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农民院士”朱有勇: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科普小知识2022-08-01 21:07:56
...

10月,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举行了招标会。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的第一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在现场,各个企业的代表一个接一个地喊出高价,他很快停下来,“我们要种植老百姓买得起的好三七。价格太高,这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农民院士”朱有勇: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图为朱有勇院士(右一)在澜沧县讲授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湖里市照片(人民的视觉)

已获得20多项发明专利和18项重大科技奖励。朱有勇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朱有勇,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他有许多头衔,但他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是一个能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为了帮助穷人,我们当然得去最穷的地方。”

2015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向澜沧县提供对口支援。这里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是消除贫困的主战场。在研讨会上,院士们聚集在一起,环顾四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是最年轻的,并坚定地走在了前面。"我是最年轻的,我会做的。"

参观完村庄后,朱有勇反复叹息,在有漏风漏雨的栅栏房子里放了一些床,堆了一些谷物,这些都是许多人的财产。“真的很穷,但不应该这么穷。”朱有勇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我们应该去最贫穷的地方。”

澜沧主要是一个拉祜族,他们大多世代生活在山区,种植野生山谷,玉米和狩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搬进来之前,这里的许多村民仍然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经过全面调查,云山郝智巴村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村。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带领100多名教授和医生组成的专业团队正式进入浩智坝。

2012年,浩智坝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如道路硬化和住宅建设,但并没有真正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这不是资源匮乏,而是典型的质量匮乏."缺乏信息、缺乏语言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是当地贫困的根本原因。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热血沸腾,“越困难,通过科技帮助穷人就越有希望。”

"我牵着我的同胞们的手,真正展示给他们看."

经过对当地气候、土壤和降雨的调查和分析,冬种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尝试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然而,在项目推广的早期,它被拒绝了。院士的名声在这座小水坝中并没有起多大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是村民们多疑而满眼的目光。早年,该村试图种植新品种,但在市场上遭遇了“滑铁卢”,这是许多村民心中的阴影。

"院士们比我们的农民更擅长农业吗?""种田是为了谋生,但你还能指望挣很多钱吗?"“冬天种了,卖给谁了?院士还能控制你卖土豆吗?”

村民的疑虑是朱有勇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为了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他选择了实事求是。

在当地*和云山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种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启动。随着新开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承担了锄头。每天清晨,我都在地里生根。有时我甚至跪在地里,用双手翻土,检查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情况。

2016年11月,冬种马铃薯种子被正式种植在蒿属植物中。通过播种、护理和浇水,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不断进步。2017年3月,许多土豆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90万元。

刘扎索克斯是第一批借钱购买种植股份的村民。这个项目使他的收入增加了几万元。"我不认为院士们真的在乎卖土豆。"过去的冬闲田出产黄金,院士小站的门槛几乎被村民打破。“为了让村民们真正看到好处,我们可以带领村民们携手合作,真正向他们展示!”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果实。

“农民院士”朱有勇: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帮助农民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冬季土豆只是当地繁荣的垫脚石。“冬闲田”已成为“受益田”。未利用的人工松林已成功用于有机三七的科学栽培,冬季蔬菜和水果的栽培提高了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使朱有勇的理想一点一点地实现了。"对我来说,这比我得到的奖励和金钱要多得多。"

自2015年在该村居住以来,朱有勇已经在那里度过了一半以上的时间。许多当地村民不会说中文。为了交流顺畅,他还从零开始学习拉祜族方言。

朱有勇有早上跑步的习惯,一天绕蒿枝坝五圈,不动。起初,只要你在清晨听到村子里一只接一只的狗叫声,你就会知道来自大城市的扶贫学者们又在跑了。慢慢地,村里的狗停止了吠叫,来浩智巴帮助穷人的教授和专家也加入了晨跑。

有好几次,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时,村民们跟着他,唱起了当地的民歌《真的不情愿》:“最害怕的事情是被分开,这是多么悲伤,你多么希望再次快乐,你多么希望快乐……”

“帮助农民兄弟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们不能离开我,我也不能离开他们。”朱有勇说。

——原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我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