养创新人才的项目。

为了补充玛丽·居里的培训和流动计划,欧洲委员会为欧洲的科学研究向每个国家的科学家提供了巨额奖金。目前,4000多名获奖者中有12名是中国人。当然,与第七个框架计划下的880名中国居里夫人项目参与者相比,这个数字仍然很小。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有更多的流动性。

此外,我认为中国一些科研和创新项目目前采取的国籍限制措施,以及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面临的签证限制,无助于中国吸引国际人才。尤其是在中国设立的欧洲机构,很难参与中国计划,而在欧洲设立的中国机构完全享有同样的机会和条件。

中国科学新闻(2015-05-18第三版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