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新闻学界泰斗甘惜分逝世
甘惜分
1月9日凌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于国铭在新浪微博上证实:“新中国新闻教育与研究的创始人、我敬爱的导师甘惜分教授于昨日(1月8日)下午22:55飞往西方...就在八天前,我们还在一起说笑,谈论着这个世界,但是今天我们被天堂和人类分开了,我们的悲伤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愿甘老在天堂过得愉快……”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通过多种渠道证实了这一消息。
甘惜分,男,1916年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著名新闻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名誉教授、第一荣誉一级教授。
1938年赴延安,在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和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同年,他加入了中国*。他后来成为八路军120师的政治指导员和政策研究员。1945年,他是新华社绥蒙分社的记者。1946年,他参与创办了《随盟日报》。1947年,他是新华社金穗总分社的编辑。1949年,他被任命为新华社西南分社矿业与编辑部主任。
1954年9月,甘惜分加入北京大学,担任中文系新闻学副教授。1958年,他被编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主修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曾任大学教授、新闻学博士生导师、大学学位评估委员会委员、大学民意研究所所长。
甘惜分从事新闻教育多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他写了两本书:《新闻理论基础》(1982年)和《新闻辩论三十年》(1988年)。前者是*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新闻性质和功能的专著。后者是他自1978年以来的新闻论文选集。
官方网站全国人大曾经总结了甘惜分的学术观点。
甘惜分认为新闻报道是影响公众舆论的一种手段。*国家的新闻事业应该在政治方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反映人民的各种声音。记者应该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观察生活,真实而深入地记录生活。
自1980年以来,甘惜分一直致力于国家新闻*的改革,并不断发表文章,强调新闻工作者应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进行新闻改革,并加强新闻行业的舆论监督。
甘惜分的新闻思想首先强调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新闻规律是第一位的,新闻方针和编辑方针是第二位的,应该根据新闻自身的规律来制定新闻方针和编辑方针,而不是相反,这一思想具有针对性。
甘惜分提出了“新闻三角理论”,重点研究新闻的对象——新闻媒体(未来将出现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电子网络)。一方面,它是客观外部世界的新事物,另一方面,它是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真相的广大受众。这两个方面与新闻媒体形成一个三角形,客观世界的变化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传播给广大受众。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向受众传播舆论及其导向,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围绕新闻媒体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新闻媒体必须依靠人民,人民是新闻媒体的服务对象,新闻媒体应该引导和启迪人民,而不是迎合某些人的庸俗趣味。第二,新闻媒体必须客观、真实地报道最新发展。甘惜分一再强调,真相是新闻的生命,隐瞒事实是新闻的陷阱,制造假象无异于自杀。这种媒体毫无威望。(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学带头人甘惜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