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北区
钦北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冬连灵山县,南接钦州市钦南区,西接上思县,北邻邕宁县接南宁市。是钦州市的辖区,享有“中国黑叶荔之乡”和“中国果园鸡之乡”的美誉。
中文名称:钦北区
拼音:QinbeiQu
外文名称:QinbeiArea
别名:北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下辖地区:大寺镇、小董镇、那蒙镇11个镇等
*驻地:钦州湾大道
电话区号:0777
邮政区码:535000
地理位置:华南地区沿海
面积:2179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58.14万(2011年)
方言:壮语-邕南系、粤语-钦廉系(白话)、涯话、新立话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八寨沟、王岗山、望海岭
机场:南宁吴圩机场
火车站:钦州站
车牌代码:桂N
GDP:140.9亿元(2013年)
地区特产:大寺猪肚巴、麻通、黑叶荔等
行政代码:450703
1、历史沿革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
*成立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设钦北壮族自治县,1955年复隶广东省,曾一度合并到湛江专区。
1965年7月钦北区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钦北区属钦州。
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1985年,防城港从防城县分出。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19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
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2000年,钦北区辖12个镇。2005年,那香镇并入板城镇。
2、区域概况
钦北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不仅处于环北部湾经济圈“金三角”的顶端,还处于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的中心,是华南与西南经济圈、中国经济圈与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走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和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钦北区在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属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范围,是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也将是西部地区对外经济交流和进入西部市场最重要的工业和外贸基地。
钦北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钦北区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设优质水稻、水果、甘蔗、香蕉、竹子、玉桂八角、茶油树、蚕桑、禽畜水产和冬菜生产等农业十大基地。近年来,钦北区着力发展资源型工业,逐步形成制糖、酒精、造纸、矿产品、松香、中成药等支柱工业企业。
3、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
钦北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冬连灵山县,南接钦州市钦南区,西接上思县,北邻邕宁县接南宁市。
气候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年平均日照1801小时,无霜期345天,年降雨量2000多毫米。气候温和,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土壤
钦北区境内多是赤红土壤、水稻土、紫色土,耕地面积29786公顷,林地面积116263公顷。面积人口
钦州市钦北区位于广西南部,辖11个镇(大垌镇,那蒙镇,小董镇,板城镇,平吉镇,青塘镇,长滩镇,新棠镇,大直镇,贵台镇,大寺镇)和3个街道办(子材街道办,长田街道办,鸿亭街道办),总面积2179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壮、瑶、苗、侗等1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69.4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2658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大垌镇36073;平吉镇56587;青塘镇31051;小董镇69445;板城镇46959;那香镇20856;那蒙镇38985;长滩镇40996;新棠镇35943;大直镇58517;大寺镇66813;贵台镇24357。
4、经济建设
近年来,钦北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建设“新工业园区、新城区、新旅游景区、新农村”的“四新”目标,解放思
工业
近年来,钦北区围绕“工业兴区”发展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兴企工程,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向深加工要效益之路。科技的引领,使该区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资源型工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机制糖、酒精、造纸、矿产品、松香、中成药、羽绒、建材、烟花炮竹等支柱工业企业。
2006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82亿元,累计增长4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5亿元,同比增长29.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主要行业产值大幅度增长,矿产行业实现产值3.39亿元,增长32.8%。制糖、羽绒两大行业产值突破亿元,达到1.85亿元和1.53亿元,分别增长76%和13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0.2亿元,增长27.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73万元,同比增长95.36%。工业区建设加快推进。
