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给出:重点人群如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普通民众应有哪些防范措施?
“面对流行病,每一类人的心理表现都有其焦点……”2月4日,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主任李会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网上采访时表示,为应对疫情,以下群体的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1.确认人员。这一群体的心理状态在诊断后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首先,在隔离治疗的初始阶段,他们会经历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发作。第二,在隔离治疗期间,除了上述可能的心理状态之外,还可能出现孤独感,或由于害怕疾病、放弃治疗或过度乐观和期望治疗而导致的合作失败。第三,患有呼吸窘迫、极度焦虑和表达困难的患者将遭受濒死感、恐慌和绝望。第四,在家隔离的轻度疾病患者和去医院的发热患者是恐慌、焦虑、孤独、无助、抑郁、抑郁、悲观、愤怒、紧张、压力、不公正、羞耻或忽视疾病等。
2.可疑人员。他们的心态是侥幸、逃避治疗、害怕歧视、焦虑、过度治疗、频繁调动等。
三、医务及相关人员。他们的心脏主要是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在面对病人死亡时疲惫、焦虑、失眠、抑郁、悲伤、不公正、无助、抑郁、沮丧或自责。害怕感染,害怕家庭,害怕家庭,害怕自己。过度易怒,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保证健康。
四、密切接触患者(包括亲属、家人和朋友)。他们的心态是回避、不安和等待焦虑。或者盲目勇敢,拒绝保护和回家观察等。
五、不愿意公费医疗。他们的心理害怕被误诊和孤立,缺乏理解、回避、忽视、焦虑等。
六、弱势群体和公众。他们的心态是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性行为和过度乐观、放弃等。
从上述人员的心理状态可以看出,虽然每一类人的心理表现都有其侧重点,但更集中的反应是恐惧、焦虑、不确定性、愤怒等情绪。这些情绪最直接的表现是不稳定。情绪不稳定,认知不稳定,身体反应不稳定,生活不稳定。这些不确定性,加上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增加愤怒的情绪反应。愤怒会激化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利于全民的防治工作。甚至导致防治工作中的阻力。
上述人员的心理状态应通过不同的层次和类型进行干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心理干预,重要的是帮助对方稳定情绪,缓解疫情造成的不适。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进行具体干预。
李会杰说,目前不仅要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还要对所有人和每个家庭进行一般的心理教育。当出现心理危机时,采取一些方法利用现有资源,使心理障碍或精神症状立即得到缓解并永久消失,从而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有人建议人们尝试更多的方法来帮助自己。例如:
首先,你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必须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的第一人。目前,全国的要求,如不流动,戴口罩,经常洗手,打开更多的窗口,都需要认真做。这是防疫和控制的经验。
其次,积极配合当地*和社区预防和控制疫情,因为面对重大灾害,个人的抵御能力有限。只有把自己放在整个社会组织的框架中,才能有更好的保护。
第三,试着表达你的情绪,说话,画画,唱歌,锻炼和其他方式,并且感觉你能很好地表达你的感觉,这会让你感觉更好。
第四,不要避免和别人谈论这种经历,因为你很尴尬或者很忌讳。他们可能也想谈论它,互相理解和治愈。
第五,不要强迫自己忘记它。面对这样的事件,任何人都不容易忘记,即使是一辈子。这是正常的,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寿命。
第六,不要忘记你周围的人和你有相同的经历和相似的感受,试着和他们交谈。
第七,花时间睡觉,休息,和家人在一起,回到正常的生活。
第八,如果你有任何需要,请告诉你的家人或社区你需要什么,其他人可能会帮助或提供更多的方法来减轻你的不适。
第九,如果你感到难以应对心理冲击,目前每个城市都有官方的公益性心理帮助热线,所以你应该积极寻求心理热线专家和其他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十,教大家一些身心平衡的小方法,简单易学。例如,深呼吸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紧张和焦虑,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下一篇:飘香藤适合在室内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