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罹难159周年纪念日,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的?
圆明园我们都知道,建设于清朝时期,一直都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其中收藏有无数件奇珍异宝,园中也是美不胜收。然而就在159年前,却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珍奇宝物被洗劫一空,园内也是被毁的破败不堪,而现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曾经辉煌的圆明园早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但是这片废墟却依旧留存,时刻提醒着人们,它曾经遭遇过的一切。
2019年10月18日,圆明园迎来罹难159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让更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纪念日当天圆明园遗址公园将对公众免费开放。1860年10月18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焚毁。
从2016年起,每年的10月18日是圆明园遗址公园免费开放日,是希望更多的人来到圆明园,走近遗址,悼念圆明园远逝的辉煌,铭记历史,更唤起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
有着“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在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园林建筑化为灰烬,珍贵的陈设收藏流散于世界各地。
2018年10月18日,回归圆明园流散文物在圆明园首次集中展示,也是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回归的37件重要石质文物,并将作为常设展免费对游人开放。
每件文物外均加装了玻璃保护罩。其中,展区*的“绮春园清夏斋流杯亭基座和导流石槽”最为引人注目,该组构件原为绮春园寄情咸畅亭内流杯渠基座,由九石构成,为模仿河溪的蜿蜒曲折,在石座上凿出曲折的小水槽,整体形如兽面图案,取“曲水流觞”之意境。圆明园罹难后,该组构件流落至北京大学园内,1981年北京大学将其归还。
展区内另一件精美文物便是“柳浪闻莺”坊楣,坊楣一面刻乾隆御题“柳浪闻莺”四字,另一面刻有乾隆御笔“柳浪闻莺”诗一首:“十景西湖名早传,御园柳浪亦称旃。栗留叽啭无端听,讶似清波门那边”。文字两侧皆雕花卉纹饰。这些饱经沧桑的文物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和屈辱,同时也凝聚了中华儿女深厚凝重的情感。
除天心水面以外,圆明园展览馆、西洋楼遗址区内还展示有一对石鱼、5块观水法石屏和两件方塔形石构件、一组谐奇趣喷水池等回归的流散文物。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