科技兴企,钦北区积极开发新产品。为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钦北区以市场为导向,把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工作来抓,
在原有工业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2006年以来,先后开发了高浓度酒精、松脂、粗冰片、锰矿、石杏痰咳片、羽绒、服装、电子配件、烟花、水果泡沫箱等20个工业新产品。其中,贵台林化厂生产的松脂系列产品、蓝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锰矿等产品成为了钦北区的工业主导产品。与此同时,在区委、区*的牵线搭桥下,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技术成果,如落户该区的钦州南亚酒精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共同申报的《新型偶合分离技术生产高浓度酒精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厅的立项,此项目开创了钦北区企业参与科研与开发的先河,项目的上马增加了该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了糖业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贵台林化厂与全国四家生产粗冰片之一的江苏无锡化贸化工有限公司合作,获得了自治区科技厅的立项,有效推动了松脂深加工技术的发展。钦州蓝天化工矿业公司引进湘潭大学环境工程系的硫酸锰生产线锻烧炉烟气治理技术,进一步优化环境治理,有效减少锰粉的流失,提高了企业效益。
科技兴企,钦北区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钦北区认真抓好“科技兴企”工程,不断深化对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改力度,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改进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更新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高浓度酒精、松脂、粗冰片、中草药、羽绒、硫酸锌、硫酸锰等产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技改创新,使联丰制糖、大煌制糖、贵台林产化工厂、蓝天化工、平吉柯林酒精公司等一批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如作为支柱工业的联丰制糖有限公司和大煌糖业有限公司经过投资进行技改创造,大大提高了甘蔗日榨量,使2005/2006年两家制糖企业榨蔗量达35.2万吨,同比增长21.7%,实现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254.84%。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工业技术改造资金达3995万元,开展工业系统技改项目20个,其中“贵台林产化工厂年产1000吨冰片”和“海纳化工厂年加工蓖麻油籽5万吨项目”
被列入自治区级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计划,桂弘羽毛有限公司水洗羽绒生产项目、怡丰蓝天化工有限公司流酸锌及提取铟开发项目、华宏缫丝有限公司白厂丝开发项目、金页制药公司石杏痰咳片开发项目被列入市级技改项目计划,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钦北区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设优质水稻、水果、甘蔗、香蕉、竹子、玉桂八角、茶油树、蚕桑、禽畜水产和冬菜生产等农业十大基地。
目前,钦北区有水果面积333333公顷,水果产量10万吨,其中仅荔枝的种植面积就达21333公顷,产量达3万吨,且名优品种较多,如“南局红”、“香荔”、“妃子笑”等30多种。此外,钦北区香蕉的产量也达到了19万吨,其他水果如龙眼、芒果、香蜜瓜、梅等也分别有几千吨的产量,是钦州市乃至广西的重要水果生产基地之一。
2002年,钦北区粮食总产量27.82万吨,比2005年增长6.75%;甘蔗种植面积9.97万亩,产原料糖40.53万吨,玉米种植面积4.56万亩,产量1.13万吨,种植桑面积1.2万亩,蚕茧产量678吨,秋冬菜面积9.55万亩,总产量13.3万吨,总产值9073万元,“三田”面积29.1万亩,其中“吨粮田”25万亩、“吨糖田”2万亩,“万元田“2.1万亩。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势头,生猪存栏16.5万头,出栏18.2万头,三鸟出栏896玩羽,肉类总产量3.3万吨,禽蛋产量1.3万担。
5、资源
矿产资源
钦北区矿藏资源有石灰石、石膏、煤、锰、钛铁、金、重晶石、花岗岩、稀土等20多个矿种,其中锰储量1900万吨。
土地资源
至2010年底,钦北区土地总面积2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786公顷,林地面积116263公顷。
生物资源
钦北区主要植被有松树、杉树、梧桐、竹、按树等,经济林有荔枝、龙眼、油茶、八角、紫胶等。钦北区境内还有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虎、豹、穿山甲、猫头鹰以及蛇、蛤蚧等。
6、科技
2007年以来,该区共组织科技下乡的区直部门10个,科技人员480人次,该区大力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多次对领导*、科技人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先后聘请专家、技术人员800多人次深入到各镇村、工矿企业、学校等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并举办种养技术、管理技能等培训班230期次,参加培训人数达6万多人次。
7、教育
