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D星发射 穿云透雾测极光
11月15日下午2点35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研制的风云3 D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作为“老宣告”的新成员,这颗卫星增加了许多新技能,不仅能穿透云和雾,还能观测极光。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极光是通过云和雾测量的,数据在80分钟内返回。
风云三号卫星总指挥兼总工程师高霍山表示,该卫星搭载了10套遥感探测仪器。其中,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器、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器、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光度计是新开发的产品,可帮助卫星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和定量探测。
这些新型遥感仪器能够逐步满足气象领域不断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增强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和增强空间环境综合探测能力的新需求509第八医院风云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朱伟说。
其中,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器可以测量不同光谱通道的大气辐射值,进而定量反演全球温度和湿度的三维分布,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评估服务。
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能够高精度地探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总量,有助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源和汇分析以及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科学研究。
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光度计分别用于获取磁层不同区域的时空信息和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电离层赤道异常区域的二维精细结构、极光边界的精确定位等参数。
"风云三维卫星是中国第一颗从南极卫星数据接收站接收数据的遥感卫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表示,90%的观测数据可以在观测后80分钟内传回中国,传输速率提高30%,计算能力提高17.5倍,数据存储能力提高近10倍。
地面应用系统第一次实现了在北极和南极的站点建设
“风云3 D是第一颗享受‘5+2’模式的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除了最初的地面站,喀什站和南极站也将正式“开始工作”,这将确保其数据被更好更快地接收张鹏透露。
此前,风云三号家族的地面站采用了“4+1”模式:中国的佳木斯、乌鲁木齐、北京和广州,以及国外北极附近的瑞典基律纳站。张鹏介绍说,“5+2”模式将使接收国内观测数据的时限更长。对于极轨道卫星数据应用,应优先确保来自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观测数据能够尽快传送到地面站。
卫星观测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但是顺利接收卫星数据的先决条件是卫星和地面站能够互相“看得见、握得住手”。我国幅员辽阔。如果只建立一个接收站,则无法实时传输来自接收站的偏远地区的观测信息。最好的办法是让地面站“守卫四面”随着喀什站的增加,FY-3 D卫星的国内数据接收范围可向西扩展12度左右。
为了使国外的观测数据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送到中国,在北极和南极建设卫星接收站已成为首选方案张鹏表示,中国已在北纬68度左右的瑞典基律纳建立了卫星接收站,这是中国首次在海外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不管地球哪个角落的观测数据,最慢的需要4个小时才能下载。
目前,这种模式可以保证常规气象服务。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卫星数据越早传输到中国越好。就这样,南极卫星站诞生了。
据风云三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杨忠东介绍,对于风云三号卫星,中国和挪威已于今年合作完成了位于东南极洲莫德皇后地的Troll气象卫星地面站(简称南极站)的建设。最初最晚4小时的接收限制突然缩短到1小时以上。
随着天空中的卫星越来越多,地面也需要更多的天线来确保数据接收。目前,FY-3系列卫星数据接收天线的数量已从7个增加到15个。以前,卫星数据的下行传输速率为360兆字节,而风云三号卫星的下行传输速率为480兆字节。
将实现完整的低轨道气象观测。
风云三号系列卫星作为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与美国的NOAA系列卫星和欧洲的METOP卫星一起,被世界气象卫星协调组织纳入新一代世界极轨气象卫星观测序列,成为全球天基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分别于2008年、2010年和2013年成功发射了三颗风云三号卫星。三星正在运行在轨网络,更新气象观测数据的时限已达到6小时。它在烟雾监测、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防科技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建表示,FY-3 D在投入使用后还将与在轨FY-3卫星联网进行观测,从而将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更新时限提高到4小时,将气象灾害的监测时限提高了近一倍,模型预报的精度提高了约3%,更容易捕捉暴雨和强对流等生命周期较短的灾害性天气过程。
"中国计划在2018年至2021年间再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赵建说,这些卫星包括上午、下午和黄昏轨道上的风云三号卫星,以及在低倾角近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降水测量卫星。届时,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将相互配合,实现完整的低轨气象综合观测,具备高时间全球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观测、高精度光学微波结合大气温湿度垂直分布探测、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探测、风场精确探测、全球高精度降水测量、太阳和空间环境综合探测等六大能力。
(北京,11月15日,《科技日报》)
下一篇:葛根鸡米汤怎么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