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不能断 春节期间坚守一线的科研人员
坚持科学技术前沿的人
中国南极昆仑站。
新华社
来自刘永忠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右二)在南方育种基地给玉米授粉。
华中农业大学
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所在的千里岩岛的完整图片。
王志忠
贵州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
“确保望远镜的正常运行,让‘天眼’越来越亮。”
春节是中国家庭团聚的日子。对于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的研究人员来说,假期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坚持他们的工作。
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它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都镇大吴当。严冬期间,吴若飞没有回家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第一个春节。
吴若飞是FAST调试团队的机械组成员之一。他主要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望远镜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操作电缆驱动控制系统配合天文观测任务。FAST于2016年底正式建成投产,目前仍处于试运行和调试阶段。
"它将很快正式开放。"吴若飞说,在春节前的几天里,他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为全面接受FAST做各种准备。验收通过后,它将首先向国内市场开放,这样天文学家就可以使用FAST进行项目研究
射电望远镜的运行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人需要密切关注每个系统的状态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因此,设备运行和观察工作将在节假日全年进行,春节也不例外。不久前,FAST刚刚更新了它的控制操作系统,这个春节假期充满了观察任务。
吴若飞说:“天文观测仍然是主要方法。在观察任务中,需要注意所有的数据,不能粗心大意。我每天都要去望远镜现场进行例行检查和设备维护。如果在主控室观察期间发现任何异常或警报,需要立即在现场处理。”
然而,与FAST最初建造时相比,现在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运动和娱乐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如篮球场和羽毛球场。
“我们刚刚建造了一个有7名球员的足球场。新年值班后,我们都一起打篮球和踢足球。我们的业余生活相当丰富。”吴若飞说道。
虽然没能回家过年,但吴若飞觉得这是值得的。最让他和他的同事们高兴的是,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调试,“天眼”的“视力”现在越来越好,各种科学发现也开始了。截至2019年1月底,FAST已经检测到79颗高质量脉冲星候选星,其中55颗已经通过认证。
吴若飞说,寻找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FAST的核心科学目标。“脉冲星是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炸产生的。脉冲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特性。脉冲星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人们希望通过研究它可以回答许多重要的物理问题。”
未来,随着FAST的正式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重要科学发现。
“我和我的同事将继续努力做好各种调试和维护工作,确保望远镜的正常运行,让‘天眼’越来越亮。”吴若飞说道。
海南,南方养殖基地-
"在这一行里,我们都把一年看作两年."
1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年终总结会议如期召开,全院教职工“理论上”当天进入休假状态。
“人们都羡慕老师能有寒暑假。事实上,对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来说,假期是“假的”。华中农业大学水稻育种专家、水稻团队成员牟同民教授告诉记者,高校总结会一结束,中科院张启发院士的水稻研究团队成员和植物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严建兵教授的玉米研究团队成员就开始收拾行囊,奔赴千里之外的海南南部育种基地,进行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科学研究。
水稻、玉米和棉花都是夏季作物。只有当每天的最低温度超过20摄氏度时,它们才能正常生长。为了缩短繁殖时间,科学家们探索了“南方繁殖”的方法,每年冬天在海南的陵水和三亚进行繁殖,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通过“南方繁殖”,科研人员可以将繁殖时间缩短一半,达到“一年两种”或“一年一种以上”。
经过仔细计算,华中农业大学有100多名教师和600多名研究生从事三大作物的研究。为了加快研究进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每年冬天都进行“南方繁殖”研究。
穆同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授,他致力于在校园里教书育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水稻育种的科研工作者,他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南飞”到海南进行水稻育种研究。
春节期间,牟同民没有休息。他每天早上准时出现在陵水县华中农业大学南方育种基地的稻田里。在观察300多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种特性时,他仔细记录了每份研究材料的生长过程、叶色、分蘖能力、株高等特性。
"在这一行里,我们都把一年看作两年."牟同民说,在30年里,他做了60个季节的实验,这相当于他繁殖时间的两倍。虽然他已经60多岁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年去海南进行水稻育种研究。