钦北区教育系统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该区小学专任教师大专毕业生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5%上升到2007年的35%。2001年以来中小学共补充了1700多名新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在21世纪园丁工程培训中,该区共有2人入选自治区100名A类培训对象,45人入选市级B类教师培训对象。有5位教师和2位校长入选*名师培训,有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4人被评为“广西优秀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特级教师”。
2013年该区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市第五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建成23所村级幼儿园、18个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入1510万元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仪器设备改造,发放义务教育“两免一补”8901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893名,发放助学贷款1182万元。
钦北区重点改善办学条件,文化长廊功能进一步强化,校容校貌有了较大改观,涌现了钦州市大寺中学、小董中学、那蒙中学、青塘二中、大直中心小学、市三小、钦师附小等一批花园式的市、区级“绿色学校”。
2007年以来,钦北区卫生系统以“五项利民措施”为龙头进一步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2013年钦北区投入3095万元改善农村办学教学条件,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免杂费资金6314万元,发放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776万元,安排1100万元解决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养老金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到94.5%和83.9%,高考再创佳绩,考上本科线490人,同比增加175人。
8、旅游
概况
钦北区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八寨沟、鹰山温泉旅游度假村、王岗山、板城镇梨花、古窦岭、望海岭等,这些旅游区的山水资
旅游景点
八寨沟
“九寨沟太远,八寨沟就在身边。”随着这句广告词风靡广西,钦北区八寨沟旅游风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八寨沟旅游区位于钦州市西北五十多公里的十万大山腹地的贵台镇境内,总面积三万多亩。八寨沟是亚热带雨林、竹林,山涧、瀑布清澈生动,大小泉潭分布有致,砂页岩形态奇特,物种植被丰富,是集探险、猎奇、游泳、休闲度假、避暑、观光的旅游胜地。
王岗山风景区
王岗山属十万大山山脉,主体处于钦北区大直镇西境,面积1637公顷。王岗山山高坡陡,壁绝峰险,森林密布,四季如春。
孙中山曾在这里领导过王岗山反清武装起义,*领导的人民游击队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199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王岗山成立为省级森林公园。
9、交通
钦北区陆海空交通发达便捷,南防铁路、南北铁路、黎钦铁路以及南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钦陆一级公路、上大二级公路均贯穿境内,全区公路四通八达,柏油路、水泥路连接全区各镇乡村,交通运输便捷。钦北区有高速公路直达南宁机场、北海机场均在1个小时左右,直达越南也在1个半小时左右。
10、特产
钦北黑叶荔
钦州市钦北区荔枝种植面积近40万亩,其中黑叶荔为主栽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种植面积35万亩,占该区荔枝
贵妃红荔枝
原产地为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是继原产地为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的钦州红(南局红)荔枝优良品种之后的“中国黑叶荔之乡”又一个荔枝优良新品种。贵妃红荔枝果肉半透明、味甜、香气中等,果肉质地细嫩、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7%;果肉厚,可食率为73.5%;焦核率为46.0%,种子重占果重的4.6%。
蜜枣王
蜜枣王产地为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蜜王”大枣是从*引进新蜜枣品种,在那蒙镇竹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种植获得成功,注册商标“蜜王”。该枣单果重100克~400克,糖度18°,果形长椭圆,果皮翠绿,果肉白嫩细腻。
钦北果园鸡
果园鸡全称优质生态果园鸡,分布于钦北区北部的小董、大洞、那蒙、大寺、板城、长滩、新棠等镇,因当地习惯利用果园自然放养而得名。
2003年12月,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特产之乡专家委员会授予钦北区“中国果园鸡之乡”称号。
小董麻通
小董麻通是钦州市钦北区小董出产的地方名牌小食品。小董麻通用香糯粉加红肉芋粉为主料,配入白糖,搓成小粒,置于油锅中炸成直径三四厘米、长达10~12厘米、中间发泡而不空的小圆柱,再裹以薄糖,周身滚贴炒香的芝麻即成。因用芝麻包裹,内如通草而得名。
小董麻通具有轻、香、甜、酥、脆俱全的特点,大而不重,甜而不腻,酥脆爽口,食后余香满口,令人回味。1981年在广西糕点制作工艺评比会上,小董麻通首摘桂冠,名声远扬,成为春节期间和平常品茶最受人欢迎的食品之一。
大寺猪肚巴
猪肚巴是大寺镇的特产,味香脆独特。猪肚巴油炸的全过程时间长,一定要用柴火铁锅,这样炸出来的猪肚巴才够黄够脆。
由于大寺原料有限,做法复杂,一般从早忙到晚一天的产量也只有30斤左右。
大寺沙姜
大寺沙姜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外表褐黄色,皮色光亮,经晒不瘪,皮薄肉厚,肉质细腻脆嫩,味辛辣带甜。大寺镇沙姜种植面积约8000亩,总产量1.5万吨左右。
槐花粉
是钦北区人们喜爱的消暑糖水,在钦北区乡镇街头随处可见,槐花粉入口滑嫩。制作原料以槐花、大米、红糖为主。先把大米用水泡5个小时左右,将槐花用水稍微浸泡变软,把大米和槐花一起磨成米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