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亚特兰蒂斯浅滩

科普小知识2022-09-09 23:50:37
...

位于南纬32度42分、东经57度17分的西南印度洋中脊“亚特兰蒂斯浅滩”是一个海岭顶端长40公里、宽30公里的穹状隆起。科学家确信这里是研究地壳与地幔转化的理想“构造窗口”。

1、起源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提到,曾有一处叫“亚特兰蒂斯”的文明之地,后沉没于大西洋底。如今,西南印度洋中脊有一处可能“触摸”到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神秘之地,科学家取用这一名字,称其为“亚特兰蒂斯浅滩”。

2、地理位置

亚特兰蒂斯Ⅱ转换断层位于东经57度,东侧分布了一系列隆起的海岭。亚特兰蒂斯浅滩就位于一个最高的海岭顶端,是一个长40公里、宽30公里的穹状隆起,处于水下700多米。

3、特殊意义

西南印度洋中脊是世界著名的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由于岩浆供应量不足,不能及时形成完整的新洋壳。在拆离断层的“拉拽”作用下,下洋壳或地幔岩石被向上抬升,并裸露在海底,形成“大洋核杂岩”。穹状的亚特兰蒂斯浅滩正是这样的“大洋核杂岩”,这使得它对地质海洋科考具有特殊意义。

4、研究历史

1987年,科学家在亚特兰蒂斯浅滩钻了一个编号为735B的孔,钻孔深度为504.5米。1997年,科学家找到735B孔继续钻探,钻到1508米时,恶劣的天气与海况不幸使近千米长的钻杆折断在钻井里,再也无法取出。1998年,科学家又在附近钻了一个编号为1105A的160米深孔。这些钻孔都钻取到下洋壳的代表性岩石——辉长岩。

除了开展大洋钻探,科学家还在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展过多波束探测、磁异常调查、重力异常调查、水下机器人地质取样、载人深潜器地质取样、地质拖网等多种科学考察,绘制出约25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等深线图。

地震波探测结果显示,亚特兰蒂斯浅滩下方莫霍面位于5500米深处。传统观点认为莫霍面就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但区域构造地质分析却显示,亚特兰蒂斯浅滩下方的壳幔分界面位于更浅位置。尤其是水下机器人考察结果发现,亚特兰蒂斯浅滩的下洋壳辉长岩厚度可能只有1500至1895米,再往下就是蛇纹石化的橄榄岩,目前观点认为后者主要存在于地幔中。

上述结果对莫霍面的传统概念提出挑战,即通过地震波探测得出的莫霍面可能并不代表地壳与地幔分界面,而是代表新鲜橄榄岩与蚀变橄榄岩的界面。由于海水渗入地幔与橄榄岩发生反应,导致其蛇纹石化,而蛇纹石化橄榄岩中的地震波速与下地壳辉长岩类似,这使得地幔与下地壳很难通过地震波速有效区分。

科学家认为,至少在亚特兰蒂斯浅滩这一特殊构造区域,莫霍面并不能代表壳幔边界,而是代表了地幔橄榄岩的蚀变界面。为了验证这一新观点,他们计划通过3个航次的大洋钻探,在亚特兰蒂斯浅滩重新钻一个孔,目标是分三步钻穿地壳,直达壳幔边界。目前,“决心”号大洋钻探船正在进行第一个航次钻探,计划钻孔1300米。

5、触摸边界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

2015年12月,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

这是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360航次,也是名为“SloMo”计划的第一个航次。“SloMo”是“慢速扩张脊下地壳和莫霍面的性质”缩写。该计划致力于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钻穿壳幔边界,以检验“在慢速、超慢速扩张脊下方的莫霍面代表了地幔的蚀变边界”的假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传周研究员、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怀阳教授、课题组成员马强博士等人全程参加。

莫霍面是以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命名的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在这一界面,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传统的理论认为:大洋下地壳由辉长岩组成,与地幔之间被莫霍面分开。

但最新的假说认为:在慢速或超慢速扩张洋脊下方,地震波很难准确反映出下洋壳内部的岩性变化。因为,海水渗入到地幔后,与橄榄岩发生反应,橄榄岩在反应过程中降低了地震波速,变得和下洋壳辉长岩的地震波速相近。因此,莫霍面也可能是蚀变的橄榄岩和未蚀变的橄榄岩之间的界面,而不是壳幔边界。

为检验上述假说,在今后两个月,科学家将乘坐“决心”号前往南纬32度、东经57度附近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钻一个1300米深的钻孔。在后续计划中,科学家还将乘坐钻探能力比“决心”号更强的日本“地球”号,把这一钻孔加深至3000米,最终打穿壳幔边界。

探寻神秘的莫霍面

蓝色的“决心”号静静地停靠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高大的钻井架几乎与港口的吊架齐高。在船上的小会议室里,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济济一堂,讨论即将奔赴西南印度洋开展的大洋科学钻探。

这是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360航次,其钻探目标是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打一口1300米深的钻井,为今后人类钻穿壳幔边界打下基础。

1910年,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通过观测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率先提出地球的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不连续的分界面。人们将这一壳幔分界面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

神秘的莫霍面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这一谜题吸引了无数地球科学家的好奇心。早在1957年,美国地质学家就曾提出“莫霍计划”,在地球上打一口深井,钻穿地壳,一直钻到莫霍面,取一些样品直接看看。由于地球上的洋壳比陆壳薄得多,该计划选择在深海大洋里打钻。

“人们对头顶的天空充满好奇,对脚踩的大地却知之甚少,研究手段也十分有限。打穿洋壳,进入莫霍面,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梦想。”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亨利·迪克教授说,“在较薄的洋壳基岩钻孔非常重要,因为那里的岩芯能向我们传递地球深处的信息。”

科学家为此次前往钻探的地点起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亚特兰蒂斯浅滩”。根据以往的研究,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亚特兰蒂斯浅滩”,是一处研究地球壳幔转化的理想“构造窗口”。科学家曾在“亚特兰蒂斯滩”成功打过两个深钻孔,都获得了很长的辉长岩剖面。

在即将进行的第360航次中,“决心”号将在“亚特兰蒂斯滩”的北部边缘新钻一个1300米的孔。新孔将与以前的两个孔组成一个断面,以便今后开展横向的火成岩、变质岩与构造的层序对比研究,检验洋壳的磁性条带异常特征,并调查地球深部的生命活动。

上一篇:查亚鹏·普帕特

下一篇:胜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