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陈骏院士: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10:18:34
...

陈骏院士: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

陈军

■崔学勤

“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是我们大学应对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需要。”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正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研究型大学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陈军认为,面对这一重大责任,高校只有实现原创性研究的根本转变,才能为科技和经济的转型开辟渠道,真正成为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创新之源。

陈军表示,*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17、12届院士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如撬动地球,总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把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为高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寻找突破口指明了方向。

他认为这一突破是问题驱动的原创性研究,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然而,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以往的科研大多是后续研究,重复别人的问题,然后形成论文。

“这种以论文为导向的后续研究对于实现资源匮乏条件下的初步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很难产生显著的原创性成果。只有实现科学研究的转型,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向、形成新理论,才能真正体现世界一流大学原始创新的本质特征。”陈军说道。

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扩大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集群和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亟待改革陈军表示,为了实现问题驱动和原创性研究,需要消除一系列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性障碍。

他认为,消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性障碍,最重要的是改革科研创新平台和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形成开放、高效、协同的管理框架和机制,促进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的融合和整合。

二是改革科研团队的组织机制,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前沿科学课题的整合团队,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探索和改革符合科技创新团队特点的组织管理*、人员聘用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等政策制度,改善有利于科研团队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

此外,要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和激励作用,开展原创性研究解决问题,改变以往*分散的跟踪研究,推进原创性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在评价内容上,要鼓励更多地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方向,评价周期不能太短。

“人是科技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创新事业需要创新人才。”陈军认为,在坚持问题导向、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同时,要充分激发师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学术领袖是各个专业领域的组织者和向导。在科研转型的过程中,学术带头人应该有信心和精神去放眼世界学术高峰,努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根本性科学问题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在突破制约我国发展瓶颈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议方面,我们勇于创新,率先行动。但是,青年教师应该对问题敏感,能够抓住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在众多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前沿的新趋势。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能够坐在长凳上忍受孤独。我们必须始终敏锐地发现问题,冷静地分析问题,有意识地解决问题。”陈军说道。

中国科学新闻(2014-07-22,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