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创新助力工程助推科研成果“三级跳”

科普小知识2022-07-14 12:23:23
...

新华社杭州4月15日电(记者朱涵董锐锋)中国通过智力引进项目、链式创新等创新援助项目,使一批科技成果不再“搁置”,专利发明走出“封闭”,完成了从科研、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跃”。

码垛、机械加工、激光加工...在安徽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流水线上,多用途机器人正在生产。五年前,这是一家努力实现自身转型的传统企业。现在,这个企业的订单已经达到了几千万的水平。

“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冲破蓝海,实现研发水平与经济效益同步共振。”安徽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齐红艳表示,在安徽省及市科协的帮助下,企业、安徽机械工程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实施了创新驱动援助项目。一批高校科研成果已成功产业化,一个中小型传统民营企业也已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预计2017年营销收入将达到6000万元。

“如果科学研究成果想有更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在车间和装配线上写更多的论文。”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与宁波的一家石墨烯企业合作,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烯电池生产线。该技术针对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在5年内实现了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技术突破。

宁波材料学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和宁波市于2004年以“院地合作”的模式联合成立的。宁波材料学院院长崔平认为,要打破生产、教学、科研使用不畅的问题,必须建立嵌入式合作机制,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行业重点企业共建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定期到企业挂靠等多种方式,构建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的生产、教学、科研渠道。

在合作期间,宁波材料学院的科研人员留在企业,为企业的实际困难提供解决方案。研究人员称他们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为“帮助上马,让它再骑一次”

"专利转让不是一次性的销售。"宁波材料学院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周旭峰表示,在重大研究成果的转移过程中,研究人员往往投资于技术但不控制技术,孵化企业但不控制技术,并帮助企业设计生产车间、选择设备和建造生产线。直到大规模生产取得经济效益,技术转让才算完成。据了解,仅宁波物资学院就为许多企业积累了50多亿元的效益收益。

近年来,中国对科学研究的投资持续增长。2016年,中国发明申请数量达到110万件,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据了解,自2014年中国科协开始实施创新驱动援助项目以来,已促成2200多项合作协议、2300多个落地项目和1837项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辅助项目服务领域覆盖并有效辐射了国民经济、社会和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