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潘建伟:率领量子“梦之队”刷新中国科研世界新高度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3:37:49
...

潘建伟:率领量子“梦之队”刷新中国科研世界新高度

▲图表:自然发布2017年十大科学人物,潘剑伟入选。

潘建伟:率领量子“梦之队”刷新中国科研世界新高度

▲“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建立天地链接(合成照片,摄于2016年12月9日)。新华社记者金

无论是在因斯布鲁克还是在他的家乡浙江东阳,潘剑伟经常说他经历过“孤独”,爬山晒太阳,在地里挖荠菜,在河里摸蜗牛...他渴望把每一分钟都用于量子研究。然而,他并不“急于”保持他对科学的纯粹追求。

“如果每个人都对科学没有原始的冲动和兴趣,我们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创新的国家。”潘剑伟说

我们的记者周琳和徐海涛

1996年,在奥地利老城因斯布鲁克,一个来自中国小镇的年轻人带着一个简单的梦想来到这里。当时,他认为必须在中国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实验室。

21年后的12月19日,世界*学术期刊《自然》在其专题版块的最新一期中公布了年度十大人物——过去一年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以及年度最佳年轻人。由他领导的中国量子“梦之队”刷新了中国量子科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国际展示。

“谢谢你的新时代,谢谢你伟大的祖国;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当选后,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首席科学家潘剑伟通过新华社发表了讲话。

我们正试图在微观世界中接近这个梦者,去思考和理解“量子精神”,它无畏地追求梦想,全神贯注地保持沉默,并继续承诺。

十年一步一步,不要害怕追求梦想。

1987年,潘剑伟从他第一次接触量子力学的浙江老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技大学)现代物理系。

“在双缝实验中,当一个人不看电子时,他不能说出它是从哪个缝通过的。这真的很奇怪。一个人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北京。他怎么能同时在上海和北京?”量子世界的奇妙和陌生让潘剑伟困惑不已。一次期中考试,他差点没通过量子物理学。

那一年,他只有17岁。

随着量子世界的深化,他意识到物理学毕竟是一门实验科学,即使是最奇妙的理论也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然而,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缺乏进行量子实验的条件。1996年硕士毕业后,潘建伟去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世界级量子实验研究大师塞林格。

1997年,以他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实验量子隐形跃迁》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该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第一部作品,被评为世界年度十大科技进步,并被评为“一个世纪21篇物理学经典论文”。

那一年,他27岁。

量子光源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单光子级光信号的亮度相当于140公里外人眼的烛光强度。要知道,人类肉眼可以分辨出蜡烛光的极限距离,只有大约700米。

地面能接收到单光子级光源吗?“让我们试一试。只需要大约200万元就可以为星地集成量子通信网络提供实验支持。”2007年,潘剑伟开始了这个实验,为中国量子团队“建造一个梦想”。

那一年,他37岁。

在广阔的太空中,“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地面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一起,首次建立了一个全球范围的集成量子通信网络。

三个月前,来自中国的问候穿越半个地球到达奥地利,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墨子》作为近年来重大科技创新被写进了党的第十九次报告。

今年,他47岁了。

今天,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建立了距离太空最远的量子纠缠,证明爱因斯坦认为奇怪的“遥远地方之间奇怪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于1200多公里的范围内。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学量子计算机就是在这个团队中诞生的。目前,超导量子纠缠的最大数量和完整的测量、释放结果...

量子建筑,破土动工和孕育。

潘剑伟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建立30万公里的量子纠缠,检验量子物理的理论基础,探索引力和时空结构。未来,贝尔不等式测试实验有望在10-15年内与中国登月计划结合实施。

在朋友圈里,潘剑伟转发了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演讲,并挑出以下一段:目标是认识到我们是比自己更伟大的事物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只希望我能在60岁之前完成这个实验。"他说。

在家为国,潜心默守

每次我去采访潘剑伟,都能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所的入口大厅的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回顾我的一生,我经历了许多起起落落。我唯一的希望是我的祖国将会繁荣和科学。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这个国家还没有摆脱贫困和落后。我们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无私和有前途的年轻人做出不懈的努力。”

这段话来自核物理学家赵忠尧。钟耀先生早年曾在欧洲和美国学习和工作。1950年,他在政治压力下回到中国,甚至面临生命威胁。最终,他冲破重重阻碍,回到了祖国,为中国的核能事业奠定了基础。

