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复合人才培养“硬”功夫
■我们的记者徐悦,来自杨平的见习记者
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李道江(音译)与该校其他专业学生不同,他必须学习基础和专业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以及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如“法律通论”和“知识产权法通论”。
李道江的班级是学校知识产权研究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从2015年开始,每年将有40多名学生被分配到这个创新实践班和电子信息工程班。他们也是学校的幸运儿,积极探索提高知识产权人才文理融合的途径。
搭建人才培养的高平台
2013年9月6日,南京工业大学于2005年成立的知识产权研究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人民*在北京正式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南京工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使南京工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成为中国唯一由三个省部级单位共同建设的知识产权研究所。
随后,学校对知识产权学院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创新,从原来隶属于人文学院转变为独立运作的二级学院。行政机构直接隶属于南京科技大学,校长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负责。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该所所长田力普在该所成立仪式上明确表示:“建立以科技、法律为主导的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产权研究所,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廖文和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有更具体的说明:“我们有明确的定位: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科技交叉融合,充分借鉴学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和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理工科与知识产权的结合
知识产权人才具有复合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训练他们非常困难。他们通常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学术教育和专业培训。
因此,对于李道江来说,不仅需要完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定位课程,还需要完成相应的知识产权学分课程。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学分与知识产权学分的比例约为3: 1。
“目前,许多高校依靠法律专业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法学学士),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和能力都比较“软”。知识产权不仅与法律相关,而且具有工程背景。目前,继续教育不系统,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廖文和说,知识产权研究所是在,但并不完全依靠,法律的学科。因此,应强调科学与工程、管理、法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硬”功夫。
为此,学校大力改革,最大限度地将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是工程)和知识产权相结合。知识产权研究所还设立了两种类型的创新实验班,专门招收理工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工程知识,它还涉及到法律、管理和经济三大领域,真正照顾到“一体化”的需要。通过四年的学习,像李道江这样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工程学士和法律学士两个学位,而且在正常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专利代理人考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学校还精心安排了课外实践活动。金工实习、综合实验、知识产权务实、科研训练等实践环节均达到4学分以上。在第二节课中,通过一些实践能力模块的预培训,用理论指导实践中学的实践,让学生更早地进入知识产权的实际操作。
在学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成长,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并学习如何更好地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目前,学校拥有华东地区唯一的高校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科技大学专利中心’,江苏省科技厅批准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创新实践教学中心。这些平台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人员培训的最佳实践基础。”廖文和说道。
依托高端培训平台,知识产权研究所将定期邀请专利审查员、专利律师、知识产权标准实施服务领域的专家与学生分享知识产权热点问题。多样化的课外讨论将使这些学生受益匪浅。
传达具有复合背景的新人才
南方科技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的学生马毕业后选择留在该大学的专利中心。他的工程背景使他在处理各种专利申请时比其他人反应更快。
2010年,学校材料研究所的教师刘合义将他的新技术带到马鲁金申请专利。刘合义带来了先进的氧化锆纤维技术。有工程背景的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种超高温绝缘材料,在航空航天、宝石炉、单晶炉、超高温电炉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公认为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从专业背景来看,马鲁金和他的团队帮助刘合义的“细径氧化锆纤维及其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了这项专利授权,刘合义作为股东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定价,并成功地开始了他的业务,成功地实现了1.5亿元的年产值。
在过去10年对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南方科技向社会输送了近400名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毕业生马立克·金鹿,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后,10多名毕业生从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服务领域开始创业,立志走知识产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然而,在博士人才的初步培养中,高端组合的过程也已经开始。两名具有综合背景的博士生获得了国家海外研究基金委员会的公共资助,并分别抵达德国哈佛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深造。
"我们刚刚开始探索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途径."在谈到学院的未来定位和总体目标时,廖文和表示:“我们计划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应用型教学科研机构,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中国科学新闻》(第六版,2017年11月28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