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 渐成区域合作“新桥梁”

科普小知识2022-07-24 15:30:15
...

招收留学生、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师、开设国际化的地方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新模式。教育也日益成为加强区域间文化、经济、贸易和科学合作的“新桥”。

12日至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主办的“2019国际高等教育论坛年会”在甘肃兰州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所大学的1400多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重点讨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合作等问题。

意大利米兰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贝蒂娜·玛尔塔·罗莎·莫图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受益者之一。2000年,她获得了中国*的奖学金,作为留学生在中国北京学习了两年中文。

“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长期投资,特别是对海外学生的奖学金政策,将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她在12日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是文化、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区域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经验值得向海外大学学习。

如今,由大学组成的专业智库和国际大学联盟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和纽带。

“高等教育要为粤港澳和海湾地区的建设发挥平台支撑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一份报告中说,大学的发展和影响应该受到社会、国家和学术界的关注,应该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同向、同心、同业。

罗俊表示,目前粤港澳已建立大学联盟,共有30多所高校加入,为粤港澳及海湾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下一步,大学联盟还将共同解决科研问题,注重人才培养、流动和整合,着力建设“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促进粤港澳及海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无独有偶,通过大学间国际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云南大学与南亚和东南亚大学的交流已经扩展到包括科学、文化、旅游、卫生、考古等领域的人文合作,形成了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所研究员冯勇认为,中国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在开展国际教育交流的同时,也可以结合各自大学的研究优势,对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国情、国际关系、产业合作、跨境贸易和金融投资等进行研究,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实体平台。 推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等项目建设,联系实际生产力,促进双方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会长杜玉波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深化国际教育合作的基石和途径。

杜玉波表示,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需要“引进来”、“走出去”以及“深入参与”高等教育国际规则、标准和评估体系的制定,以及具有国家特色和国际标准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治理模式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在教育合作中,应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国际声音,追求各国教育的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和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