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科技人员有创业意愿 但真正创业的只有2.5%
自《2015年*工作报告》撰写以来,“推进大众创业创新”(以下简称“双创新”)逐步普及,创新创业氛围逐渐浓厚。然而,一组相当引人注目的调查数据,在政策实施近一年后,为今后政策的实施敲响了警钟——
数据显示,虽然60%的科技人员有创业意向,但实际创业的只有2.5%,科研机构的比例甚至只有1.2%。这意味着在双创新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基层企业家最为活跃,而作为双创新主力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却大量缺席。
该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国务院进行的“第三方对“大众创业与大众创新”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评估”。在2015年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包括该数字在内的评估结果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关注。根据国务院*门户网站的一份报告,国务院总理*表示,该评估报告不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建议其高度可操作性,而且很少玩“文字游戏”。他还警告现场的部长们坐下来,以便找到问题和解决办法。
现在,这份研究报告的影响仍在发酵。它的评价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在两代人的产业中缺少主要力量的科研人员?这对整个双职业工作意味着什么?《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收到了该研究报告,并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作者——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及参与研究的相关专家。
超过60%的3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有创业意向,但只有1.8%有。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调查前后持续了两个月。中国科协课题组赴青海、福建、广东等20个省市进行专题调研,动员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系统504个站收集问卷数据。其中,科技工作者问卷17714份,重点评价了创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三个部分。
为什么我们称科技工作者为双重创新的主力军,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和研究这一群体的创业能量和活力?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无论是能否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甚至是新提出的供应方改革。
正如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双创评估报告研究团队专家刘所说,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必须看到,这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低端产业的发展。今天,原有的包括投资在内的经济驱动模式已经很难再向前推进,而此时它更多的是受到科技创新的驱动。据统计,中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贡献率超过80%。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是双创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因为他们是真正掌握技术“金钥匙”的群体,也是我们常说的“了解自己的家庭”。他们掌握的科技资源被认为是真正的科技高地和丰富的矿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执行副主席、秘书处第一秘书尚勇在2015年10月的大众创业与创新周峰会论坛上提到了这一声明。以美国硅谷为例,尚勇表示,20世纪90年代,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硅谷长期引领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和创业浪潮。近年来,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力量催生了波士顿和其他地区的生物制药和机器人产业革命。秘诀在于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创新和创业的生态环境,并大力推动风险投资。
不幸的是,这项调查发现,尽管作为双重创新的主要力量的研究人员有很高的创业意愿,但他们很少开展创业活动。
数据显示,50%的科技工作者非常赞同双创新政策,47.1%的科技工作者相对赞同,只有2.9%的科技工作者不赞同。然而,创业意愿越强,对政策效果的评价就越高。研究小组认为,这表明科技工作者高度认同双创新政策的意义,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寄予厚望。
然而,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60%的科技人员愿意创业,但只有2.5%的人创业。此外,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相对突出的创业意向。研究表明,30岁以下科技工作者的创业意向高达64%,在所有年龄组中比例最高,但只有1.8%的人创业。
雷声大雨点小也是如此。
对于离开岗位去创业有很多担忧:不到20%的科研人员说他们的单位被允许离开岗位去创业。
为什么会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人员没有主观创业的能力,例如,他们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创业经验。一些人还指责一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他们所做的研究很难应用于市场。有些又冷又高。他们中的一些人从项目开始就没有立足之地,只能发表文章来弥补。
