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佑楣院士:在变化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自然在变化,所以我们只能在变化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日,国家能源局起草的《水电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怒江水电再次被列为重点水电开发项目之一,各方争议不断。
关于水电开发一直有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人反对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然而,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大自然在变化,人口在增加。因此,我们只能在变化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水利工程是实现和谐的途径之一。
以三峡工程为例。以前,长江失去了生态平衡,洪水频繁发生。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满足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环境得到了保护。
此外,三峡工程的实施也使长江成为“黄金水道”成为可能。三峡河段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被誉为连接中国东西部的重要轴线上的经济晴雨表。三峡工程改善了川江的航道,重庆和四川有东西向的出海口。三峡船闸自2003年开通以来,其吞吐量保持了15%的年均增长率,2011年超过1亿吨,提前20年达到设计吞吐量。
为了提高黄金水道的综合功能和容量,业内有两个方案:“为三峡大坝建设新水道”和“为三峡建设综合交通系统”。我认为,前一个方案必须经过评估和论证才能实施,因为成本很高,对三峡坝区已经形成的良好环境和生态景观的破坏太大。后一种方案更有利于长江流域现有各种交通方式的利用和交通资源的整合。
4月22日,15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巴黎协定》,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新的目标和动力。目前,三峡电站发电能力约为每年88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1亿吨二氧化碳和104万吨二氧化硫,减少5200万吨原煤消耗。它为提供清洁能源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上述草案,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建了1.2亿千瓦的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6000万千瓦新水电将投入运行,到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8亿千瓦。届时,怒江水电也将被列为重点水电开发项目。怒江是一条非常好的河流,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0亿度。目前,怒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基本没有森林。如果进行水电开发,不仅会淹没当地的原始森林,还会保护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良好的植被,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在未来的水电开发中,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分配。作为水资源定位的贡献者,水库移民没有得到持续的利益分配。如果水库移民将被征用的土地作为大坝建设投资的份额,并在水库大坝收益中享有合理的分红,这将是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个长期机制。另一个是水电项目对鱼类的影响。目前,受影响的鱼类主要依靠渔场进行人工繁殖,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防止一些物种灭绝。
最后,我想说的是,今后很难增加水电在可再生能源中的比例,最终的能源需求将取决于核电。(本报记者季红梅编译)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6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