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追忆梅贻琦:两袖清风的“守财奴”校长

科普小知识2022-07-16 20:33:56
...

日前,教育部要求各地学校勤俭办学,建设节约型校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梅贻琦。

梅贻琦一生为清华服务了47年,其中包括担任校长31年。在海峡两岸的清华人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终身校长”和“永远校长”。当谈到他作为校长的经历时,梅贻琦说:“对于*来说,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如何倾听你所做的事情。”

在清华任职期间,梅贻琦一直坚持勤奋、诚实地办学。刚到清华时,他反复强调节俭。他说我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学生们保持简单的学习方式,没有不良习惯。第二是节省办学资金。事实上,当时清华和庚子赔款相当丰厚。梅贻琦不可能做那样的事,但他没有。对于巨量的庚梅贻琦什么都没有。相反,他正在勒紧裤带。为了省钱,梅贻琦辞去了司机的职务,自己学会了开车。辞去厨师职务,让他的妻子韩永华亲自下厨。不仅如此,梅贻琦甚至不想要学校提供给他的两吨煤。

抗日战争时期,梅贻琦主持西南联大的校务。当时,他的政策是一个词-省。他说,“如果我管理这个家庭,我必须小心我的预算。”根据的文章《梅贻琦与西南联合大学》,梅校长的工作既稳重又无私:抗日战争时期,物价上涨,供应不足。西南联合大学的成员生活在赤贫中,成了乞丐。梅校长在常委会上建议,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必须保证有固定的食物。每个家庭每个月应该有一石六公吨的大米。租辆车,派人去邻近的县购买和运输。这项工作极其困难和危险。幸运的是,他们很快得到了在行政部门工作的三所学校的校友的支持,并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清华成立了一个服务机构,用剩余产品补贴清华同事的生活。考虑到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同事的困境,梅贻琦在年底给了他们一份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礼物。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说,抗战期间,他的父亲每年都要去重庆几次,筹集资金,协调与**和地方*的关系。“当时从昆明飞往重庆很困难。飞机可能会在某个时候起飞。如果它不在一天内离开,它将不得不在第二天回来。”在一次回程中,梅贻琦被敌机和雨天轰炸了。他花了三个月才回到昆明。在西南联大期间,梅贻琦到其他地方视察工作,当地*招待了他。他在日记中写道:“食物很好吃,但是肉糜太多了。”

1949年,60岁的梅贻琦来到美国管理清华大学在美国的G基金。他只有一间办公室,还雇了一名兼职助理。当时,梅贻琦给了自己300元的工资,就像在美国的外国学生由G钱资助一样。当局感到非常内疚,要求梅贻琦把他的工资改为1500元。梅贻琦不同意。他说,“工资是我自己定的,我不愿意改变。”*在早期曾经非常贫穷,所以很多人经常想到清华的G-pay,但是他们都被梅贻琦严厉拒绝了。所以有些人称梅贻琦为“守财奴”。

1955年11月,梅贻琦从美国回到*,考察并建立了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和*的清华大学。由于他持有大量清华基金,*的县长和市长已经与他接触,试图从中获利。然而,他们怎么知道此时梅贻琦不得不离开他62岁的妻子韩永华在纽约,因为经济拮据,独自生活和工作在*。当有人告诉梅贻琦,“我的情妇住在那里太难了。一定要设法给珍妮寄钱,或者接她去*”,梅贻琦说他在*的工资太低,无法寄钱照顾。晚年,梅贻琦生病住院,无力支付医疗费。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在NTU医院因病去世,享年73岁。在他有生之年,梅贻琦随身携带一个手提包,并在他住院后把它藏在床底下一个相对隐秘的地方。两周后,在各方的监督下,秘书打开了袋子。当包被打开时,每个人都目瞪口呆。原来里面是清华基金的账户,一个个都列得清清楚楚。看到的东西和想到的人,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廉洁的梅贻琦真的很穷。他生病期间所欠医院的医药费和丧葬费由清华师生捐赠报销。蒋梦麟在为梅贻琦题词时说,梅贻琦“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历时50年,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可以从这里看出来”的确,他的毅力对年轻人来说特别有好处,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