双创评估报告研究团队专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曾虹影在研究过程中有所感悟。一些所谓的科学研究成果只能称之为“伪科学”——形式上的东西太多了,就像人文学科中的“一段接一段地抄袭”。在自然科学中,也有与之相伴的小课题和项目。这篇论文的概念非常明确,似乎回答了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并不痛苦,也不能弥补很多人的不足。“这种所谓的结果最终仍在流传,因为
另一个问题在于,一些研究人员“高技能和低技能”。曾虹影说,一些科技工作者远离市场,缺乏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很容易陷入“过度自信”的误区——“我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开展了最先进的研究,我还能做什么?”-因此,轻视商业社会和市场运作的重要性,还有一种说法和抱怨是“只有科学和技术成就才能给我几十万”。因此,这些科技成果的所有者在转化时并不十分热情。
归根到底,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当涉及到选择时,各种现实的因素都会被考虑进去。正如刘所说,有些人选择安全,并愿意长期留在科研院所。只要他们不犯错误,他们至少可以获得一个高职称,过上稳定和可预测的生活。有些人追求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不得不承担风险,将实验室的成果转移到市场,并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结果可能会立刻“翻转”,从飞鸽到宝马司机,但他们也可能会失去所有的钱。
这些主观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根据“双创新评估报告”的调查,相比之下,科研人员的缺乏和“双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很多客观原因,在很多领域、很多层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离职创业,但科研人员离职创业的意愿仍然相对较低,这与客观政策不匹配、难以消除担忧有关。
根据调查,不到20%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单位允许他们离开岗位,开始自己的事业。具体来说,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为15.1%,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这一比例为11.9%,在科研机构中,这一比例为9.9%,而只有8.3%的高等院校科研人员表示,该单位一定会允许他们离职创业,比例最低。
研究人员对离开岗位去创业有些担忧。例如,近70%的人担心离职创业后“工作没了”,超过50%的人担心离职创业后“职位和职称的晋升会受到影响”,近50%的人担心“工资会降低”,近30%的人担心“他们被认为对组织不忠诚”,超过20%的人担心“创业后会丢面子”
不到20%的科研人员报告说他们的单位进行了三权改革。
刘告诉记者,现有的许多政策支持双创,但两者之间的争斗频繁。例如,一方面,双创鼓励和呼吁合格的科技人员创业。然而,另一方面,科研机构的行政管理和科技人员的公众参与管理导致了科技人员的双重身份,即一些科技领军人物也可能是校长、主任或部门负责人等。后者决定了他们作为党和*领导*的地位,这必然会在创业和兼职等问题上束缚他们的手脚。
在调查期间,刘听到了一些科技人员的投诉。有些地方把科技人员离职创业视为“不劳而获”和“不在职”。这极大地限制了人员的流动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科技人员“不想离开岗位”和“不敢离开岗位”。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化科技*改革实施方案》,称为《深化科技*改革建设方案》。它提到改善科研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推动科研机构取消行政级别。这给“去行政化,不再参与公共行政”带来了希望。
中国科协负责人告诉记者,“离职创业”和“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是实施“双创新”政策的“软肋”,也是“双创新”主力军——科研人员缺位的重要原因。
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在科研人员的启动、科技资源的转化和落地中起着关键作用。美国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百度法案被认为是美国国会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通过的最鼓舞人心的法案。在该法案发布之前,美国拥有28,000项专利,但只有不到5%的专利被授权用于商业用途。该法案颁布后,硅谷和著名的波士顿128高速公路蓬勃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法》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度法案》,于2015年9月获得批准和修订,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它明确规定,科技人员从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0%。
然而,有了法律,就很难落到地上。
《双创评估报告》显示,一线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进程缓慢,只有不到20%的科研院所或高校科研人员报告说他们所在单位进行了改革。
改革的效果自然不明显。当研究人员评估三权改革的效果时,超过6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而5.8%的人认为效果不好。例如,调查发现,近30%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中,个人收获甚微。根据所在单位的现行规定,如果研究团队的研发成果得到成功转化并获得巨大收益,团队成员的平均收入为34.7%。然而,这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不少于50%”的改革目标下限仍有很大差距。
正如尚勇所说,在深化科技*改革的下一步,我们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收益权的政策为突破口,推进科技资本化和资本人格化,摆脱行政管理的痼疾,打破僵化的制度约束,实现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再释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希望通过创新在全球价值链中赢得有利地位。(原标题:为什么双重创新的主要力量——研究人员会出现空缺)
(图表数据来源: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