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直面中国水困局:鄱阳湖还要防火

科普小知识2022-07-21 12:11:30
...

地下水位下降,大湖干涸:“缺水”成为南北之间的共同话题

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全国地下水超采区约30万平方公里...从中国水资源的“底线”来看,水资源短缺问题令人震惊。

桥的一边是一条干涸的运河。除了土壤和石头什么也没有。在桥的另一边是一个铁牌子,写着“水深危险,禁止游泳”——这是记者最近在河北省邢台市魏县看到的景象。

“三十年前,魏县的河流开始干涸。7条主渠道和10条支渠道基本没有水。”蔚县水务局局长林说:“我们在2014年曾从上游买过一次水,当时就立下了禁止游泳的禁令。”

魏县赵村镇前石庄村村民尹金普告诉记者,该村最初设计的井直径为120米,很容易进水。"现在,许多油井已经报废,打新井需要360米."

魏县所在的河北省是华北乃至全国水资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307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河流平均每年干涸300多天。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长期以来一直靠过度开采地下水来维持。

靠近河北的北京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尽管居民家中的水龙头一打开就能喷水,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周围的缺水危机。

"北京公主坟的地下水已经触到了基岩."“北京的年平均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只能承载1200万人。2011年人口已超过2000万,未来用水量将会增加。”“南水北调来到北京后,目前北京的用水量仍然依赖于地下水的开采”...在采访中,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所所长徐欣怡、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建华等水资源专家对首都“缺水”表示关切。

北方缺水,而南方的一些省份,尽管守卫着大河和湖泊,近年来却经常“口渴难耐”。

——在湖南,南县,被誉为洞庭湖的“锅底”,历史上有“十年九洪”,现在正遭受频繁的缺水危机。在华格镇,当地人挖了一口地下150米的井,但仍然没有水。在浪博湖镇,春耕期间农民必须筑坝拦水。

——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局长王世刚表示,由于上游来水量减少等原因,鄱阳湖近年来的枯水期提前并延长。

“湖水的水位会下降,取水点经常暴露在外。有时候需要三层水才能把它抽干,而且通常是泥水。”九江市县水利局局长黄说。

从华北、西北缺水到西南部分地区工程缺水,再到东部发达地区和南部水网地区缺水,“缺水”现象由北向南蔓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形势越来越严峻王建华说。

“活鱼煮熟后会发臭”,湖周围的养猪大县:生活的来源并不乐观。

有些地方有干涸的河流,有些地方有脏水。水利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27.2%的河流和67.8%的湖泊水质在三类以下,不能饮用,23.1%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7.9%。

“67.9%的达标率似乎相当高,但大多数都在西部交通不便的地方,而东部人口稠密地区的水污染仍然严重。”水资源专家王浩院士表示,我国的废水排放量仍然很高,一些河流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了其接受污染物的能力。

淮河一度被列为国家重点控制的“三河三湖”之首,但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虽然干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但支流水质仍不容乐观。

经过多年的治理,去年淮河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比20年前分别下降了60%至70%。淮河流域省界水质5类和劣5类占28.6%,下降48.4个百分点。然而,支流污染和跨界污染仍然很突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程旭水说。

在蚌埠市淮上区淮河的一条支流三浦大沟的岸边,记者看到河水被浮萍和蓝藻覆盖,而淮河的另一条支流,不远处的莫愁银河,是深褐色的,有些地方漂浮着死鱼。

“漠河口工业园区建成后,水质越来越差。当它严重时,它有一种难闻的气味,变成一条“黑色的河”。从40多米深的井里抽水出来的水仍然有气味,从河里抓到的活鱼煮熟后会发臭。”农民的妻子姜德兰告诉记者。

流经四省的淮河流域的跨境污染十分突出。在苏皖交界的苏州市墉桥区杨庄镇,记者遇到了一条跨境河流——奎河,这条河流打开了泄洪闸。这条河是黑色的,从远处闻起来有鱼腥味。附近的支流郎溪河充满了蓝藻和浮萍。

