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斗:一生水利情
■我们的记者郝军
6月21日,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先驱、两院院士张光斗逝世。一位101岁的老人永远告别了他的水利生活,向西航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儒对“水利大王”的逝世深感悲痛。在接受《中国科学》记者采访时,陆耀儒说:“张光斗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水利科学家,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水利建设与地质调查密切相关。作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工程师,陆耀如的职业生涯与张光斗有许多交集。两国在许多水利工程和水文勘测工作中有着共同的利益。
卢耀儒告诉记者,张光斗对待科学的严谨和认真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87岁的张光斗参加了中国可持续水资源战略研究。陆耀儒负责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卢耀儒回忆说,在一次研讨会上与张光斗握手时,他仍能感受到老人强壮的臂力。他称赞张光斗的硬朗:“你80多岁,90多岁,50多岁,60多岁,30多岁,40多岁。”
晚年,张光斗强健的体魄与他不断的山山水水之旅不无关系。他用脚测量了险峻的山川,决心利用水利造福几千代人,用他的一生促进和见证了中国水利的惊人发展。
只为我们祖国的大河
1912年,张光斗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他的朋友在他家门前的河里玩耍。那时,他不会想到他会一辈子被束缚在祖国的大河上。
十几岁时,张光斗的家庭并不富裕。全家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张光斗直到8岁才进入小学。看到他一直在努力工作,全家人都在精打细算,默默地支持他。张光斗也不负众望,1934年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公费学生。
"我选择水利专业是因为我认为它能造福人民."像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知青一样,受“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张光斗有自己的崇高理想——使祖国更加强大,不再受欺凌。
在出国留学之前,张光斗利用在国内水利单位学习的机会,到处参观河流。在黄河、淮河古道和赣江的岸边,这位22岁的年轻人看到了饥饿的人群和四处的破坏。他的心里充满了声音:“我想学好我的技术,为中国的水利建设服务。”
两年后,张光斗获得了美国加州大学的硕士学位。第二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这时,中国大洋彼岸爆发了抗日战争。
一方面,光明的未来触手可及;另一方面是一个处于危险中的国家。张光斗拒绝了老师的一再邀请,他说:“如果中国死了,我获得博士学位是没有意义和无用的!”1937年秋,25岁的张光斗主动中断学业,回到了他当时岌岌可危的祖国。
抗日战争时期,张光斗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努力建设了许多小水电站,为战时的军事生产提供电力。抗战胜利后,他积累并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如中国的水资源储量和水文调查等。
1947年,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国家水力发电工程办公室的总工程师即将返回中国。他几次邀请张光斗去美国工作。
“我是中国人,我有责任为祖国的建设服务,为养育我的普通人服务。”张光斗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夕,张光斗在*的同学和朋友一个接一个打来电话,敦促他到*工作。他一个接一个地拒绝,并秘密保存了一批当时准备运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这些材料很快被用于新中国的建设。*成立后,张光斗投身于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在祖国领土上几乎每一个有河流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影子。
认真工作,脚踏实地
生活在黄河沿岸的几代人都梦想着从破碎的河岸取水。20世纪50年代初,张光斗负责黄河下游胜利运河的修建。在他的选址、布局和设计下,运河成功完工,最终实现了这个百年梦想。
为了缓解北京市的水资源短缺,解决潮白河下游的防洪和灌溉问题,张光斗作为总工程师负责设计密云水库,密云水库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水库。防洪工程一年的进度和两年的竣工创造了世界罕见的记录。水库建成后,*总理称赞道:“这是一盆清澈的水,放在首都人民的头上。”
在密云水库建设期间,参加库区地质调查队的陆耀如与张光斗有着频繁的工作联系。“当时,我们一起讨论了大坝防渗问题。当时,我们觉得他在地质领域非常细致,尊重科学观点。”卢耀儒回忆道。
此后,张光斗参与了官厅、三门峡、荆江分洪、丹江口、葛洲坝、二滩、小浪底、三峡等几十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咨询,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在我国水利界广为传播。
有人评价张光斗的努力:他走过的桥比普通人多。然而,每次面对新的水利工程,他都告诫自己要“从头开始”。他说:“水流动和变化。即使你已经设计了100座大坝,第101座大坝对你来说仍然是“零”因地制宜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要义。
三峡工程困扰着许多水利工作者,包括张光斗。然而,像他这样的人很少亲自参与和见证三峡工程从规划、设计、研究、论证、争议到建设的全过程。
