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潘石屹捐赠哈佛大学近亿元 陷舆论风波

科普小知识2022-07-24 14:09:51
...

潘石屹捐赠哈佛大学近亿元 陷舆论风波

最近,“房地产巨头”潘石屹陷入了舆论风暴。他和妻子张欣向哈佛大学捐赠了1500万美元,帮助贫困的中国学生在哈佛攻读学士学位。这一举动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一些人支持,另一些人质疑。

对此,本报与青岩灵芝信息咨询公司联合开展了一项名为“潘石屹向哈佛捐赠近1亿元人民币引起争议”的调查。你觉得怎么样?”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支持潘石屹的捐赠行为,近一半的网民认为潘石屹没有选择中国大学作为资助对象,认为中国大学应该反思。对此,一些专家表示,这从侧面证明了公益行业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理想,我国大学存在诸多问题,公众的希望与富人的选择之间存在矛盾。

《京华时报》记者单仁

超过60%的网民支持潘石屹的海外捐赠

共有1003人参加了调查,男女比例约为1.4: 1。参与调查的大多数人都有学士学位,大多数受访者的收入在2000元至8000元之间。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潘石屹的留学捐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对此有点惊讶。“因为网上的批评越来越多,认可越来越少。这也表明,许多网民只是看而不说话,这些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理性判断”。邓郭盛认为,慈善事业最根本的原则是尊重捐赠者的意愿。

中国慈善总会副秘书长、中国慈善信息捐赠中心副主任刘友平也持相同观点。从法律角度来看,捐赠或不捐赠以及在任何地方捐赠都是捐赠者*权利的体现。"在慈善事业中,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本位主义有些过时了."刘友平认为做好事总是好事。潘石屹的行为值得肯定。中国企业家和慈善组织走出去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也是一种良好的尝试。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金认为,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公众对富人如何处置自己的财产有不同的理解。每个观点都值得尊重。多样化的想法反而可以促进进步和改进。

教育背景和收入越高,他们对中国大学的信任就越少。

潘石屹选择了海外知名大学哈佛,而不是中国大学作为他的学生资助。这是网民讨论最多的话题,受访者意见不一。清华大学非*组织研究所的博士后朱颖对此进行了分析,这表明公众的希望和富人的选择之间存在矛盾。大多数公众仍然希望中国的富人能把钱留在家里,捐给中国的公益组织,以养活社会,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观点的分歧实际上表明“我们国家的舆论一致认为企业家应该做好事,做实事。”

据调查,认为我国大学应该反思这一观点的网民中,有近60%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这一观点的支持率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对此,朱英总结道,教育背景越高,收入越高,他们对大学的信任就越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与中国的大学打交道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对大学存在的问题更加了解。”

陶传金认为,我国高校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网民将潘石屹的不捐赠归因于中国高校,这实际上是网民情感的一种表达。“事实上,如果对国内高校的捐赠得到适当的利用,它们可以帮助改善高校中的一些问题。”

*应该支持慈善机构出国。

中国富人向外国大学捐款的事件频繁引发社会讨论,这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故事。

2006年,美籍华人谢明向他的母校南加州大学捐赠了3500万美元,2010年,希尔豪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章雷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了888万美元。当时,许多网民表达了他们的不理解,认为这只是一个错误。

邓说,中国的大学每年占大学收到的捐款的很大一部分,而海外大学所占的比例很低。一旦一些慈善组织放眼海外,而且金额如此之大,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关注和讨论。

在他看来,中国的慈善机构需要走出去,“*应该制定宽松的政策,让慈善机构走出去,为他们在国外的公益活动提供便利。”

刘友平还认为,值得鼓励慈善家和慈善组织走出去。*不应该过分限制它们,而应该在适当监督的前提下完全放开它们。(原标题:潘石屹向哈佛捐赠近1亿元,超过60%的受访者支持)

阅读更多

熊丙奇:为什么中国大学不能从企业家那里获得捐赠

潘石屹对哈佛的捐赠质疑:贫困学生能进哈佛吗

潘石屹回应向哈佛捐赠巨款:只帮助海外贫困华人

中国企业将捐赠1亿美元帮助外国著名大学的中国贫困学生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