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康院士的“忘我”
朱斌的照片
农历新年前四天,记者走访了因腿部疾病住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景康。
在护士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王静康的病房。她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两份文件。“你来得正好,我有两件事需要媒体帮忙。一是出版了一套名为《中国生态工业体系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书籍,这是我们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二是希望通过相关技术领域的创新,形成能源化工领域的新学科,突破传统化石能源和相关新能源。作为知识分子的报纸,你必须帮助我们宣传和呼吁。“王奶奶”是天津大学师生给王景康取的昵称,意思是亲热。我早就听说王景康平易近人,“无私”。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确实是这样。
王景康的工作是“结晶”,即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进行分类,以去除杂质,使其从液态或气态变为纯固态。
王景康是新中国工业结晶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他晚年仍活跃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第一线。王景康坚持学习和教育人民是一个家庭传统。她的父亲王恩铭是一名化学和冶金专家,早年曾前往美国攻读学位,他的信念是通过科技救国。他作为爱国科学家的代表出席了新中国成立仪式。在父亲的影响下,王景康于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延续了父亲成为科技强国的梦想。
1981年,天津大学接受了“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著名化工专家张元谋的领导下,王景康参与了青海盐湖钾肥生产系统工程的研究。王景康回忆说,原材料是从青海运到天津大学的,中试生产车间就在实验室旁边。他们既是科学研究人员又是生产工人。经过五年的日以继夜的辛勤工作和中小规模的测试,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最终开发出了一种自主创新的工业结晶技术,并从青海盐湖光卤石中提取出了中国稀缺的钾肥。当时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自主建立钾肥产业奠定了基础。
“七五”以来,王景康已成为科研带头人。他不仅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而且始终保持着成功产业化试运行的奇迹。王景康和她的合作伙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工业结晶的奇迹,不断改写着世界工业结晶的格局。
1990年,王景康接受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霉素结晶新技术及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她的目标是成功一次,否则一天之内国家几十万美元将被浪费掉。她带领团队放弃了无数的假期,专心工作。在项目研发的后期,由于过度劳累,王静康的甲状腺疾病复发,导致房颤。为了不耽误项目的研究,她把作业时间推迟到土建和设备安装完成后,才住院。最后,王景康和他的团队在华北制药厂成功地驾驶了一辆汽车。该技术在全国迅速普及,并应用于全国90%的青霉素工业。因此,中国青霉素产品占据了80%以上的国际市场,提前两年完成了“八五”研究任务。
突破工业结晶的关键技术,自主研发钾肥辅助工农业发展,设计塔式液膜结晶器获得高纯度对二氯苯,打破国外垄断,研发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晶体给患者带来福音...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王景康带领研究团队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研究和支持项目。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使中国的工业结晶技术成为世界领先产业之一,一个接一个地改写了世界结晶产业格局,赢得了“中国工业结晶之母”的美誉。
“无私”是王景康一贯的工作态度。每当一个学生想申请王静康的研究生,她总是在自己面前说些难听的话:“你要做的是一个国家项目,这很重要。你必须与时间赛跑,在科学研究中严谨而现实,并为暑假、寒假和其他假期做好充分准备。”事实上,在她的言行下,她培养出来的所有学生都可以称为国家科技人才。“她将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她拥有非常广泛的知识。她会不时提出新的想法。让我们总是尽力赶上她。”她的学生说。
80岁高龄的王静康依然睿智、执着、坚定。他从未放弃对科学的追求,仍然像一个“少年”一样工作。今年是《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王景康说自己是《光明日报》的老读者,一直在实验室里。"办好光明日报,做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王景康抄写了3遍16个字。这是她对光明日报的希望和期待。
(记者刘茜·陈建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