早在1945年,中国和美国就计划合作建设三峡工程。当时的资源委员会要求张光斗在美国工作,以配合项目的完成。
“绝对没有,还没有。”根据当时的国情,张光斗坚决反对这个计划,认为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即使当时建成,也不会起多大作用。此外,美国对该项目的控制将损害主权。
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三峡工程建设计划。这次张光斗没有反对,参加了准备工作。项目开始时,他已经82岁了。
尽管年事已高,张光斗每年三峡工程开工后都会去工地,而且每次都会去工地。有人劝他不要去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工人可以走,为什么我不能?”"你想玩游戏却不敢让我看吗?"这些话成了他对付劝阻的口头禅。
2001年春,89岁的张光斗作为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到施工现场检查导流底孔的施工质量。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坚持沿着脚手架从基坑爬到56米高的井底进行个人检查。当碰到井底不平的表面和外露的钢筋时,他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标准返工。
"残留的钢头会破坏整个排水隧道."张光斗经常用水电项目历史上的惨痛失败来警告年轻工程师,他们的职业要求是“认真工作,踏上薄冰,面对深渊”。
三峡工程经过论证、建设甚至竣工后,学术界在泥沙淤积、生态影响、移民等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参加三峡库区选址的陆耀如告诉记者:“争议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但它确实在防洪和发电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有些不利影响并不完全是由项目本身造成的。”
"争议伴随着历史因素,但争议不能完全否定水文学家的贡献。"卢耀儒说,张光斗一生都希望用科学技术造福人民。
精神的传递
80年来,张光斗为我国的河道管理和水资源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他一直在默默耕耘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并将中国水利水电事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在清华校园里,有一栋建在“小运河”上的房子。古代建筑风格如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很少有人知道它曾经是一个小水电站,由张光斗主持修建,目的是方便学生练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光斗的大部分弟子都在这里学习。
张光斗非常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所创造的教育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并渗透到清华大学水利系,成为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
自1949年10月起,张光斗在清华大学任教,率先在中国开设水工专业课程,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教材《水工结构》,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
经过60年的教学,张光斗拥有5000多名学生,其中许多人已经成长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中流砥柱,包括主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总工程师和设计大师以及10多名院士。
“理论计算和设计图纸必须在实践中实施和验证。如果现场施工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最好的设计将是徒劳的!”张光斗希望工程系的学生能出去和工地上的工人一起工作,以获得真正的技能。
在他90岁生日的前夕,张光斗的书《我的人生之路》出版了,成为留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本书有超过550,000字,每一个字都是他用电脑打出来的。"他晚年留下的那本书非常令人钦佩。"卢耀儒告诉记者,张光斗一生中没有太多的要求。他过着简朴的生活,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101岁的张光斗悄悄地离开了他的学生。101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它包含了一个世纪的丰满,也包含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学生为中国的水利事业而奋斗。
张光斗1912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熟。他是著名的水利水电专家。1934年,他获得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6年,他获得了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中国。他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自1949年10月以来,他一直在清华大学教书。他曾担任水利部副部长兼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和学校理事会名誉副主任。他于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峡工程建成后,90年代后期的张光斗(中)每次检查三峡工程质量时,都要亲自下井到施工仓库观察混凝土浇筑情况。
《中国科学新闻》(人民周刊,第5版,201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