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张香桐:战乱中不忘科学研究

科普小知识2022-07-31 09:27:16
...

张湘通被认为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前身)的成立,该研究所主要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他研究了脑电活动的机制,发现了光增强大脑兴奋性的现象,后来称之为“张效应”。

张香桐:战乱中不忘科学研究

张湘通(网络图)

张湘通写了一本广受欢迎的自传《灵性王国》。在这本书《写在它前面》中,他写了一段很有启发性的话:“我记得当我在*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做助理时,老主任唐越先生曾经警告我们:‘你坚持做你选择的研究工作,如果你做了350年,即使你是一个平庸的人,你也会成为一个专家。因为到那时,你会在某个学术领域积累比别人更多的知识,你自然会成为一名专家。"

“我后来想想,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符合事实。社会上有许多专家,不是天才,有时甚至是相当愚蠢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自我完善,积累了一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他自然比别人懂得多,所以他成了一个杰出的专家。”

在“下飞机时别忘了吃糖”一节中,张湘通还写了一句同样有价值的话:“我记得北京大学的老生物学家王凤珍先生曾经说过:‘科学研究是通向真理的漫长道路。只有那些决心走到最后的人才能得到真相。路的两边可能有许多野草和闲花来引诱你。没关系,只要你不忘记你的直路,知道回去的路,并享受一段时间的自然风景,这可能是无害的,有时你可能会从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灵感。“

张香桐:战乱中不忘科学研究

晚年,张湘通仍坚持研究(网络图)

在张湘通60多年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就像他上面说的那样,无论在什么样的艰难环境中,他都能努力工作,永不停歇,力所能及,力所能及!抗日战争时期,张湘通心脏研究所处于迁移和动荡之中。它从南京开始,移到广西阳朔,然后移到广西儋州,最后来到贵州和阳朔之间的凉风。

儋州是柳江上游的一个小岛。岛上住着几十户人家。这是一个宁静的地方,风景优美。张湘通独自一人住在一座破庙里,看守书籍和乐器。这里非常安静,没有人打扰他。一个老搬运工正在给他打水做饭。当他准备搬到南京的时候,他认为战争可能会持续几年,他应该做好各种准备,所以他特地带了一个显微镜和一些常用实验动物的脑组织切片,这样如果他有条件的话,他就可以在飞行中花时间做一些观察和研究,他不能忽视他所学的神经解剖学知识。

现在他有了这个机会,他在寺庙大厅的角落里摆了一张方桌,把脑切片和显微镜放在桌上,开始了观察研究。在这里,张湘通完成了对刺猬脑干核团的观察,画了40多幅画,还写了一篇关于刺猬脑干核团的文章。

张香桐:战乱中不忘科学研究

张湘通(网络图)

后来搬到了凉风。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地方,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张湘通在这里学习比较神经病学。一天,他和他的同伴去市场,看到穿山甲在市场上出售。他特别兴奋,因为穿山甲的神经系统有许多不寻常的特征,是一种罕见的科学研究材料。

他立即抓住机会买下穿山甲,研究它的大脑结构。从穿山甲大脑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切片中,他发现了许多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在任何动物中都找不到,以前也从未被描述过。这让张湘通大吃一惊。通过他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动物的进化历史,并预测它们在不断变化的宇宙中的命运。

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张湘通写了一篇关于穿山甲大脑结构的论文,该论文后来发表在《美国比较神经病学杂志》1944年第8l卷上。这篇文章立即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注意,张湘通本人也逐渐为西方神经科学家所熟悉。

这篇论文中使用的几幅插图都是他自己画的。这些插图结合了西方素描的技巧和中国工笔画和水墨画的艺术技巧,展示了大脑结构像照相机一样的真实图像。由于飞行期间生活单调,这种绘画技巧是在业余时间学会的。这不仅让他开心,也帮助他写一篇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