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运动火箭的历程
在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史上,不能不提到“日本现代火箭之父”丝川,是他创立了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领导了日本的航天计划,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丝川 1912 年生于东京,与著名火箭专家布劳恩同年,而且是布劳恩的好友。他原是一名飞机设计师,战后转向研究火箭工程,1954 年提出日本发展火箭的蓝图。1916 年开始设计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为日本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基础。1970 年 2 月 11 日,在丝川主持下研制的 L—4S 火箭,成功地把重
24 公斤的大隅号卫星发射入轨,揭开了日本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日本早在 1954 年就开始准备参加 1957 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空间活动。
1958 年后,相继研制成功“铅笔”、“卡帕”、“拉姆达”系列探空火箭。
1964 年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制订了一个发射应用卫星的运载火箭发展计划。截至目前,日本已经研制成功三种系列的运载火箭,从而树立了它在空间领域的重要地位。
1963 年开始研制缪(M)系列运载火箭。1970 年,当 M 火箭模拟试验型号 L—4S 成功发射大隅号卫星之后,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便致力于一种全新的 M 火箭的改进研制工作。M 系列的第一代是 M—4S 火箭,它在继承 L—4S 火箭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采取了新的结构形式,使火箭燃料的装填量得到提高,使之比 L—4S 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 3 倍。这是一种四级固体火箭,全长 23.6 米,直径 1.41 米,总重达 43.5 吨,可将 75 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 250 公里、远地点 6560 公里的椭圆轨道。1971年用于发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获得成功。此后,为适应不同使用目的,M—4S改进为三级固体火箭,又先后研制成 M—3C、M—3H、M—3S 等运载火箭。M —3S 火箭的运载能力达到 185 公斤。1984 年 2 月 14 日成功地将一颗科学卫星送入轨道。10 年间,M 系列火箭共发射了 12 颗科学卫星。
1969 年 10 月,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成立后,提出研制一种能把重 100 公斤、直径 1 米的卫星送上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火箭,并且决定采用部分引进美国雷神—德尔它运载火箭技术研制钮(N)系列火箭的方案。这个系列包括 N—l 和 N—2 两种型号。N—l 火箭全长 32.57 米,最大直径 2.44 米,重约 90 吨。共三级,第一、二级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第三级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为提高运载能力,第一级火箭四周还捆绑了 3 台固体火箭助推器。N —l 火箭可把 145 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轨道。1975 年 9 月 9 日成功地发射了葵花 1 号技术试验卫星。N—2 火箭的主要改进,是加长了 N—1 火箭第一级推进剂贮箱,四周捆绑的固体助推器增至 9 台。此外还提高了第二级发动机性能,第三级采用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将无线电制导改为惯性制导,其地球静止轨道有效载荷提高到 350 公斤。经过 5 年研制,1980 年 2 月
11 日首次发射卫星成功。特别是 1984 年 1 月 23 日将一颗重 350 公斤的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并成功定点在东经 110 度的赤道上空静止轨道上工作。
从 1980 年 7 月起,日本开始 H 系列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H 系列火箭有两种型号:H—l 是三级常规燃料火箭,全长 40.3 米,直径 2.4 米,总重达 140 吨,可把 1 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H—2 是两级氢氧低温燃烧火箭,全长 46 米,直径 4 米,总重 240 吨,可把 2 至 4 吨的有效载荷送上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988 年 2 月 19 日,首枚 H—1 火箭发射樱花 3a 通信卫星,定点在东经 132 度赤道上空工作。H—2 是日本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第一枚试验型火箭已于 1988 年 7 月制造出来,但由于第一级 LE—7 型液氢液氧发动机遇到困难,原定 1992 年 2 月首次发射时间推迟,预计 1993 年下半年才能成行。H—2 火箭投放使用后,将使日本在空间竞争中增添筹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