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校园偶像的新“打开方式”

科普小知识2022-07-13 16:42:15
...

■我们的记者吴仪和张

夏建平是江苏大学物理系的大四学生。当马航MH370航班于2014年3月8日消失时,他发现他研究的“基于金属圆柱结构的声聚焦效应”可能适用于海水环境中的黑匣子探测。最后,论文被国际*物理期刊接受,评价意见是“论文可以直接发表,无需任何修改,如此简单的模型就能达到如此好的效果”。

大二时,他进入了理学院声学超材料研究小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两年内,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三篇SCI II论文,并申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夏建平意识到了一个普通科技大学生的伟大攻击。

在江达校区,食品学院的研究生*华是一个“孤独的先锋”。食品和农产品无损检测团队专注于数据处理。仅仅因为他对研究传感器材料的制备感兴趣,“他没有现成的经验,走了无数的弯路,但这也是一个积累和成长的过程”。

被誉为“讲座大师”的*华积极参与国内学术交流。这所学校每年举办近300场学术讲座,他对此并不感兴趣。经过四年的坚持,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华已经确定了生物质衍生传感器的方向,这可以将制备成本从50多元降低到几分。同时,他发表了四篇SCI论文,申请了一项国际PCT专利和两项发明专利。

夏建平、*华等创新型“小白”如今已成为江苏大学学生学习的新校园偶像。专注于你最喜欢的领域,喜欢它,并把它做到极致。专业、执着、执着、创新的工艺精神已成为江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不仅是工匠的专利,在人才培养中,尤其是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应倡导不断提高的工匠精神。”江苏大学副校长梅强说。江苏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之一,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了横向、纵向、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需求。

近年来,江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配备了“加速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一班为主体,二、三班为补充。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了更多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原则、方法和精神取向,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前,江苏大学加大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力度,每年拨出9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大学生科研项目,受益学生总数超过1万人。30%的江大学生参加过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2015年,江苏大学在全国高校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中排名第六,近90%为大学生参与。

“系统化的教育和培训将创新基因植入了我的身体。创新实际上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追求创新的过程就是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夏建平说。

《中国科学日报》(第八版校园,201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