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济生院士话健康:内心追求 享受锻炼
开放列语言
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与每个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与健康概念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密不可分。为此,本刊设立了“院士健康评论”专栏,邀请院士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以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生活的美好追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继生
高水平的健康不是运气的祝福,而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主席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出了一个先决条件:人人健康。
健康是如何产生的?有很多条件。1990年,我在*遇到了陈立夫先生。他介绍了自己保持健康的方法:“保持健康是令人感动的,记住是安静的”。健康包括身体(身体)和精神(精神)健康,需要有计划的管理。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对于疾病状态,健康意味着所有个体功能都处于正常生理水平,但健康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例如,由于睡眠不足或缺乏能量,尽管各种生命体征仍在正常范围内,但主观和客观指标均显示操作不佳,可被视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些人经常锻炼,并能经历严酷的条件,如烈日暴晒或冬泳,以保持精力充沛。可以认为它们的生理功能已经达到了“高度稳定”。
高水平的健康不是运气的祝福,而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所谓锻炼,我认为有几个原则:
一是“随心所欲”。当我在大学的时候,我是一名造型师,学习各种体操和舞步。我觉得简单的跑步太无聊了。长大后,我在业余时间学习打网球。我认为每次挥杆都是一种享受。为什么我要花时间四处走走?老年时,打网球会打破膝盖的半月板,一只膝盖会肿胀和疼痛。经过治疗康复后,我不能跑步,只能走路。我在大操场的跑道上挥动双手,快速行走。极限是每分钟100米,平均每步80厘米。我认为快走是有意义的。随着年龄的变化,计时器上显示的速度会逐渐变慢,我也同意走得越快越好,绕圈行走时不要使用计时器。你可以称这个过程为“不能做你想做的事”或者“那些知道时代的人是杰出的”
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韩先生,你走路的时候,你的头向前倾斜得太厉害了,这似乎表明你的心(头脑)比你的腿(腿)还大。从现在起,我走路时会挺胸。总之,只要你尊重自然法则,努力保持头脑清醒,尽你所能,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进行适合自己年龄和体力的锻炼也是“与时俱进”
第二是随时锻炼。锻炼不是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事实上,有很多锻炼的机会。双手放在键盘上,双脚闲着,在电脑前工作是没有用的。你也可以做踝关节屈伸运动来促进血液回流。在电脑前,你应该每小时起床走一次。你也可以躺下,用腿做仰泳。与慢慢走相比,你需要更多的锻炼。
第三是坚持不懈,实现一个“不变”的词。锻炼时不要有头无尾。在特殊情况下,中断生活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尽快恢复,以免放弃以前的所有成就。
拥有健康的身体,你如何度过晚年?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停下来,不要担心工作,给自己一个适当的放松环境,健康和休闲,享受生活。这是绝对正确的。
然而,可能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汽车不会掉下来,而是会推动。”为此,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社会需求,第二,身体许可,第三,个人愿望。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它不是外在的需求,而是内在的追求。当他觉得自己做不到时,他安全地退出了。这个选择会给社会带来麻烦吗?这取决于系统的保证。不是担任公职,而是扮演志愿者的角色,为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增添光彩。(新宇访谈)
中国科学新闻(2018-06-15,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