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中西的历算家薛凤祚(下)
这本书是系列的续篇(薛凤佐(中)——第一个介绍西方对数的人)。晚年,薛凤佐集中精力在家学习数学和数学。在编写了专著《新四线比例表》之后,他应该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在1676年,在77岁时,他接受了任命匡王禹,河长(负责全国河流运输和水利),谁是最初在明朝初成立,也称为“河长”在清朝。他从山东赶到河南,踏上了黄河和京杭大运河(简称“两河”)的检查之路,这两条河经常被水淹没。
清江总督军衔图(网上)
原来,清朝初年,满族人进入了中原。为了加强统治,赢得民心,统治者非常重视治水问题。康熙帝即位后,他把旧金山、漕运和河运作为三大问题,亲自深入黄河和运河。河南省武陟县黄河决口,数千人受到影响。即位后不久,雍正帝不仅亲自视察了最危险的黄河沿岸的灾情,还从国库中提取了700多万两白银的近一半用于控制洪水和修建龙王庙。与统治者的关注不相称的是,当时的控水人才短缺。许多官员被降职调查和处理水控制的失败,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这种工作。匡王禹当了两江总督后,听说薛凤祚精通中西,又精通数学、天文和地理,就请他做幕僚,协助两江的管理工作。薛凤佐原本是个热心肠的人。看到这个为国家服务的机会,他怎么能不欣然同意呢?
结果,一个“痛苦和快乐”的两河考察之旅正式开始了。
清代黄河防洪图(网上)
练习走几千英里去检查两条河
黄河和运河横跨中国几十个省。虽然有一个壮观的景象,奔流和咆哮,也有许多地区的河流缓慢和经常爆发。古往今来,黄河洪水和堵塞的运河已经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已经多次派人去控制洪水,但是没有一个能被治愈,只有损失能被减少。薛凤佐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两江腹地,观察水情和地形,了解灾情,为下一部水利专著的写作打下基础。
不言而喻,古代的老人曾经去过这两条河,或者是观察、测量或者是记录。相比之下,更难检查运河。该运河全长3500多里,河道不畅、水量不稳定等因素在历代作品中并未得到深刻反映。为了保证水路运输的正常进行,他视察了运河沿线的泉水、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以控制运河的水深和流速,保证船只的正常运行。
京杭大运河地图(网上)
在去实地考察的路上,薛凤佐还抽空阅读了古代治水经典,总结了古代治水经验。经过反复研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治河理论,即“治河靠人”。用今天的话说,它是“以人为本”。因为古代封建迷信非常严重,认为洪水是对所有人的惩罚,他们经常采取迷信活动,如建造龙王庙和祭天。他的“以人为本”理论有两层含义。首先,选择水利人才并不容易。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只有在过去的200年里,一位名叫潘继勋的控水天才出现了。这个阳历是献给三个朝代的,它的治水经验可供后人借鉴。二是同情军人,关注一线防汛工作者。这位军人不仅在两河第一线日夜奋战,而且还承担了收集柳麻装袋的任务。这很难。面对官员克扣军人工资,薛凤佐多次向老板匡王禹反映,以行动表达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水利专家潘继勋雕像(网络图)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薛凤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治水思路。在“天、地、人”的三种才能中,人当然是重要的,天地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成功地控制水资源,必须将气象、水利、地质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薛凤佐在撰写和编纂以“两河李病”为主题的古籍时,撰写了向上级汇报的报告。他深深地明白,给后代留下信息的最好方法是写一本书并把它建立起来。
两河疾病治疗专著
薛凤祚受命协助治理两河的第三年,完成了一部12万字的水利综合专著《两河清册》。作为清初防洪实践经验的总结,本书共分八卷,第一卷绘制了两江的河图。前四卷是关于运河管理的详细讨论,包括北方北京昌平和南方浙江的河流、湖泊、泉水和水。第五卷至第六卷是关于黄河的水流和历代治黄经验的总结。第七卷摘录了河流管理专家的讨论,重点是潘继勋对河流管理的评论。第八卷记录了薛凤佐的思想、思想和方法的总结。
《两河清辉》(网络图)复印件
两河清辉强调水利和防御工事,探索水文、地质和气候的关系,揭示自然灾害的规律。这些都反映了薛凤佐重实践的科学作风。就具体治水方法而言,该书建议应广泛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理论,并应坚持“博采众长,向我们学习”的模式。应根据水情和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采用各种控水方法,并大力推广新的机械工具。例如,该书详细记录了西方传教士熊三巴倡导的中外治水方法,并以插图和图片描述了“虹吸理论”和“水箱理论”等不同的治水原理,为打井引水、灌溉良田、防洪排洪提供了详细的技术理论。针对黄河下游因地势平坦、河沙淤积而经常决口的情况,本书提出将治水与治沙相结合,通过“疏浚、封堵、疏浚”来减少洪水的影响。
应该说,虽然《两江清流集》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并被收入《四Ku全书》,但由于政治斗争等原因,它在清初的治水中并没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匡王禹因水资源控制不力和其他原因被解职。新任省长金夫是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亲自考察两江,撰写专著,提出许多新观点。作为匡的幕僚,薛凤祚自然不受的欢迎,而金的新书《两河清》中只引入了一些措施。到目前为止,《两河清集》终于成为研究明清时期治水的重要古籍。它仍然具有很大的科学参考价值,深受水利学者的喜爱。
附言
据说,薛凤佐一生的代表作《李雪辉通》完成后,又增加了一卷《水法》,主要包括两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等相关内容。经过这一切,他于1680年在家中平静地去世,享年81岁。
薛凤佐虽然辞世,但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除了本文提到的历法专著《通历学会》、数学专著《新四线表》和水利专著《两江清流集》之外,他还撰写了计算日月食的天文学专著《通天学会》和描述理学的专著《心学传》。他的作品有四部被收入《四Ku全书》,七部被选入《清史稿》。他的大部分作品一直保存到今天。他的成就受到当时学者的高度赞扬。人们称他和天文学家王希灿为“南王和北薛王”。著名的日历操作员梅文鼎称他为“一个很好的例子”。鉴于薛凤祚在西学东渐和撰写科学经典方面的杰出贡献,朝廷为薛氏家族颁发了“明室文献”牌匾。
首届全国薛凤佐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临淄召开(网络地图)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深入,薛凤佐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他的家乡也经常举办关于他的思想和作品的研讨会。这些应该被视为对他最好的纪念。
[参考]
1.专著《领先的古代数学》,李慕南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论文《薛凤佐治水思想的生存论研究》,苏百义、孙延泉合著,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6月。
上一篇:数学故事——酸梅汤与压缩饼干
下一篇:烟雾症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