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六个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升级”了

科普小知识2022-07-23 14:36:38
...

■我们的记者倪思杰

6月22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重大原创成果缺乏、世界级领军科学家短缺、管理*机制亟待深化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将面临什么样的方向性变化?《中国科学日报》特别邀请了四位科学家为《意见》“画要点”。他们是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所党委书记穆荣平;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峰;张德兴,中国科学院农业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生态学与进化研究组组长、动物学研究员。

重点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是“重头戏”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经过优化、调整和建设,实验室数量稳步增加,总数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级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

对此,穆荣平表示,目前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约有300个,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90多个。

“从数量变化来看,今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点将放在企业上。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优化一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建设一批”,省部级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培育一批”穆荣平说。

5月30日,科技部根据《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对9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其中8个实验室限期整改,4个实验室因评估不合格不再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加强企业布局,增加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方向是对的,但企业通常追求“名利”。因此,在推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应降低要求,另一方面也应鼓励企业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穆荣平说。

焦点2:长期随访将被“优化和调整”

关于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意见指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注重基础研究,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原始成果。关注国际学科的新发展,遵循科学规律,适时调整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任务,促进优势学科引领和运行。我们将增加对国际领先和运行实验室的稳定支持,并优化和调整长期跟踪且多年没有重大创新的实验室。

对此,穆荣平认为,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本身特别重视基础研究,需要提前规划。意见的内容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对《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和回应。

不过,穆荣平表示,那些目前似乎没有优势、但对未来创新和发展非常重要的学科需要迎头赶上,甚至“跟进”也可以得到支持。

重点3:理顺依托单位与实验室的关系

《意见》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应把实验室作为本单位的“政策高地”,在物理空间、科研仪器和实验设施平台建设、人员聘用、研究生指标、经费使用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实验室主任应全面负责,在选择和任命人员以及确定科学研究课题方面给予实验室自主权。

“这是为了明确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单位的主要职责。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的学术高地和人才高地。它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支持单位也应给予政策支持。”穆荣平说。

周峰说,他的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该所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的项目、人员和经费。资源更倾向于关键部署,而不是平均主义。实验室主任的管理能力、学术水平和凝聚力也一直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实验室主任在部署实验室的领导方向、识别人才和用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等方面有更高的水平。

孟永峰说,根据实验室的特点,每个实验室都会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在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由于专业的划分,实验室成立了一个由九人组成的特别实验室委员会。人员的选择和科学研究课题的设置是通过集体决策进行的。

重点4:评价应符合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

《意见》指出,应根据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评估机制。坚持定期评估制度,建立与实验室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评估指标体系和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估机制。完善第三方评价,探索国际同行的专业评价,加强实验室学术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和实验室任务完成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引导实验室更加注重学科目标的原创创新,促进更多实验室不断成为领导者和运行者,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调整和良性循环。

“许多尖端的原创研究需要时间。如果实验室评价只追求定量指标,论文、帽子和期刊的影响因素将导致实验室研究的重点不足。”周峰说,应该对评估进行分类,并引入国内外同行评议。基础研究应建立在国际认可的基础上,基础研究应用于检验主要国家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孟永峰表示,目前实验室评价中最后一个地方的量化评价和淘汰不符合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他建议,随着学科越来越细分,有必要在实验室评估中引入小型同行评审。

穆荣平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除了进行定量评估外,还应进行定性评估,如考察实验室的成长、学术影响力和工作内容等。此外,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的评估将主要基于严格的国际评估。

关键五:实验室应该有容错机制

《意见》指出,应敦促实验室建立容错机制,形成致力于研究、挑战未知创新文化、容忍失败和鼓励竞争的学术氛围。确保科研人员专注于实验室设定的科学目标和任务,不分心,长期稳定地培养基础理论和方法,产生重大原创成果,引领国际科技前沿。

穆荣平说,创新是九死一生,失败也是结果。如果研究表明“这条路是不可逾越的”,这也是一项科学研究成果,但容忍失败并不是宽恕失败。

孟永峰表示,高分子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设立了“星火工程”,严格选拔和重点支持年轻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自有资金开展高风险研究和探索。

周峰说,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例如,年轻人进入实验室后,可以先在资金充足的大型研究小组中进行科学研究。对于优秀人才和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实验室将配备稳定的科研经费,创造容错环境,培养原创成果。

焦点6: 2025具有挑战性

意见指出,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将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将大幅提升。几个实验室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中心和高水平的破纪录场所,引领着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不断产生对世界科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科技人才和团队,成为解决世界相关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的核心创新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张德兴说,政策的落实程度不仅取决于国家政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支持单位的负责人的责任、远见、胆识和胸怀。

“对于一些实验室来说,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中心和高水平的破纪录场所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穆荣平说,*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要富强、振兴,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力争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新的高度。今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在2025年实现这一目标,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此外,穆荣平表示,为了支持到2050年成为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突破。

中国科学新闻(2018-06-27,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