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第65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大会在德国林道举行

科普小知识2022-02-09 00:07:52
...

第65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大会在德国林道举行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照片在林道的街道上非常显眼。本报记者顾刚照片

第65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于6月28日至7月3日在德国林道举行。这是六月最后一周在林道小镇的一项传统活动。今年,6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来自88个国家的650名杰出青年学者和学生聚集一堂,就科学生活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话。德国总统科赫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数量多,质量高。

参加会议的年轻科学家和学生是经过评委多轮评审从数万名申请者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有严格的参与条件。它要求各国学术机构的推荐,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英语会话能力流利,年龄不超过30岁,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5岁。本次大会的与会者总数为30人,是继东道主德国之后与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中国学生代表团团长、中德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妙根表示,中国学者的选拔和组织是中德科学中心的责任,并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全力支持。中德科学中心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基金会联合组成了一个评审团,共同审查申请参与的学者的学术水平,并进行包括英语水平在内的访谈。与其他国家的参与者不同,这次的中国参与者都是参加过科研工作的博士生。他们的质量相当高,赢得了组织者的满意。

在之前的会议中,三分之二参加诺贝尔奖会议的中国学者前往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深造。一些人也被诺贝尔奖获得者招募为门徒。经过几年的海外培训,这些人回国后将在国家的科技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面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机会不仅让年轻的中国学者兴奋,也让他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有多远?自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一直由欧美等国的学者持有,中国科学家从未享受过。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诺贝尔奖似乎仍然遥不可及。我们还缺少什么?

科学赞助商支持诺贝尔奖会议65年

科学需要热情的人的支持。诺贝尔奖得主会议的创始人贝纳多特伯爵是一位非常虔诚的科学赞助者。1951年,德国刚刚从废墟中站起,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著名科学家相继移居国外,德国与外国的科技交流陷入停滞。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瑞典维多利亚女王的亲孙子伦纳德·贝纳多特伯爵提议组织一次诺贝尔奖得主会议,以促进德国与世界的科学交流。2004年贝纳多特伯爵去世后,他的妻子索尼娅·贝纳多特伯爵夫人继续领导和组织年度会议。2008年索尼娅因病去世后,她的女儿白求恩·贝纳多特伯爵夫人继承了家族事业。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大会已经连续举行了65届。赞助科学事业已经成为贝纳多特家族的传统和荣誉。

自古以来,德国就有科学赞助者的名字。许多贵族以赞助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为荣,从而促进了国家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仁慈的人。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徽商中有许多这样的人,如胡雪岩、程白安。他们要么捐钱建学校,要么赞助学生出国,把教育和文化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中国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爱好者,但与德国相比,国内资助科教和文化事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德国,有许多类似于贝纳多特家族的私人基金会,如克虏伯基金会,专门支持科学和教育事业,包括支持青年科学家和研究项目。然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少。

获奖需要诚实、创新和平常心。

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培养科学人才乃至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的必要条件。然而,浮夸和不诚实的社会氛围很难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年轻的中国科学家想在未来获得诺贝尔奖,他们必须首先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行为。这也是诺贝尔奖会议的目标之一,为年轻学者创造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诺贝尔奖得主一再警告年轻学者,学术欺诈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实验室正在朝某个方向进行研究,而且很容易核实。因此,尽管欺诈可以获得暂时的好处,但结果非常糟糕。

让中国人难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精神。诺贝尔奖是对基础科学领域重大发明和发现的奖励。这些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诺贝尔奖强调创造性,而不是基于他人的改进或模仿。“填鸭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许多中国学者即使在国外科研环境中也只能做好助手,但他们很难成为学术带头人。创新是发明和研究的兴趣。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相信他们成功的秘密是他们对研究对象的强烈兴趣和他们的毅力。

有创新精神,也需要有一颗共同的心,这也是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真实经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希望产生结果,但是他们是否能产生结果甚至获得诺贝尔奖并不取决于他们。有许多偶然因素。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他们的成就发表十多年后被评奖委员会选中,这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他们首先感到幸运。出席会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希望年轻学者必须对学术成就有一颗共同的心。诺贝尔奖不一定是偶然获得的。(原标题:科学研究应该是热爱的、永恒的和平凡的

第65届诺贝尔奖得主会议)

(柏林,6月30日,《科技日报》)

阅读更多

中国青年学者在林道会议上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

林道诺贝尔奖得主会议:年轻科学家不应瞄准诺贝尔奖

第63届林道奖获得者大会聚焦绿色化学

第62届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