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花
白刺花,中药名。为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davidii(Franch.)的根、叶、花、果实及种子。分布于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喉炎,衄血。果具有理气消积,抗癌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表皮癌和白血病。花具有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叶具有凉血,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衄血,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
中文学名:白刺花
拉丁学名:Sophoradavidii(Franch.)Skeels
别称:苦刺花,白刻针,马鞭采,马蹄针,狼牙刺,狼牙槐,铁马胡烧
拼音:baicihua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槐属
1、形态特征
白刺花
枝多开展,小枝初被毛,旋即脱净,不育枝末端明显变成刺,有时分叉。羽状复叶;托叶钻状,部分变成刺,疏被短柔毛,宿存;小叶5-9对,形态多变,一般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15毫米,先端圆或微缺,常具芒尖,基部钝圆形,上面几无毛,下面中脉隆起,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
总状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花小,长约15毫米,较少;花萼钟状,稍歪斜,蓝紫色,萼齿5,不等大,圆三角形,无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有时旗瓣稍带红紫色,旗瓣倒卵状长圆形,长14毫米,宽6毫米,先端圆形,基部具细长柄,柄与瓣片近等长,反折,翼瓣与旗瓣等长,单侧生,倒卵状长圆形,宽约3毫米,具1锐尖耳,明显具海棉状皱褶,龙骨瓣比翼瓣稍短,镰状倒卵形,具锐三角形耳;雄蕊10,等长,基部连合不到三分之一;子房比花丝长,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柱变曲,无毛,胚珠多数,荚果非典型串珠状,稍压扁,长6-8厘米,宽6-7毫米,开裂方式与砂生槐同,表面散生毛或近无毛,有种子3-5粒;种子卵球形,长约4毫米,径约3毫米,深褐色。
花期3-8月,果期6-10月。
2、分布区域
产于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生长环境
生于河谷沙丘和山坡路边的灌木丛中,海拔2500米以下。
4、炮制方法
根:全年可采,晒干。
叶、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花:3-5月花未盛开时采花蕾及初放的花鲜用或晒干。
5、鉴别方法
白刺花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有微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叶:叶片椭圆或长卵圆形,叶脉明显,质较脆,易碎。气微,味微涩、苦。花:白色,味苦涩。
果实及种子:荚果长3-6cm,粗约5mm,串珠状,近草质,内含1-7粒种子,种子呈椭圆形,表面浅黄白色或黄绿色,平滑有光泽,种脐与合点间有一条纵直的种脊,种脐微凹陷,偏向一端,呈圆形。质坚硬,不易破碎。
气微,味苦,嚼之有豆腥味。
6、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根、叶、花、果实及种子。
白刺花
根、果、花味苦,性寒;叶味苦、性凉。
归经
根、果、花归肝、膀胱经;叶归心、肾经。
功效
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
果:理气消积,抗癌。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叶:凉血,解毒,杀虫。
主治
根:用于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喉炎,衄血。
果: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表皮癌和白血病。花:痈肿疮毒。
叶:用于衄血,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
根、果:9-15g,或研粉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花:13g,泡茶饮服。
7、分类文献
白刺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