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部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双一流”:不搞终身制

科普小知识2022-07-21 19:39:42
...

如何选择“双人头等舱”?为什么?这是什么意思?——三部委相关负责人解读世界一流大学名单和一流学科建设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胡浩)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学科名单21日公布,共有42所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为什么要实施“双一流”建设以及如何选择和确定作出了权威性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双一流”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是党*、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一批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沿;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几所大学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一些学科将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将显著增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将进入世界前列,基本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三部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总原则是稳中求进,推进创新和改革发展,即从建设的基础出发,平稳起步,平稳过渡,平稳推进,不要从头再来。充分考虑“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基地,继承现有建设成果,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改革为动力,既坚持竞争开放、动态调整、突破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激励,又强调改革引领、深化综合改革,有效推进高校内涵发展、提升质量。

如何选择和认定“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建设学科?

来自三部委的相关官员介绍说,“双一流”建筑院校是通过竞争选拔、专家选拔、*选拔和动态选拔产生的。选择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国务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三部委《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成立“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具体承担建设规划的遴选、确认和审查等相关工作。

第二步是依靠专家委员会根据学科确定选择标准,并生成待建大学和待建学科的名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综合考虑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和接受度,论证并确定拟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基于对中国特色学科的评价,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学科,应适当参考国际评价,并综合考虑国家战略、产业区域的迫切需求和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一流学科建设型大学认证标准的形成。根据认证标准,选择并推荐了137个一流学科来建设大学,并相应地生成了待建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名单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和论证提出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院校。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个部和委员会审查并确定了将要建设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名单。

第三步是确定拟建大学的建设计划。

第四步,由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的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和建设学科,并报国务院批准。

为什么一流大学要设置A型和B型?

据报道,选择一流大学进行建设不仅要体现对一流水平的影响,还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实力。它不仅应该服务于国家的主要战略布局,而且应该与以前的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衔接。考虑到一流大学总体建设任务较重,示范效果较明显,更需要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一流大学分为甲类和乙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敦促所有一流大学加快其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并敦促那些被列为B类的大学正视差距,迎头赶上。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实现三个平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和同等评价。

被选为“双头等舱”是什么意思?

“双人头等没有终身职位。”三部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大学的建设计划和自我评估报告,并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估,对建设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等情况,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效果明显,加大支持力度;如果执行不力,进度缓慢,缺乏实际效果,应给予警告,减少支持。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不再符合建设条件,经警告和整改后仍无改善的高校和学科,应及时调整建设范围。在建设期结束时,将根据建设大学的建设规划和总体自评报告,并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在建设期结束时对建设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最终评估结果和其他情况,应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的范围,有进度有产出,打破现状,不搞终身制。

三部委相关官员强调,以“建设”为重点的“建设”大学和“建设”学科的选择和确认是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确认这些大学和学科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它们能否成为世界级大学和一流学科,取决于最终的建设结果。下一步,“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重点将从选择和建设大学和学科转向有效促进实施。高校建设将从简洁的学科方向和编制建设计划转向全面实施。

阅读更多

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仁:我知道的双重一流建设

刘海峰:“双一流”建设应注重效率,注重公平

权威解读: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七个答案,两个拔尖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