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年终特稿:与“食源性疾病”赛跑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世界上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并且有严重爆发的趋势。中国是最常见的地区之一。
2014年10月,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发布报告称,食源性疾病正引起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尤其是美国对食源性疾病的统计和经济损失评估的研究,已成为2014年的一个研究热点。
食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素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或中毒。大多数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蠕虫和真菌引起的。
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相关科学研究也在有序开展。不幸的是,中国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研究仍然相当缓慢。
头号威胁
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食源性疾病无疑是头号威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应该排在其后。
食源性疾病有多种表现,但大多数是腹泻,有些可引起严重疾病,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它可导致内脏器官受损,甚至死亡陈君石说。
中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初步结果显示,在中国13亿人口中,每年有2亿至3亿人受到影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邓博士说,毒蘑菇中毒是中国食物中毒事件中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从2000年到2014年,广州及其周边地区仅发生了约80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超过320人中毒,44人死亡。”
据了解,我国有毒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认识或生产使用不当造成的。
北京大邦食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兼总经理杨明生表示,曾经作为科技成果推广的HCH、滴滴涕等化学农药以及克伦特罗禁令,导致集体中毒事件大幅减少。
差距和后续行动
目前,国外对食源性疾病的研究正如火如荼,有影响力的机构包括科罗拉多公共卫生研究所、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所和佛罗里达大学。
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科学家对食源性疾病的研究略显迟缓。
根据汤森路透2014年发布的核心论文和引文的统计结果,美国在“食源性疾病统计和经济损失评估”的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虽然中国没有发表核心论文,但它有28篇被引用的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研究前沿的关注和跟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部副主任郭云昌坦言,从全球角度来看,美国在这一领域做得最好。“一方面,他们起步比较早,另一方面,他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控网络,在早期识别和可追溯性调查方面都做得比我们好。”
郭云昌表示,中国目前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大多是事后报告,而美国已经能够积极监测和识别“已经发生但尚未发现”和“看似独立但实际上同源”的跨区域疫情。
此外,我国对疾病负担的研究还存在差距。例如,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每年发生多少沙门氏菌感染,这些病例中有多少是由食物引起的,哪些生产和管理行为与此相关,造成了多少经济负担,以及有多少医疗费用和错过工作和研究的费用。然而,美国已经基本掌握了其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并对其食品安全进行了评估,指导了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
“从食源性疾病的技术角度来看,目前我们和美国之间没有很大的差距。关键是,由于*和其他制约因素,我们开展相关工作仍然非常困难。”郭云昌说道。
据报道,自《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中国已经建立了三大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防体系:一是针对个别医院病例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二是针对已发生事件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体系,三是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即溯源调查体系。与此同时,中国还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社区调查。截至2014年底,该国已在2000家定点医院开展病例监测,分子追踪网络覆盖了28个省。
“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几种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基本发病率,并正在对多年来累积的疫情进行归因分析,以确定该国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郭云昌表示,虽然三大系统已经基本建立,但在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加强全国范围的监测
“传染性食源性疾病很难控制,因为它们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且以隐蔽的方式传播。一旦它们发生,就会呈现出爆炸性的趋势,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杨明生坦率地说。
他认为,要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关键是要加强对食品中外来化学品多残留危害的研究,如在各种作物中使用某些农药对人体的累积危害,或在某些作物中使用不同农药对人体的累积危害。同时,在制定标准时,应建立“不允许或禁止标准”的危险物质“清单”管理制度,以实现注册药品限量规定的全面覆盖。
郭云昌指出,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隐瞒和遗漏、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有待提高等。现在需要做的是掌握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情况和发病趋势,追溯每一起事件,提高归因分析能力,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据报道,中国的食源性疾病年度报告制度始于2011年,每年向卫生和计划委员会提交官方报告,但在国家层面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例如,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管计划没有对食源性疾病给予足够的重视,但过多地谈论假冒伪劣产品和食品添加剂是错误的陈君石说。
浅谈
面包是生活的支柱。无论在哪个国家,食物问题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食源性疾病成为国际科学界的焦点和前沿,出现了许多备受关注的论文。
然而,大多数时候,中国人并不理解这个概念。事实上,它在某种程度上与食物中毒有关,但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食品安全领域的许多问题都与食源性疾病密切相关。
在国外,科学家主要研究食源性疾病的原因和监测评估方法,病原体危害对食品供应链中公共健康的影响,以及主要食源性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然而,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
当然,这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关。欧美国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如何吃得更好、更安全,自然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关注患病人群的社会影响。然而,在中国,仍有一些地区没有完全摆脱贫困。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而对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食源性疾病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在这一领域迎头赶上,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自己的原创性成果。当然,在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完善国家和真实的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这不仅是对国家健康的重视,也有利于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
我相信在许多科学家的号召下,我国今后对食源性疾病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上一篇:吴遵简介及代表作
下一篇:为什么114知道那么多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