“因为污染严重,我们村没有人愿意接受大米。村民们只能种植一些旱作物。村里的每个人都梦想吃到安全的水!”一些村民告诉记者。

类似于一些河流的命运,湖泊受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威胁。

记者从洞庭湖三市(岳阳、益阳、常德)畜牧渔业部门了解到,洞庭湖周边有20多个大型养猪县。湖边三个城市规模以上的养猪场约有1500个(每年有500头猪投放市场),但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跟不上。"当地一些水产养殖城镇地下水中的氨氮超过国家标准100倍以上."益阳市南县水利局人民饮用办公室主任蔡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临澧县白质乡的湖南湘瑞建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的棕黑色污水直接排入污水池,关闭前污水池已经发臭。它周围的几条沟渠与外部水系相连,污水最终流入澧水进入洞庭湖。

「养猪场建成后,水塘的水将会受到污染,地下水将不能饮用。只能买瓶装水。用水库水灌溉的水稻颜色会变暗。在夏天,发臭的水会吸引大量的蚊子和苍蝇,大部分地区会是黑暗的。”村民沈文炳说:

除了地表水污染的威胁,地下水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专家的关注。

根据《水资源公报》,2014年,对主要分布在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原地区的2071口水质监测井进行了监测和评价,地下水质量普遍较差。其中,水质好的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0.5%,水质好的测井占14.7%,水质差的测井占48.9%,水质差的测井占35.9%。

该建筑被破坏了三次,鄱阳湖发出了防火警告:水生态恶化令人担忧。

在“地下水严重超采,部分地区地面沉降”,“鱼米之乡,鱼虾之乡”,湖泊萎缩,河流断流等问题背后,我国部分地区水生态恶化的危机凸显。

以洞庭湖为例。近年来,湖泊水量减少的警铃频频响起。

800英里长的洞庭湖受益于南北水域:“北水”是长江水,“南水”是湖南、湖南、资源和丽水的四大河流。根据湖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长江入湖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1331.6亿立方米下降到今天的500.2亿立方米,洞庭湖面积缩小了335平方公里。

“15年前,我们监测了乘船进出的候鸟。广阔水面上水鸟的起伏是壮观的。但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人们可以穿着皮鞋进进出出。”南洞庭湖湿地保护站站长万贤军表示,由于湖面急剧下降,南洞庭湖鸟类活动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二,汝马湖已逐渐变成沼泽,失去了鱼类产卵场的功能。

由于洞庭湖水生态的破坏,“鱼米之乡”正受到鱼类资源枯竭的威胁。“长江中四条大鱼的产量急剧下降。洞庭湖区重庆下段的八个产卵场几乎全部消失,洞庭湖区是家鱼幼虫的主要来源。洞庭湖60%以上的鱼类受到严重影响。”做过长期研究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益阳市委员会副主席布铁红说。

同洞庭湖一样,鄱阳湖也受到水生态破坏的威胁。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湿地已经成为一种旅游项目。隆冬时节,记者们看到光秃秃的湖底长满了青草,远处有牛群在吃草。游客们活跃在草原上,欣赏着江南长城外的风景。

“旱季延长,许多小鱼和贻贝死亡,越冬的候鸟很难找到食物,一些候鸟已经转移到周围的池塘。”王世刚说:“这些年冬天草长得太高太密了。鄱阳湖仍然需要防火!”

洞庭湖和鄱阳湖“水害”是我国部分地区水生态恶化的缩影。数据显示,海河、黄河和辽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分别高达106%、82%和76%,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开发警戒线。中国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三省的面积,带来了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上水资源的短缺,近年来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河北省超额完成量最大,在全国170亿立方米超额完成量中占60亿立方米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齐表示,一些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已经被过度开采或严重过度开采,特别是大量过度开采的深层承压水,形成时间长,极难恢复。

“2006年,当地面下沉时,地面上出现了一条1米宽、8公里长的巨大裂缝。农民每年都填裂缝。给土地浇水时,他们用塑料布覆盖,但下雨时地面又塌陷了。我们村有420户人家,20多栋房子有裂缝。”河北省邢台市白乡县王喜镇寨里西村党支部书记杨胜春说。

“这些年来,我的房子因为墙上的裂缝已经重建了两次,但是现在厨房、院子、储藏室和客厅的墙壁仍然有裂缝,我不敢让孩子们一个人呆在家里。”望着墙上的裂缝,村民们的脸上充满了无奈。(原标题:鄱阳湖必须防火!——直面中国的“水困境”)

新华社记者王宇、蔡敏、周楠、郭亚路、吴忠浩、张廉和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