南帆基地的元旦单调吗?牟同民笑着说:“一点也不单调。我校的张启发院士、严建兵教授和刘永忠教授都是来南繁基地拜年的常客。除了科学研究工作,我们还聚了一会儿庆祝新年。”
“事实上,在海南南繁基地过春节还有一个好处。平时,全国各地的同事都站在不同的一边,所以很少有机会见面。春节期间,同事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牟同民说。
中国北京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信息中没有小事。没有犯任何错误的余地。我只能告诉自己要小心。”
今年春节,杜光宝第四次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值班。他是地震记者。这是他工作的第九年。
日常工作周期是24小时,春节缺少工作人员,应该延长到48小时。杜光宝每天早上8: 30轮班时通常会提前几分钟到达。在知道了第一班记录的地震后,他开始检查10多个监测系统,并且必须检查每一行和每一段数据,看它是否正常。此类检查应每2至3小时重复一次。
白兰淑是杜光宝的责任合伙人。当杜光宝检查系统时,她正忙着一个接一个地检查之前日记中记录的地震。
全国有1000多个地震台站,所有台站的地震波数据都实时传回网络中心。如果发生3级以上的国内地震或5级以上的国外地震,网络中心的地震自动快速报告系统将在大约2分钟内触发并发送自动快速报告结果。自动速度报告的任务是赶时间,有时结果不够准确,在正式速度报告发布之前需要人工修正。
“就像有两只靴子一样。当一个自动速度报告击中地面时,官方速度报告不能暂停。”杜光宝说。为了及时准确地向公众通报地震情况,近年来,我国对快速报告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地震发生后10分钟左右,官方快速报道基本实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最快的记者最紧张和紧张的10分钟。在电脑屏幕上,杜光宝向记者展示了地震波形数据。地震来临时,他和他的搭档分别使用地震分析方法,通过使用不同台站的地震相位来确定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只有当两个人得到的结果一致或差异极小时,我们才能确保快速的结果是正确的。
“地震信息中没有小事。没有犯任何错误的余地。我只能告诉自己要小心。”杜光宝说。
杜光宝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有3到4个快速报告,很多情况下有7到8个。在发生5级以上的大地震时,尤其是余震频繁时,网络中心的快速报告人员应充分部署,并在几天几夜内不能睡觉。
监控大厅装有警报器。以防万一,警报非常敏感。当系统检测到2.5级或以上的地震时,它会触发并在大厅里嗡嗡作响。白兰·舒说,当发生大地震时,警报声就像春节期间燃放的鞭炮。“我们这里就像一个战场。”
虽然杜光宝在执勤时可以和他的搭档轮流休息,但他总是勒紧一根绳子。一旦警报响起,即使他再次困倦,他也必须强迫自己清醒。
“值班日是不眠之夜。有时候,一个安静的夜晚,什么也没发生,但并不轻松:数据流是否中断,机器是否出现故障?”杜光宝说。
一年到头,包括杜光宝在内的许多速度记者都有职业习惯。"看电视时,听到消防车的警报时,他们会不自觉地站起来."
地震监测是防灾减灾和地震研究的基础。它在幕后,鲜为人知,但一年365天不能中断。“我当然想在新年期间与家人团聚,但只要我在报社工作一天,我就必须承担一天的责任。”杜光宝说。
除了紧张、痛苦和孤独,记者们还有他们的幸福。“春节值班,我最希望的不是休克需要快速报告。这并不是说我觉得我厌倦了工作,而是全国各地的人都能轻松地度过美好的一年,并感受到成就感。”杜光宝说。
山东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
“无论如何,数据是不能被破坏的。这一传统已经保留了几十年。”
节日期间,青岛市区充满了兴奋。50多海里外,这个岛有几千英里远,但它仍然是。
数千英里的岩石又窄又陡,没有淡水,也没有居民。
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自20世纪60年代就在这里建立了,每天从这里发送成千上万的数据。众所周知的气温、气压、湿度、海水温度、盐度、波浪和潮位数据都有助于该监测站。
副站长车快50岁了。他第一次访问该岛是在1990年。今年是他四年来第三次在岛上过春节。他和另外两名监测员薛海波和江涛分三班,确保每天24小时监测观测数据,以开展人工观测项目。对他们来说,数据是天堂。
早上7点钟,车郝杰已经坐在电脑前准时观看轮班。实时海洋数据在屏幕上滚动:千里眼7点,最大风速17.6米/秒,水温6.3摄氏度,温度2.1摄氏度……采集的数据将立即传输到青岛市北海预报中心。尽管如此,车郝杰仍然每隔一个小时转录一次数据。“在仪器故障的情况下,手动转录的数据可以用作备份数据。无论如何,数据是不能被破坏的。这一传统已经保留了几十年。”
下午2点,切·郝杰拿起水桶,去海边采集海水样本,并将仪器放入海水中测量温度和盐度。不管岛上的天气有多坏,他都会准时到达海边,同时他会去潮汐井检查仪器和设备。一旦发现某个仪器损坏,他和他的同事会立即修复,并手动补充丢失的海洋数据。"这真的需要潜入海底,潜入海底,爬山."
"新年的食物比平时稍微好一点。"车笑着说,但这改变不了目前新鲜蔬菜匮乏的局面。1月17日,岛上所有的食材都从青岛带回,历时6个小时。目前,只有土豆和萝卜相对“可承受”,淡水完全由船只提供。
“现在岛上的条件好多了,春节期间你可以上网。”车郝杰说:“最难的是在孤岛上漂泊的感觉,我很想家。尤其是父母都快80岁了。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总是想出去,但现在我想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
"那你为什么又来岛上看春节?"记者忍不住问道。
“别人也有家。我在岛上已经29年了。我每年都要在岛上呆将近半年。我的努力与我无关。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工作,必须有人承担。”车郝杰说。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只等着获得完整和准确的海洋观测数据,为海洋预警和预报提供最原始和最有力的支持。谈到这项工作的意义,郝杰非常严肃:“海洋观测在当今时代大有裨益。海洋防灾减灾和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所做的不仅为我国的海洋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全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资料。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