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英科技创新合作开启新篇章

科普小知识2022-07-16 17:08:12
...

在最近对英国的国事访问中,*主席参观了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下属的三个中英合作实验室。推动两国科技创新的深入合作是*访英的亮点之一。这次访问再次引发了关于两国未来科技创新合作的热烈讨论。

中英科技创新合作历史悠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英国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英国企业和大学也对与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目前,两国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致力于创新驱动的发展。两国*高度重视并支持双边科技合作。笔者认为,中英科技创新合作基础良好,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

由于不同的国情和科技发展阶段,中英两国在科技战略的制定和科技项目的管理等科技管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中国科技管理*的特点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协调”。其核心内容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方针和政策,确定重点发展领域,组织实施相应的政策和资金项目,并根据国家科技政策目标和要求进行监督检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它在组织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重大项目方面具有优势。

英国的科技管理体系更强调“自下而上”和科学家的*探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科技预算和科技政策,不直接管理科研项目。英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主要由英国研究委员会(RCUK)管理,该委员会根据*提出的科学和技术的宏观发展确定各自领域的研究方向和优先事项,制定研究项目和计划,科学和技术主管部门不干预研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英国科技管理体系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科学界和科学家个人的作用,有利于开展前沿研究和鼓励原创性创新。

由于两国国情和*不同,中英两国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态度和政策也存在差异。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可以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值得相互学习。

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中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通过科技计划和创新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同时,还通过建立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英国*一直坚持*市场经济的理念,强调市场本身的作用。30多年来,英国*一直没有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非常重视创新,几乎将创新视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复苏的唯一途径。英国重新审视了*自身的定位,加强了顶层设计和规划,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措施。必须改变过去的“不干涉”或“轻触”模式,加强*的全面控制和指导。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是两国创新政策的共同重点。最近,中国出台了许多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和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政策,并启动了一系列支持项目。例如,今年启动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将直接项目支持转变为对示范城市的整体支持,弱化了*对企业发展的直接干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作用。此外,中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大规模创新和创业”。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正在逐步转变思路,将以往的直接项目支持转变为创业创新和平台建设的环境。

英国*设立了许多项目和资本计划,以促进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包括*担保的企业贷款、税收减免、建立母公司基金以帮助企业融资,以及*采购以帮助企业获得订单等类型。一般来说,英国*支持的中小企业项目的特点是采取有偿投资的形式,通过投资引导和创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高风险、高增长的企业。*基金仅用作配套基金或母基金,不干预子基金的投资和运作。英国支持创新和创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中英两国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有着天然的互补性。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市场最大的制造大国。它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产业升级需要不断吸收和利用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尽管英国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基础,但由于经济发展和自身市场的限制,它需要寻找像中国这样的互补国家进行合作。展望未来,英国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在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中国科技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美国和德国等制造大国之间的竞争必将加剧。由于英国的优势在于研发和创新,其制造业规模不大,未来中英两国的互补性可能更大。

此外,作为欧洲国家的重要成员,英国在欧盟国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也是中国与欧盟国家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文化相对开放,对中国的投资与合作持更加积极的态度。这也是中英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条件和优势之一。

(王茜,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工程师;李振兴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