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教学与科研如何一碗水端平
4月22日,该报报道了国内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客观趋势。应该说,这种“不平衡”由来已久。原因很多,包括大学定位、评价体系、教师任用等。当面临选择时,大学教师会被更多的“含金量”所诱惑,如职称评定和资金申请,并很容易转向科学研究。
如何校准不平衡的平衡,使大学不再“偏向”科学研究,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够相互促进?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编辑
教师职称与大学学科评价体系失衡
可以进一步优化当前的评估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李奇教授认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不平衡直接源于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偏差”。
英文缩写“SCI”和“EI”等国际文献检索是许多大学教师的“烦恼”。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和聘用中,文章能否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纳入这些国际文献检索数据库,几乎等同于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
虽然各高校都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对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出了要求,但实际上,一名高校教师要在不发生重大课堂事故的情况下完成规定的教学课时并不困难,教学效果是否“优秀”也很难衡量。“但是科学研究并不那么简单。科研项目和论文质量往往有严格的要求,而且难度更大。”李奇认为“教学成果的评价很难量化,职称的评价更多地与教师的科研成果联系在一起,这使得许多高校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在科研上,逐渐忽视了教学”
对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曾伟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一直使用统一的尺度来评价不同的教师。这种评价体系和标准更加强调数量,但它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人尽其才”的概念。“统一标准管理相对简单,但当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该更加强调个性。例如,那些擅长基础研究的人必须通过应用研究来追求所谓的成就。此外,由于科研工作的成果更容易量化和肯定,教学工作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所谓的两个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心已经演变成所有的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顾先林认为,除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外,高校学术和学科评审制度也存在“偏差”。
高校综合排名和专业学科排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学科评价关系到高校的地位、声望和学生。高校之间的学科建设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博士项目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已经成为高校争夺的“稀缺资源”。高校的科研水平是申请博士项目和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
“*和非*组织都将科学研究视为评估和排列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必须尽一切可能促进科研建设。这使得学校在制定评价和任命教师的标准时倾向于科学研究,客观上造成了科学研究和教学之间的不平衡。”顾先林说道。
高校的条件不同,教师的能力也不同。
定位大学和分配教师职位更科学。
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困扰着高校教师,成为教学与科研、评价体系和用人机制改革的难点之一。
那么,大学的定位和教师的任命能更科学吗?所有的大学都应该承担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吗?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科研任务吗?
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一些研究者将国内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其中,“研究型大学”注重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和创新研究成果,更加重视科学研究,每年授予最多博士学位。中国大多数一流大学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水平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博士生为个别专业招生。然而,“教学”和“专业学院和职业学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更多地侧重于教学。
这种分类在李奇看来更为合理,“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办学条件,所以学科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目前的情况是,“教学”和“教学与研究”大学都在朝着“研究”大学的方向努力,并以“努力成为中国一流大学”的目标为指导。成为“中国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是院士人数、博士生人数和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这间接导致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
不是每个教师都是发展教学和科研的全面人才。因此,“精细分类管理”的教师让擅长教学的教师专注于教学,而不是强迫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擅长科学研究的教师应该得到科学研究的保证,同时,应该安排时间和精力来反馈教学。这已经成为许多专家的呼吁。许多学者建议教师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复杂性、创造性和个体自主性的特点,探索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标准。
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将教师分为教学岗位、科研岗位、教学科研岗位和管理岗位,这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割裂二者关系,贬低教学价值
高等教育的概念会更健康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教书,你就不是老师。如果你不从事科学研究,你就不是一个好老师。”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要想成为“大师”,就必须充分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金诗教授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失衡更多的是由于观念上的“盲点”——对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两者被视为截然相反的关系。
中国教育科学院的杨青说,科学研究是教学的“源泉”。没有科学研究的支持,教学将失去灵魂。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更深、更透彻,教学更深入、更简单,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及时将前沿的学术成果补充到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科研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
同时,教学是科学研究的“无形力量”。一些老师认为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会占用研究时间,对研究有害。杨青认为不是。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这有助于拓宽科学研究的思路和领域。备课期间阅读大量的研究材料可以激发教师思考问题。师生在课堂上互动,教师可以获得新的科研灵感。
因此,专家建议大学教师既不能“浮”于教学而忽视科学研究,也不能“沉”于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更不能在双重压力下盲目抱怨。相反,他们应该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关系,把这些知识融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当然,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教学和科研的比例,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外,社会上还有一种“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的观念,认为教学只是重复已知的事实,研究更有创造性,因此更有价值。这个概念在大学教师中也很流行。一些比教学时间长、比科研时间短的老师甚至为自己感到羞耻。为了“更有价值”,他们将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结果,科学研究没有完成,教学被推迟。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和科研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两者没有区别。无论什么样的工作,达到完美,都是创造性的工作。(原标题:教学和科学研究,如何平衡一碗水(教学和科学研究辩论))
上一篇:人民日报:怎样当好大学校长
下一篇:【第三期】蝌幻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