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对无症状感染者认识尚有分歧,望开展摸底研究

科普小知识2022-07-20 08:11:29
...

4月10日,全球新皇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55万,累计死亡人数超过9.5万。美国在一天内增加了30,000例确诊病例。就国内数据而言,有2000多例确诊病例,1141例从国外输入,1097例无症状病例。

对于刚刚结束爆发狙击战的中国公众来说,海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已成为新的关注点。

无症状感染的威胁是什么?这是否会构成该流行病的第二次爆发?如何有序推进防疫常态化?《中国科学报》的记者采访了两位业内专家。

《中国科学报》:4月8日晚,针对新皇冠肺炎疫情联合防控机制,国务院发布了《新皇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指引》,建议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自4月1日以来,中国还恢复了无症状感染者统计数据的发布。无症状感染是一大威胁吗?这是否会构成该流行病的第二次爆发?

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名誉教授唐金玲教授:这一标准的引入实际上使现行做法更加规范和持久,但仍在密切接触者、移民和其他相关高风险群体中进行检验,尚未推广到普通人群。加强管理也可以起到让每个人放心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尝试更准确的调查。

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无症状感染者,这与我国疫情发展阶段有关。过去,我们没有精力关注无症状感染者。现在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只剩下两个可能的来源:海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所以我们有精力去抓他们。

根据严格的定义,无症状感染者是指自始至终没有任何症状的阳性感染者。他们不咳嗽,流鼻涕,拉肚子,并且没有什么解毒的方法。它们的传染性不应该很强。另一种可能性是患者症状轻微,不觉得或不需要看医生。如果将这部分感染者包括在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将会更高。然而,无论如何,我不认为它会引起第二次爆发。至少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整个社会高度警惕,没有必要恐慌。

目前,对无症状患者的理解存在一些分歧,但有一个现实不容忽视:社会上没有新的患者。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点?是隔离有症状的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绝大多数确诊的患者都有明确的与有症状的患者接触的历史,已经能够将病毒控制到几乎消灭的程度,这是无症状患者不能拥有巨大传播能力的最有力证据。

匿名专家: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陈述不太清楚。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感染者可分为隐性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者)和显性感染者(感染后症状明显者)。我们目前宣布的“无症状感染者”实际上包括携带病毒的潜伏感染者和处于潜伏期的病人。这两个组需要管理,因为仍然有病毒。

目前,随着夏季的临近,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像其他常见的人类冠状病毒一样进入夏季感染模式,病例数会下降,潜在感染数会增加。因此,这种新的冠状病毒第二次爆发的时间不多了,峰值应该更低。然而,今年秋冬二次流行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中国科学新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部首席专家杨炯最近表示,武汉目前有2万名无症状患者。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是否意味着在人群中形成了“群体免疫”?有抗体的人应该接种多少比例的疫苗来预防像辛冠这样的烈性传染病?

匿名专家:从目前的观点来看,这种新的冠状病毒类似于以前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并且可能会有更多的患者患有轻度疾病甚至无症状感染。因此,中国可能存在一定的人口免疫,与国外的差距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新皇冠的R0值有争议。如果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估计值R0=3.7计算,只有当人口免疫率达到70%时,才能形成人口免疫屏障。美国科学家认为,R0值可以达到5.7,这就要求人口免疫率达到80%以上。

目前,国外并没有大规模的免疫屏障,但由于仍有新的病例,所以正在形成,但在一些地区新病例的数量已经开始下降。

唐金陵:我认为这样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人群感染率不超过60%或70%是无法控制的。就连武汉也远未实现。武汉有严格的隔离措施,大多数人不太可能被感染。

《中国科学新闻》:在中国有先例证明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有针对性的研究似乎相对较少。国务院发布的条例规定:“国家支持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传播性和流行病学进行科学研究。”你认为应该对无症状患者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唐金陵:我们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病研究还不够,可能是因为发现的总人数比较少,不利于研究。

在国际上,日本的两项研究更具代表性。他们分别对“钻石公主”号上的630名感染者和从武汉撤离的华侨进行了数学模拟研究。据信,分别有17.9%和30.8%的感染者可能无症状。然而,这些研究不是来自一般调查的实际数据,而是通过数学模拟的理论估计。

我希望我们可以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进行研究,比如对那些接近他们的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他们感染的人数来直接判断传染性的强弱。然而,这种跟踪并不容易,因为一旦发现,它们就被隔离,并且只能在隔离之前跟踪触点。

匿名专家:我们应该研究新冠状病毒的免疫学规律,关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分离,寻找获得减毒株和开发减毒活疫苗的机会。

《中国科学报》:王晨院士日前提出,通过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对武汉等重点地区的健康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深入了解无症状人群的免疫状况。你能解释一下这种做法的必要性吗?

匿名专家:重点领域的核酸和抗体检测有助于了解人群的隐性感染率和免疫状况,对指导制定防控措施和政策非常重要。

由于目前的隔离措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对隔离,新的冠状病毒仍然存在许多传播漏洞,可以通过气溶胶和接触传播。例如,社区管理人员、警察和后勤人员仍然会接触不同的人群,他们也可能在超市等购物场所接触,他们也可能被动物等感染。

正是因为不确定性,测试而不是猜测是必需的。

唐金玲:武汉可以进行一次诊断测试,看看有多少人是无症状感染者。如果阳性率相对较低,就没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为其他地方的阳性率会更低。

还应考虑假阳性检测试剂的问题。试剂检测一般不到100%准确,现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会计检测不要求100%准确,其他流感病毒检测方法也存在假阳性问题。

在临床诊断中,低假阳性不是大问题。但是,在一般调查中,即使假阳性率为1%,即使扩大到整个湖北,这个数字也会非常大,超过目前的病例数。武汉的隔离措施非常严格。我不认为普通人群中新冠状病毒的阳性率太高。当比率较低时,假阳性的误差不可忽略。血清抗体筛查也是如此,抗体假阳性率可能更高。

《中国科学报》:看来国外的防疫战略确实正在向“群体免疫”发展。北京提出了防疫正常化。在疫苗上市之前,我们都必须做好长期准备吗?

唐金陵:经过激烈的战斗,我们几乎完全战胜了病毒。没想到,这种流行病在国外爆发了,但现在我们却成了一个抑郁症患者。如果病毒再次袭击,我们将处于高风险之中。当前的主题是防止外国进口和无症状感染者。抗战已经变成了持久战。

国外的疫情何时结束?这不容易估计,可能一两年都不会结束。因为病毒在不同的国家一个接一个地传播,从发展趋势来看,病毒是无法被消灭的。

通常情况下,疫苗不会这么快上市。因此,我们当前的任务是防止疫情回流,造成新的大流行。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有控制疫情的经验,现在我们的社会几乎没有新的病人。一旦有,我们也可以通过隔离密切接触者来控制疫情。我相信新的冠状病毒不会在中国大规模传播。

匿名专家:目前,中国的政策受国际疫情和其他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基础研究基础不足,相对被动。应该成立一个科学小组,对目前的情况作出客观和科学的评估,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小成本获得最佳结果。

即使疫苗已经上市,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其他的科学控制和防疫措施,因为疫苗不是对所有人都100%有效,而且有不良反应的风险,不适合冒险,应该首先在重点人群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