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让几代人受益的教育家
林汉达(1900-1972)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去世前,他是燕京大学教授、*扫盲委员会副主任兼教育部副部长。他是第一、第二和第三届NPC代表。林汉达是中国*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他曾担任*进步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席和*进步党北京支部第一委员会主任。
“医生有什么大不了的?”
20世纪30年代,三种英语教科书在中学广泛使用:由林汉达编写、世界图书公司出版的书。林语堂主编的明凯书店出版的书;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由周跃然编辑。由于林汉达编辑的笔记本质量高、内容新、销量越来越大,林语堂甚至被触发向法院提起诉讼,称林汉达抄袭了他的笔记本。法院作出如下判决:林汉达胜诉,剽窃纯属诬告;内容是新的,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确实欢迎它。
虽然这场历时六个月的官司打赢了,但*教育部的蒋梦麟、朱敬农等一批人,都偏向林语堂,向林汉达施压。朱敬农甚至说:“林语堂是医生,在美国留学。你是什么?”林汉达和几位在美国留学的上海“教育家”谈到了教育。他们似乎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并且非常轻蔑地说:“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美国学习。你从未在美国学习过,你不会明白的。”他们都认为美国博士学位是最光荣的荣誉。听到这些,林汉达非常生气,回答道:“医生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笑了,完全是讽刺的冷笑和难以忍受的嘲笑。这一事件刺激了林汉达。他还将去美国找一位“医生”。1936年冬天,他向一所美国大学申请注册。第二年,他进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所,在公共教育部学习。一年获得硕士学位,两年加三年假期合成三年,全学分,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发展与汉字改革的关系”。中心思想是用拉丁文新字符作为扫除文盲的工具。为此,他还获得了美国金钥匙奖(据说当时只有费孝通和林汉达获奖)。
社会活动家
1946年6月24日,上海报纸刊登了警方通缉林汉达的消息。根据儿子林的回忆,抗战胜利后不久,上海的反内战*运动风起云涌。1945年12月30日,由马叙伦、王绍敖等人发起的中国*促进会在上海市爱美路中国科学会正式成立。有26人出席了开幕会议并签署了协议,林汉达也在其中。1946年,林汉达几乎每天都在大学、中学、工厂和团体发表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和“反对*,争取*”。林汉达的演讲深刻、生动、尖锐、有力,极具启发性和说服力。那时,反动派集中力量进攻马叙伦和林汉达,街上贴着“打倒失意的政治家马叙伦”的标语"打倒年轻的毒贩林汉达!"口号。1946年6月23日,10万人走上上海街头,反对内战。王绍奥、陶行知、林汉达为会议执行主席。林汉达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说:“目前,中国人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打内战。中国的主权属于整个国家!”第二天,上海报纸刊登了警方通缉林汉达的消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