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四光纪念馆:铭记卓著功勋 传承治学精神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3:13:54
...

李四光纪念馆:铭记卓著功勋 传承治学精神

李四光故居办公室

李四光纪念馆:铭记卓著功勋 传承治学精神

李四光故居庭院中的石书

李四光纪念馆:铭记卓著功勋 传承治学精神

李四光雕像

10月26日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生日。同一天,笔者走进李四光纪念馆,参观了李四光诞辰127周年纪念展,并看望了李四光先生的孙女邹。

邹宗萍女士告诉笔者:“作为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李四光的一生奋斗与国家的需要密切相关,无论是创新地质理论、发展地质力学还是发展地质教育。”

努力学习成为全民使用

在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上,一栋建筑被矮墙环绕,墙上挂着一簇簇攀缘植物。它非常安静。这是李四光纪念馆。

据了解,李四光纪念馆原是李四光先生的旧居。李四光1962年搬到这里,在1971年去世前的最后10年里。1989年,在李四光诞辰100周年之际,他的故居被指定为李四光纪念馆,并由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提名。2015年,纪念馆将在扩建和翻新后向公众开放。

李四光纪念馆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光辉足迹、杰出贡献、事业传承和永恒精神邹宗萍告诉笔者:“正如展览的主题告诉我们的那样,李四光先生从小就立志报国,从未改变过。”

在步行博物馆里,李四光的衣服和手稿,他在国外学习时的成绩表和毕业证书,以及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的照片...珍贵的收藏品重现了李四光周游世界学习的情景。

关于李四光的求学之路,邹宗萍说:“1904年,他年仅15岁,就被选入日本学习造船。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回国。1913年,他去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一年后,他认为采矿不能与勘探分开,于是决定学习地质学。同时,我还学习了物理、数学等课程,为未来的科学发展积累了多学科知识。”

“我想尽快把我所学的知识贡献给我的祖国,这更有意义。”怀着报效国家的决心,李四光于1920年成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从此,中国地质科学领域的探索和攀登开始了。

通过严谨的治学努力获取真正的知识

在参观过程中,作者注意到展厅墙上有一张李四光家庭的照片。除地质院士李四光外,他的独生女李林是物理学院士,女婿邹承鲁是生物化学院士,“一科三院士”广为流传。

在李四光的故居外,右边的一栋高楼是李四光自己在1956年创建的地质力学研究所。展厅内陈列着铀矿石(仿制品)、伽马仪、地应力监测设备等珍贵物品。

“在探索地质科学的过程中,李四光特别注重野外实践。在战争年代或康复期间,他从不放弃山顶、峡谷、一堆石头和一排裂缝,这显示了他严谨的学识。”邹回忆说。

从1921年到1936年,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其中20多名学生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地质学者邹告诉笔者,“1952年8月,新中国成立地质部,李四光义不容辞地成为第一部长。”

早在1922年,当斯坦福大学教授布雷克·怀尔德(Blake Wilder)来中国考察地质学时,他就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的文章,并得出结论,“中国石油资源贫乏”。

面对“外国权威”,20世纪50年代,在李四光的领导下,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相继被发现,“中国贫油”的标签被去除。

“无论是建立地质力学,还是确立“四世纪冰川”在中国的存在,都是为了推进地震预报工作...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独立探索是李四光的精神实质邹对说:

"事实上,即使它只看到一线光明,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明变得暗淡。"在院子里,李四光的睿智话语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他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实践的反映。

教学中的科普知识代代相传。

2009年9月,李四光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100人”,获奖感言称赞他为“新中国地质事业中最耀眼的明星”。一个月后,10月4日,一颗漫游在广阔天空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李四光星”。

这位地质先驱一直致力于地质教育的发展,无论是成立行业协会,还是选择武汉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地质部宣化地质学院等办学地点邹说:“新中国成立时,从事地质研究的只有290人。到目前为止,有近1000万人,但仍然远远不够。作为李四光的后代,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地质科学研究的继承和延续。”

李四光诞辰127周年纪念展当天,近百名北京中小学生参加了展览。其中,花园村第二小学的学生代表举办了“李四光爷爷我想告诉你”主题团队活动。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河流美丽."花园村第二小学少先队中队长宣誓:“我们将以李四光爷爷为榜样,发扬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勤奋好学,立志成才。”

笔者了解到,早在4月22日,为了纪念第47个“世界地球日”,普及地质科学知识,国土资源部就举办了李四光纪念馆开放日和《*地质笔记》的赠送仪式。

对此,邹宗萍表示:“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勇于探索,加入地质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