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学教育与科普:从“不务正业”中提升自我

科普小知识2022-07-17 10:46:37
...

■陈正

从为科学实验展研发教具,到帮助大学和中小学设计和建设物理(科学)主题实验室或校园科学博物馆,到依托学校实验室资源对外开放社会科学普及,到在中小学开设“诗中的物理”、“趣味光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科学实验方法和装置的构建”等科学教育课程,再到参与制作《加油对未来来说,郑达综艺节目真的很开放吗?”等电视节目,培养科学实验表演团体,为几十所中小学开展科学实验表演...我没想到博士后毕业后会留在学校教书。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我还在科学教育和科普领域做了很多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

世界充满了色彩。

和别人一起玩很有趣。

事实上,像每一个“青椒”(年轻教师)一样,科研、论文、职称等方面的压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然而,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还没有被纳入高校的评估体系,仍然“无所作为”。然而,当面对这些“粗心”的事情时,我还是忍不住卷起袖子,甚至创造机会去做这些“粗心”的事情。

所有这些想法的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那句老话“谁独自快乐,谁与他人快乐?”很难抗拒与他人分享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和与更多人一起玩你喜欢玩的东西的诱惑。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现实中有一个巨大的收获。

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做科学研究就是把一个问题钻到底,并且充分理解它。但是做科普就是了解整个世界,并有机会欣赏整个世界的辉煌。”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科普是一个走出象牙塔的过程。从设计展览教具,到上课,到制作科学节目,我完成了从制造业到教育产业,再到传媒产业的巨大跨越,使我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自己细分的领域,而是形成了对科学、技术、工程乃至实际产业、商业模式、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全面理解,从而形成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和更全面的商业能力。

与此同时,科普联系覆盖了*、科委、科协、科研院所、大学、中小学、媒体以及各种相关企业和个人。我也经历了从钳工到教师,再到媒体人的生活和工作。在这种广泛的接触和经历中,尤其是当与成长背景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工作时,感受、动力、碰撞、融合和相互学习,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活跃、包容和广泛。

跨境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如果你有同样的想法,你可以切断黄金。

此外,在做科普工作时,在完成每一项具体任务和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优势的合作者。这些朋友和伙伴继续建立和扩大合作网络。协作网络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相互协作来补充短板,并使长板更长。

当这些思想、愿景、能力和合作聚集在一起,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得到充分升华。

例如,做*电视台的“来吧!未来是一个缩影。在项目的两个季度中,除了参与策划和完成专题咨询和演示的整体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带一个30-40名研究生的实验验证团队来完成实验验证、道具设计、组装调试、现场实际操作等数百个专题的具体实施工作。从想法到可以发挥作用的项目,每一个都是一个特定的跨行业系统工程。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涉及到一系列的环节,如与导演的沟通与合作,团队内部的组织与管理,从科学概念到科学实验的转化设计,软硬件的设计与制造,系统建设,与合作单位和厂商的协调,以及最终与现场各类工作的合作完成拍摄。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面对这样的具体工作,如果视野和业务能力局限于某个行业或领域,就会显得无能为力。正是通过这十多年的跨界积累,我们不仅能够轻松应对,而且还在没有机会和条件的情况下完成了许多我们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情。最近,我们正在筹备一项活动,将北京高质量的科学课和科学实验表演带给全国各地的儿童,这是前所未有的。没有以前的基础,良好的合作网络和大量优秀的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回顾过去的十年,我确实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仍然面临着“要么崛起,要么离开”的巨大压力。然而,我的身心也得到全面提升。未来,我将继续走在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道路上。(作者: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新闻(2018-01-26,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