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范:我们更需要产生大师的土壤
■我们的记者王梓霏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教授刘忠范的书柜里,有一张黄色的纸,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因为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目标都隐藏在过程中,这也是科学家们一直乐在其中的秘密。”
1993年,刘忠范从日本回来。他写这句话时年仅30岁,是为了鼓励自己记住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20多年后,的办公室被换过几次,但这张纸条一直跟着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刘先生有这么一句名言。
既然我读了,这句话就更有意义了。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内对科学研究的投资也增加了。与此同时,外界甚至科研人员自己也对科研评价机制和体系提出了批评,甚至感到无能为力。
纳米是刘忠范的标签,也是中国科学研究的缩影。1997年,刘忠范等人领导成立了北京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开启了我国纳米时代。
以北大为例,“北京大学现在每年发表30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近三分之一与纳米技术有关,存在许多问题。”刘忠范提出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中国对纳米技术的总投资很大,但很分散。其次,“跟风”现象严重,真正原创的研究很少。
6月5日,以刘忠范为主席的第四届纳米化学前沿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上,日本科学家Hata Kenji教授就高性能碳纳米管的批量生长技术做了专题演讲,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的50人团队10年来一直关注一件事,并尽了最大努力,投资了5000多万美元。碳纳米管在未来的高端应用是,它们拥有核心技术,我们无法与之竞争。”
刘忠范说,在中国目前的评价体系下,研究者更注重文章和标题,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在一般环境中直接受到影响的是未来的科学研究储备。“为什么我们学校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2005年,著名的“钱学森问题”让整个科学界哑口无言。
刘忠范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每个学年的开始,刘忠范都会给新生开设一个名为“柳岩飞宇”的课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是“钱学森问题”。“土壤”是制约中国科学研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刘忠范在他的报告中多次提到。他希望从学生做起,从北京大学做起,回归科学精神,追求真正的学术。然而,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巨大压力。为了获得学位,他们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找到一个好的地方发表尽可能多的所谓的高级文章,等等。
"中国缺乏良好的学术文化和科研土壤."刘忠范说,在高度功利的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每个人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这让刘忠范想起了他小时候看到的沤制现象。小时候,刘忠范住在东北部的一个农村地区,做过许多农活,包括沤麻。将收获的大麻放入池塘中发酵一段时间,以便从茎上剥下大麻。这种沤制过程散发的气味会使池塘里的鱼头晕目眩,疯狂地四处游走,甚至赤手空拳地被抓住。“这种沤制现象与今天嘈杂的科学研究和快餐时代非常相似。每个人都莫名其妙地忙碌着,充满了冲动和无助。从表面上看,它看起来相当活泼,充满活力,但事实并非如此。”刘忠范说,科学研究人员就像水中的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优秀人才呢?
2010年,为庆祝北京大学化学学科成立100周年,刘忠范制作了一个展板,展示物理化学学科在过去200年中的杰出人物和成就,其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人。
“再过100年,会有吗?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刘忠范说,“我们需要大师,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培育大师的土壤,而不是那些渴望快速成功和快速盈利并促进增长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计划和项目。”2001年,刘忠范访问日本时,日本*正在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制定计划,希望在50年内赢得30个诺贝尔奖。
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计划吗?刘忠范心中升起了疑虑。然而,自2000年以来,日本已经获得了12项诺贝尔奖。"拿一个是运气,拿这么多不是偶然的."正如刘忠范所写,“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在刘忠范看来,无论是回答钱学森的问题还是“中国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土壤。如果土壤得不到改善,问题解决的那一天将很难到来。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5年9月30日)
下一篇:百年彭桓武:“默默无闻”的大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