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浅论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影响

科普小知识2022-09-02 18:54:32
...

 【摘 要】 在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收益确认计量观、会计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目标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上市公司投资者行为和决策方式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这些变化的分析,探寻其对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影响机理与原因。

一、引言

会计准则作为资本市场的规则之一,其本质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对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贺建刚、刘峰,2006),它对于完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保证条件(葛家澍,2002),而能否获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首次实施后,财政部高度重视其在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已连续三年成立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式,对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以及企业相关财务数据的变化进行监督和分析,足见国家对这次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后上市公司执行情况的重视程度。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其实施过程中,收益确认计量观、会计计量属性以及财务报告的目标等传统的会计理念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以会计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又对上市公司投资者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关于收益确认计量观、会计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目标发生的变化及其特点,探寻这些变化对投资者的影响机理与原因。wWW.11665.cOM

二、收益确认计量观的转变对投资者的影响

从收益的确认与计量角度来看,现行会计准则在其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收入费用观认为,企业的收益应该通过计算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确定,会计确认与计量应该以利润表为中心;而资产负债观则认为应该基于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变动来计算收益,会计确认与计量应该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现行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具体体现在所得税的计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借款费用中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可予以资本化,将弃置费用确认为预计负债等诸多方面。

现行会计准则实施中会计收益计量观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逐渐引导投资者从单纯关注被投资单位的收入费用情况向更加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及其变动情况转变,促使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收入费用观强调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的首要地位。然而,由于利润表存在着收入与费用计量的口径不同、不能反映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等诸多局限性,投资者对利润表的过度重视会使企业更倾向于追逐短期的利益,这也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动机。而资产负债观本着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的理念,使得企业的收益中既包含了当期已实现的利润,又包含了当期未实现的利润,是一个“全面收益”的范畴。“全面收益”能够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使投资者进行决策时能够获取更充分、更适当的信息,提高投资的收益水平。

财政部在2008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明确要求企业在利润表的“净利润”项目下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同时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具体金额,以反映企业当期实现的全面收益。利润表的这一变化打破了传统收益的披露模式,更加直观地反映出资产负债观下所确认收益的种类、金额及其构成情况,便于投资者获取与全面收益有关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能够使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动情况。资产负债观克服了收入费用观的缺点,防止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超前超额分配利润等短期行为,更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进行长期的可持续的投资决策,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

三、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投资者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现行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和自愿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在我国,公允价值曾经被允许在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但由于大量出现上市公司借助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使得公允价值最终被限制使用。近年来,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完善与发展以及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公允价值的再次运用已成为大势所趋。

公允价值是市场中交易双方公平交易下所确定的价格。采用公允价值属性对符合条件的资产、负债进行计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这些资产、负债当前的市场价值,这为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把握投资机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公允价值被应用于金融工具的计量、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具体业务。这些业务的共同特点在于,其价值或金额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以金融工具为例,企业持有的金融工具多为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以及衍生产品等,它们的历史成本已经无法真实反映金融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公允价值反映了金融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更能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从2007年上市公司首次执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看,由执行现行会计准则引起的企业年初股东权益变化中,增幅最大的项目便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这两类金融资产应该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年初股东权益。经统计,这一项目所产生的差额涉及454家上市公司,共调增年初股东权益795.04亿元,占2007年1月1日按旧准则编制的股东权益总额的1.92%,占期初股东权益净增加金额的比例为79.29%(如表1①所示)。

由此可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会提供截然不同的会计信息。毋庸置疑的是,在2007年我国股市整体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采用公允价值对公司持有的上述资产进行计量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进而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而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或其他计量属性,则会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很大的影响。

 单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身来看,其在实务中准确的获取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一旦利用不当,公允价值中就会含有大量人为估计的因素,甚至被舞弊和造假所利用,这些信息一旦被投资者所获取,投资者的利益就很可能受到损害,早期对公允价值的禁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此。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对于其实施过程中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要求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符合特定的前提条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只有在会计要素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时才能采用其它计量属性。各项使用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也严格限制了其适用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允价值的“公允”表达,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利润的操纵,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以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为例,该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只有在投资性房地产同时满足“具有活跃房地产市场”、“企业能够对其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等特定条件时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准则同时还规定:企业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得再将其转换为成本模式。这种做法使得企业在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过程中变得格外谨慎(具体情况如表2③所示),从而有效地挤掉了公允价值中的“水分”,同时也杜绝了利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转换调节利润的行为,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四、财务报告目标转变对投资者的影响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不同的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资源的所有者如实反映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应该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则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其核心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一直强调受托责任观。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原有的财务报告目标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现行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完善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提高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的地位。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还必须同时满足决策有用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38项具体准则中,30项确认计量准则规定了企业应当向投资者披露的与该准则有关的信息,8项报告类准则直接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作出要求。这表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保护投资者利益、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放在重要位置。这将使投资者获取更多有助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从辽宁省部分企业的总会计师对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反馈情况来看,在被调查的总会计师中,有84.62%的总会计师认为,现行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外部投资的决策有很大用处。另外有78.57%的总会计师认为,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体情况如图1、图2所示。④

五、结语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已有四年的时间。四年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实现了平稳的过渡,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经济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摒弃了原有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弊端,它的实施大大改善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更加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同时,现行会计准则也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应该注意到,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值得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1] 贺建刚,刘峰.司法体系、会计准则导向与投资者保护:一项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

[2]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

[3] 刘永泽.从新会计准则体系看会计理念的更新[j].财会学习,2008(3).

[4]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