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降临中国美院与中国艺术家对话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来到中国美术学院?事实上,10月25日下午3点,中国美术学院科学研究与创作部、中国美术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和浙江科技馆将在象山校区联合举办一场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对话。诺贝尔物理学家弗兰克·维尔切克教授将与其他科学家和艺术家坐在一起,讨论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异同,并试图寻找两个领域之间碰撞的火花。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访问美国科学院谈艺术
弗兰克·维尔泽克教授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2004年,他与大卫·格罗斯和大卫·波利特一起,因发现渐近*的强相互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科普书籍《奇妙的现实》和《生命之光》已经被翻译成中文。然而,这一次弗兰克不是试图探索困难的科学理论,而是艺术
他认为视觉是人类最直接的感觉。他向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展示了三元方程式的艺术画面感,尤其是他对三原色的科学阐述,让许多人眼前一亮。维尔切克教授说,如果艺术中的三原色呈现在立方体的六个纬度上,人们可以看到三原色以外的视觉空间。在物理学家发现之前,著名的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已经尝试过了。
这一次,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淼教授也来演讲。李淼教授说,维尔塞克教授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小说家,他喜欢艺术。因此,即使是学艺术的学生也不难理解维尔塞克教授的演讲内容。
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对话
两位科学家与两位艺术家进行了交谈,一位是法国著名的中国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所所长司徒李教授,另一位是中国美术学院媒介艺术研究所所长、视觉中国合作创新中心主任高世明教授。四大玩家在各自的领域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李教授自称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诗人和作家。他认为科学和艺术有着相同的起源。在原始社会的岩画中,图画往往表示当时的宗教礼仪,而宗教在当时是科学,所以从史前时代起,科学和艺术就密不可分了。
斯图尔特教授也认为科学和艺术确实有太多的共同点,并同意维尔切克教授讲座的内容。他还说艺术中所谓的“真实呈现”也受到科学理论的影响。
高教授认为科学与艺术有许多不同之处,对艺术的共同理解是,艺术可以存在于经验的现实中,但科学总是没有经验的。此外,维尔切克教授认为这个等式也很有美感,这不同于艺术家所说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