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写入十九大报告有何深意
据了解,*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关键共性技术、前沿领先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是重点."第19届大会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杨德森院士告诉《科学日报》,“颠覆性技术创新”非常重要。正是通过这一创新,中国的水声研究进入了国际社会的第一梯队。
什么是“颠覆性技术”?写第19份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这很容易引起技术上的惊讶,并有助于在弯道超车。
颠覆性技术相对于“进步技术”。渐进式技术,也称为维护技术,是指已经基于市场的现有技术。颠覆性技术是一种采用不同方法的技术,对现有的传统或主流技术方法产生全面或根本的替代效应。它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也可能是现有技术的跨学科和跨领域应用。
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是数码技术对以柯达为代表的电影公司的影响。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所所长罗惠告诉《科学日报》:“近年来,颠覆性技术创新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高度关注。重要的原因是,这很容易引起技术上的惊讶,改变游戏规则,并带来在弯道超车的机会。”她认为颠覆性技术意味着行业经济利益的快速变化。对国家来说,颠覆性技术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问题。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效率型创新已经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发展型创新已经接近尾声,热点地区的高新技术创新大多滞后。现在,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必须打造一把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之剑,将自主创新作为一把利剑。”19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伟院士认为,颠覆性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利器。
颠覆性创新经常发生在交叉领域。
“与后续创新相比,破坏性技术创新是最高层次的创新。它基于基础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的结合,以促进行业的新变化。它需要从基础研究入手,实现全链渗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杨伟强调了基础研究对破坏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末,杨德森带领团队从基础研究开始,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并从源头上,颠覆了当时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传统声纳原理,开发出一种新的矢量声纳。
矢量声纳改变了传统声纳只使用标量声压的基本原理。利用水介质的质点振动速度矢量,可以显著提高探测信噪比,显著增加水下探测距离(两倍以上)。探测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重量、体积和能量消耗比传统声纳小得多。
这项技术被认为是水声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是水声技术的一次革命。
这项突破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使中国成为该领域的第一梯队。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了这项技术。
为了给科技力量的战略布局提供更多的参考,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所于2015年底开展了一项专项调查,从基础科学及其整合的角度,向一批高级科学家和企业家征求关于颠覆性技术的意见。据调查,人们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应该提前规划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六大领域:医学与生命、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能源环境、地球天文学和综合交叉。
杨伟说,颠覆性创新经常发生在交叉科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将在未来增加对交叉领域战略展望的支持,并将在科学基金会的四个主要资助系列中增加整合系列。
需要一个“颠覆性”的评估系统。
杨伟认为,颠覆性技术创新要求极高,不易实现。这需要全面的突破。首先,必须在意识形态上有所突破。我们为产生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而自豪。我们不能“说希腊必须被称为,圣贤必须引用欧洲和美国”。同时,我们不能在现有研究工作的夹缝中选择课题。
第二,科学方法必须有突破。重大科学仪器和重大科学项目将成为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基础。如何以巨大的投资、回报和风险支持这些科学方法的建设,将成为所有研究资助机构的试金石。
最后,评价体系必须有所突破。现有的评价是基于对现有学术价值的共识和对现有学术数据的延续。然而,如果我们要选择真正的“领导者”,就需要采用非常规的评价体系,如非共识性评价、颠覆性评价、创新性评价和跨类型评价。杨伟说,科学基金会正在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除了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罗惠认为我们还需要关注小企业。“许多例子表明,颠覆性技术通常来自小型企业。小公司推动大公司创新,甚至用资本收购小公司以避免被超越。培育小微企业成长环境,让小微企业引发的“鲶鱼效应”激活市场创新活力。”
(北京,10月22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