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海归不再扎堆一线城市 就业首选五大行业
人民日报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郝)14日,《2017年海归就业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仍是海归的四大一线城市,分别占18.6%、15.6%、13.4%和12.0%。杭州、武汉、南京、成都、苏州等快速发展的“新一线”城市也成为海归的新宠。
根据报告中有关海归就业分布的调查数据,海归就业的前五大行业是:金融(18.0%)、信息技术/通信/电子/互联网(9.3%)、教育(8.2%)、文化/媒体/娱乐/体育(4.6%)、生产/加工/制造(3.8%)。
目前,回返者从事6种工作:销售(25.3%)、技术(17.7%)、营销/公共关系(7.9%)、业务(7.4%)、财务/审计/税务(6.8%)、行政/后勤/秘书(6.0%)。
海外归国人员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研究生比例最高。
根据该报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归国人员比例最高,分别为24.5%、21.2%、17.9%和8.6%,其次是韩国(6.1%)和加拿大(4.5%)。美国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最青睐的目的地国。相当多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毕业后将继续在美国工作,所以虽然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人数最多,但回国人数并不是最多的。在英国学习的时间很短,国际学生发现在英国很难找到工作。因此,英国海归成为海归比例最高的群体。
雇主最青睐的十大海外归国人员是美国(34.6%)、英国(18.4%)、澳大利亚(8.3%)、德国(6.8%)、日本(5.3%)、加拿大(3.8%)、法国(2.6%)、新加坡(2.3%)、韩国(1.9%)和俄罗斯(1.5%)。
此外,报告显示,获得最高学历的海外归国人员的科目为:商业47.4%,文科16.3%,工程12.8%,科学9.5%,社会科学7.9%,文科3.5%,医学0.8%。
工作经历成为海归求职、早期规划和巩固综合竞争力的焦点
根据该报告的调查数据,31.4%的海归有海外工作经验,30.0%考虑过海外就业但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38.7%的海归表示从未想过到海外就业。海归认为,阻碍海外求职的五个主要原因是:受外交政策的制约(57.5%)、缺乏实习经验(52.8%)、语言能力不足(42.5%)、专业需求小(35.4%)和外国文化适应(33.1%)。
在海外找工作不容易,在国内也不容易。报告显示,79.3%的归国人员认为他们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影响他们求职的负面因素集中在两点:他们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45.5%),归国时间与国内招聘季节不一致(39.2%)。然而,国内雇主认为,海归也面临着申请中国工作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两个“过高”的因素:过度定位(75.9%)和过高的工资和待遇(54.5%)。
雇主和返回者对返回者在就业方面最重要的优势有略微不同的看法。雇主和归国人员都对他们的外语能力和交流能力非常满意。雇主对海归相对认可的执行能力(45.5%)、研究分析能力(32.7%)和形象能力(31.9%)没有给予相应的“认可”,但雇主对海归的适应性(34.6%)和专业技能(20.7%)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总的来说,超过90%的返回者说他们在求职中遇到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相关工作经验(63.2%)、专业能力不足(36.2%)、国内外求职者众多、竞争压力大(33.8%)、企业的就业需求与自身的差异(30.2%)、缺乏表现和自我包装能力(27.8%)、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25.3%)、面试技能不足(24.8%)、错过学校招聘季节(23.4%)、自我定位过高(22.1%)以及在工作中难以应用所学知识(21.5)
工资水平略高于国内毕业生,5年内发展潜力巨大。
《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海归挣扎在基层岗位的比例较高,达到61.3%,基层管理者的比例为18.8%。11.7%的中层管理人员;2.5%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主占2.2%。
同时,在有1-3年和3-5年工作经验的海归中,基层管理人员的比例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分别占20.7%和24.5%。在海归工作5-10年后,中层管理人员的比例开始超过基层,达到38.2%。对于工作10年以上的归国人员,企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6.7%和8.3%。
另一方面,海归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包括福利等税前年收入)约为108,000元,五年内工资可翻倍至202,000元/年。
下一篇:专利与项目申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