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紫金山天文台:来一场天文“朝圣”之旅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20:32:51
...

我们的记者王

紫金山位于南京的几何中心,又名中山。自古以来,它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有“金陵郁秀”的美誉。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这三座山峰像龙一样连接在一起。山、水和城市是一个整体。它宏伟壮观。它曾被称为“钟山龙盘,石胡成居”。

自古以来,紫金山就是南京风景名胜的聚集地。不久前,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紫金山天文台成为第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第三高峰天宝城遗址附近。天宝城是太平天国时期修建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它建在悬崖顶上,俯瞰着这座城市。

紫金山天文台于1934年建成,1950年5月2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此后,在盱眙、赣榆、青岛、云南、红河、黑龙江和青海德令哈建立了新的观测站。严格来说,位于天宝市的紫金山天文台是紫金山天文台的紫金山科技园。紫金山公园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和天文台大多是从这里诞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对中国天文学的建立和发展的特殊贡献,它被称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谈到中国的现代天文学,绕过紫金山天文台是非常困难的。观察天空的青铜仪器在这里停止了它们古老的工作。西方现代望远镜已经越过千山河在这里定居。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名人曾经在紫金山上闪耀。

然而,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园被光线污染,不再适合夜间天文观测,成为科普教育的绝佳场所。

“与普通科技场馆的天文展区相比,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科学园等公众开放的天文台更现实、更现实、更科学。这是一个真正“接触”天文学的地方,也是通向宇宙奥秘的真正大门。紫金山公园每年接待大约30万年轻人和公众。”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熙告诉记者。

紫金山公园作为天文科普基地,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这是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时期中国近代天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地方,体现了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发展进程。这里留下了珍贵的科学和历史遗产,包括民国时期优秀的科学研究和观测建筑、民国时期的天文望远镜、明清时期的古代青铜天文仪器,以及结合紫金山天文台的学科优势专门建造的陨石展厅,构成了这座天文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这不仅是太平天国的遗迹,也是俯瞰整个南京和南京山水城市森林的绝佳天然观景台。

不能错过齐泰突袭机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游应从太平门开始,沿“天文台路”上山,呼吸紫金山独特的新鲜空气。从石阶进入天文台大门的第一个地方是陨石博物馆和晚清天文学家张钰哲的铜像。哈雷彗星于1910年5月造访地球。据说8岁的张钰哲目睹了这颗著名的彗星,并从此与天文学联系在一起。

陨石展厅展出了20多种类型的珍贵陨石样品,包括火星陨石、月球陨石、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等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珍贵陨石,以及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中国如皋陨石和重达350公斤的大型铁陨石。

陨石博物馆周围是四个在户外展示的古代图像观测仪器:天球、浑天仪、简易仪器和地精。这四幅铜像都是明清时期的翻版。天仪铸造于晚清。这是一个古老的天文演示仪器。它是根据明朝郑德年间铸造的被战争摧毁的天体仪器的原型铸造的。这是一个青铜铸造的可旋转的天球,上面刻有1449颗星星,这些星星是根据古代天文学的测量坐标标记的,并标有黄道、赤道、银河系等。它主要用于演示天体的日运动和估计恒星之间的相对坐标位置。

浑天仪铸造于明朝和郑德。这是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它是由青铜制成的,非常精致。该仪器集成了三种最常用的天球坐标系,即地平线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通过四行仪控制窥视管可以观察和记录天体的三个天球坐标。它是中国古代最具成就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根据凡尔赛和约返回中国后,这台望远镜被德国掠夺到柏林多年。

简仪最早是由郭守敬在明代郑德时期发明的。简化的浑仪是在浑仪的基础上改进的。在地平线和赤道上只保留两套天球坐标系,这两套坐标系是分开设置的。这台仪器体积更大,更便于观察。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青铜天文仪器,也是中国古代最具成就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

地精也是在明朝和郑德年铸造的。这种仪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连续观察和记录中午阴影的长度来确定一年中特定的天数,从而制作日历并确定24个节气。

地精旁边的子午室主要用于天体测量和时间测量。其中之一是蔡司的子午线仪器,它可以精确地观察恒星的运行时间。还有与时间相关的计时展品,如英国制造的夏特钟。

经络室的南面是天宝市。天宝市天文台俯瞰南京的风景城市森林。它可以俯瞰玄武湖、中山陵和明陵等著名景点。它还能看到五个白色球体嵌在离它的脚不远的绿色山丘上,其中一个是Datai。

大台是紫金山天文台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34年。大台是紫金山天文台最重要的建筑,建于1934年。它的功能是观察、科研、办公、会议等。大天文台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是民国时期远东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它在观测和研究小行星、恒星彗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望远镜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是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参观大舞台也意味着这次科普之旅的结束。有些人还称之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朝圣”。仔细思考是有意义的。紫金山天文台是现代中国儿童观察宇宙的源泉。从那以后,天文学的种子在中国萌芽并在这里传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过紫金山天文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天文学发展的全貌。那你还在等什么?赶快去做一次你可以说可以走的天文学“朝圣”。

《中国科学日报》(第六版,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