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为了大地的安稳——走近地球物理场流动观测"织网人"

科普小知识2022-07-25 11:12:30
...

凌晨三四点钟,陈、副队长等人起床,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和他在水准测量队的同事一起赶到了郊区的观测点,带着星戴岳。

找到水准点,帮助标尺员垂直标尺,观察者用水准仪测量数据,输入手持终端。然后,立即携带仪器,一路小跑,到下一个观察点继续测量...

这是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的一个普通的日子。一天,一天,五年就这样过去了。

在汽车往来的平原公路上,在无人居住的高原和无人的土地上,这些生活在祖国辽阔土地上的苦行僧们用他们的腿和青春来测量这片热土,日夜不停地监测地球的“生命体征”,一点一点地收集数据,为*强震中长期风险判定提供依据。

39年前的7月28日,唐山地震震惊了全世界。现在,中国的地震监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几天前,记者走进位于Xi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看到一个移动的中国地球物理场观测网越来越密集。陈正是这群“织网人”。

显示器的“禁欲”生活

所谓水准测量就是测量两个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国家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基准点之间的距离约为5公里。大约5公里的距离需要由观察小组从一个站到另一个站连续测量。平原地区各站的前后标尺距离不超过60米。如果是在山区,在测量一个站之前可能不到10米。

如果平衡组真的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重力观测组就是一个“盖世太保”。他们携带敏感而昂贵的仪器,在每个观察点安装仪器,20分钟后赶到下一个观察点。"通常,他们每天至少行驶400公里。"第二监测中心的副主任王庆亮说,“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患有痔疮,他们会坐很长时间的车。”

全球定位系统观察小组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孤独者”。记者看到宣敏杰和赵永年依偎在Xi郊区玉米地里的帐篷里。他们在仪器上守了四天四夜,在这里睡觉和吃饭。

极端恶劣的环境,狼群围着帐篷打转,这些事故对它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真正的考验实际上是“孤独”。“一次任务是四五个月,而我只能呆在这个荒芜的地方。这两个人的话将在一周内完成。”在当天余下的时间里,两人几乎“无话可说”

为地球做“体检”

是什么让这些人坚持不懈?“得知我们观察到的数据被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同行使用,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欣敏姐说。

「我们仍然缺乏对*强震动态背景的系统和全面了解。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地震准备的动力环境的基本探索,以及对*三维地壳运动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的观测。”王庆亮说。

2010年,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的支持下,启动了喜马拉雅项目。“喜马拉雅工程”是“中国地震环境观测与勘探计划”的简称,包括“中国地震台阵勘探”、“中国综合地球物理野外观测”和“中国地震活动断层勘探”三个项目。王庆亮把这个计划比作“地球的体检”。其中,第二监测中心牵头实施“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主要通过三维地壳运动和地球物理场变化观测心跳和血压等医学测量,为*强震中长期风险判定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利用区域长期精密水准观测资料、全球定位系统观测资料及其他资料,计算并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及鄂尔多斯地块外围地区近50年尺度的长期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图像。长期运动速度场积不仅是判断强震长期危险性和断层活动速率约束的重要依据,而且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大陆动力学研究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利用区域精密水准测量和全球定位系统观测数据,我们初步发现青藏高原的东北延伸已深入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边地区。”王庆亮说。

“另一个例子是地表重力场变化的代表性产物——大华北地区重力场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显示,在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华北地区的整体重力场变化呈现正负交替。据推测,这可能与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开采和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的影响有关。”王庆亮说。

未来需要更大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中长期强震危险场所的科学判断水平,提前采取合理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对国家防震减灾工作至关重要王庆亮介绍,2010年启动的“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优化整合的综合地球物理场流观测数据,弥补定点连续观测站空间密度的不足,提高*中长期强震危险点的科学判定水平。

记者了解到,通过近年来的监测预报实践,地球物理野外观测资料在地震中长期风险分析和判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对云南红河断裂强震长期风险的重新认识和2013年4月20日庐山7.0级地震的中期预测。

王庆亮承认,尽管近年来地球物理野外观测数据在中期地震灾害定位咨询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效果尚未充分发挥。

“这是*对子孙后代的投资。”王庆亮表示,未来需要更多积累的观测数据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为尽快突破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难题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