当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导师时,塞林格问他:“潘,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像这样的世界级量子光学实验室。”

出国前,他曾问他的前辈,这样一个实验室要花多少钱?前辈们说他们需要大约800万元。这对当时基础非常薄弱的中国来说太贵了。潘剑伟于是选择了“曲线救国”。

他组织科研团队,进行实验室建设。与此同时,他与国际先进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国内和国外同时运行”,并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从事合作研究。

一件小事打动了他:当他住在德国时,楼下有一家卖蔬菜的小餐馆。这对夫妇每年休假五周。“恐怕我们中国的小店主不会花这么长时间度假。他们的蔬菜卖得很贵,科学技术带来的动力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幸福平均传递给每个工人。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价值。”潘剑伟说道。

一个实验室远远不够。

他发现,德国已经发展了科学技术和优秀的制造业,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普通人。如果科技工作者有好的技术,他们应该尽可能地改造它,形成一个对每个人都有利的高科技战略产业。

“中国过去有一个特别注重原理研究或应用研究的习惯,中间会逐渐形成一个‘死亡之谷’。”潘建伟表示,未来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只有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才能更好地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从三个通信节点,到城域网,到城际网络,甚至是洲际线路,一个天地一体的量子通信网络逐渐形成,为金融、政务等诸多领域的安全保密传输提供了可能。

“我和学生都不想为了出国而出国,但他们想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希望有一天能在中国取得领先的科研成果。”他说,“如果杨振宁和李政道证明中国人能在国外做好‘科学’工作,那么我们现在已经证明中国人能在国内做好‘科学技术’工作。”

安静的桌子,信守承诺

五年前,潘剑伟是陈玉傲的证人。今天,陈郁·奥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代量子人”徐夤的见证人。两位见证人不仅见证了婚姻和时间,也见证了中国量子科学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探索精神和毅力。

量子世界里有太多这样的遗产了。

当时,国内量子科学研究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成熟的环境。潘剑伟把得意门生敖和杨送到*国际实验室。学习之后,他们一声不吭地回到了中国。

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议。

“墨子的卫星闪耀着科学的光辉,技术的奇迹和工程的现实。的确,它们是耀眼的明星。”得知潘剑伟当选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前院长、教授刘万东在朋友圈子里写道。

-这是前任和继任者之间的对话。

2007年,当潘剑伟去美国开会时,他也和他的导师达成了新的协议:他希望在2011年开始开发量子卫星,并在2016年发射。老师说,哪有这么快!因此,两人同意,谁先发射,谁就加入另一方,进行量子洲际实验。"到今年9月29日,我们已经在洲际量子密钥的分发方面进行了合作."

这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承诺。

当代科学研究不可能是个人的突破,需要持续的共同努力。潘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说,量子卫星的研究汇集了上海科技物理研究所、微型卫星创新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智慧”。

科学不可能在一场战斗中完成所有的工作。

12月19日,“什么是量子通信”成为上海徐汇区一所幼儿园家长助理班的主题。孩子们都说:“量子比芝麻还小”,“量子钥匙不怕被偷”,“量子像孙悟空一样,可以分成身体和筋斗云”...

孩子们还不知道,这个神话比喻的创造者是潘剑伟。

不管他有多忙,他都会经常走进教室给学生们带来“开学第一堂课”,还会开设以科普为目标的墨子沙龙。潘剑伟说,他一直记得在国外学习期间的一次个人经历。

“我去过阿尔卑斯大峡谷,一个外国人很少去的地方。一位80岁的白发老太太坐在轮椅上,问我做什么。我说我做量子物理。老太太问,你从事量子物理的哪个方面?我说过量子信息和量子态的隐形传态就像穿越时空的东西。出乎意料的是,老太太说:“我读了你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一位80岁的老太太出于兴趣,仍然驱使自己去研究困难的科学期刊,这是出于天生的好奇心。“如果每个人都对科学没有原始的冲动和兴趣,我们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创新的国家。”潘剑伟说道。

无论是在因斯布鲁克还是在他的家乡浙江东阳,潘剑伟经常说他经历过“孤独”,爬山晒太阳,在地里挖荠菜,在河里摸蜗牛...他渴望把每一分钟都用于量子研究。然而,他并不“急于”保持他对科学的纯粹追求。

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人们对科学充满了尊重,没有思想上的束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耐心地行动。科学,潘剑伟的精神家园,他会把这个给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