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北京南新仓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4:40:26
...

南新仓位于“紫气东来”首入之地的东四十条22号,占据京城上佳风水位置,明代永乐七年(1409)在元代北太仓基础上建造,是和故宫同龄的建筑群落,至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全国仅存、规模最大、现状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其作为古代京杭大运河南粮北运的终点,将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这座著名的文物遗址已成为承接会议、提供演出及餐饮服务的商务场所,是北京唯一构建在皇家文物遗址中、将商务与文化完美结合的独特空间。在保存明代初期建筑结构和原貌的基础上,经过修复与改造,南新仓已成为了北京政界、商界和文娱界高端人士聚集及国际品牌发表与展示的独特空间。这里集演出、聚会、品牌推广、唱片图书销售、咖啡、茶饮、酒吧、商务美食于一身,冶融传统与时尚、古老与现代、文化与商务、艺术与娱乐,是体现帝王之都在摩登时代的极致典范,南新仓已成为北京的新城市地标性独特景观。

中文名称:南新仓

别名:东门仓、皇家粮仓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四十条22号

景点级别: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南新仓

南新仓位于“紫气东来”首入之地的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代皇家仓库之一。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迁都北京时,城市发展迅速,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但北方粮食产量不足,急需将南粮北运。永乐九年(1411年),征调30万民工疏通元代的河道,开展漕运,使江南粮食得以源源不断运至北方,为此,后来在通州及北京逐步修建了包括南新仓在内的许多粮仓。清代仍实行南粮北运,官家仓廒仍盛。每院仓房主要建筑有:廒座、龙门、官厅、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大堂、更房、警钟楼、激桶库、太仓殿、水井、辕门、仓神庙和土地祠等,而保存至今的只有部分廒座。

南新仓,俗称东门仓,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旧基上起建而成,原贮米、黑豆饲料等。清初时南新仓为30廒,后屡有增建,到乾隆时,已增至76廒。清乾隆中期以后,国家财政困难,清晚期又因贪污之风盛行,贮粮日益减少。到道光年间,该仓贮粮比清初大幅度减少。民国时,该仓改为军火库,现为北京市百货公司仓库。由于近十数年新建频仍,又拆了几座仓,现剩9廒。

南新仓的廒房,清沿明制,有一座一廒者,有一座二廒联排者。以每五间为一廒,每廒面阔约24米,进深约17米,高约7米。建筑屋顶采用悬山形式,合瓦屋面上施瓦条脊,两端原有蝎子尾,现残缺不全。屋顶前后出檐椽,不用飞子,于前坡出宽4.4米、进深2米的悬山披檐廒门,并于廒顶中心位置开气楼(天窗)一座。廒底砌砖,其上铺木板,板下架空以防潮。廒房用五花山墙,墙体用“黑城砖”,以糙淌白砌法成造,仅于各开间中开小方窗。墙体厚重,以达到保温要求,其底部厚达1.5米,顶部约1米,收分显著。仓房结构为五间七架椽屋,内用金柱八根,中三架梁,前后双步梁。建筑的屋顶、墙身做法和构架形式与明何士晋撰《工部厂库须知》卷四中“鼎新仓厂”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2、景区历史

“南新仓”是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之一,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起建,至今600年历史。

元朝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称帝,随后统一了中国。

元大都城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正月正式破土,到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基本完工,历时9年。建成了一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最壮丽的都城——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就建在大都城的基址之上。可以说,大都城在北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元大都城的建设遵循了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经典《周礼.考工记》提出的原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径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它大胆地将成片天然湖泊(现什刹海)引入市区,以中轴线与其相切,确定了整个城市的布局,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又体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第一次将儒、道兼融于中国的都城营造之中。

大都城占地60里,有城门11座,全城土筑。元大都的东、西墙所在位置即二环路内侧,北城是德外、安外土城公园一线,南线在今长安街略南。据说南线未能取直,是因双塔寺内有海云和尚及其弟子可庵和尚双塔之故。忽必烈命绕塔三十步筑城。元大都东、西、南三面均有三门,唯北面仅二个门。东面三门(自北而南):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北门(今朝阳门);南面三门(自东而西):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西面三门(自北而南):肃清门(学院南路西头)、和义门(今西直门)、平则门(今阜成门);北面为健德和安贞二门。

忽必烈迁都元大都后,北京从此开始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并一直延续至今。

忽必烈之所以将新都城定在大都,是源于一套系统而严密的建筑规划理论——“风水”思想。北京的位置是维系我国三大地理单元,即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蒙古高原的纽带,处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三大经济文化区的交汇处。巍巍太行山脉拱卫其西,浩浩燕山山脉罗列其北,两股山脉交汇、聚结,形成“风水”上所谓的“龙脉”。就在这清山之中,来自黄土高原的桑干河与来自蒙古高原的洋河汇合为永定河,其水汹涌澎湃,穿行于深山密林之间,到京西三家店,徒然冲出山谷,在北京小平原伸展流淌。山川襟带之间,北京城温润丰饶,土肥人美,遂成天府,藏风聚气,形成最佳的风水生态格局。古人论北京的山水位置有:“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诚帝王万世之都”之说(《明.太宗实录》)。元代蒙古贵族巴图南曾对忽必烈极力推荐北京,《元史.巴图鲁》记载巴图南语:“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于是,忽必烈才决定定都于此。

随着元朝的强盛,国都南移到元大都后,当时的情况是“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而与元大都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多极不协调的是,粮食的供应难以保障。这是因为在元朝之前,始建于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的主要干线是呈东西方向的,所有南北方向的运河基本上都是用来辅助东西主干线的。但运河的这种东西走向却给南粮北运的元初漕运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开凿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势在必行。

公元1275年,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沿江淮至大都各处访问视察,决定把隋、唐时代弓形的河床“截弯取直”,不再绕道河南,而直接从淮北穿过山东,进入华北平原,最后到达通州。由于南北大运河的北端只到通州,所以南方及沿岸各地粮食物产由水路运到通州后卸船,再由人力畜力运到元大都城,全长50里,十分艰苦。公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主持开凿了从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翌年竣工。建设中,他沿河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相互启闭来调节水位,解决了北京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难题,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元世祖忽必烈亲赐这条河为“通惠河”。从此以后,江南丰富的物资就通过这条南北大运河,源源不断地直接运到了元大都。元大都也随着南北大运河的贯通,变得空前繁荣起来,并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尤其是大运河的北端——通惠河的开浚,更使这种繁荣景象达到了顶峰。史载,就在通惠河凿通的第二年秋天,元大都城里一下子就换了气氛。一时之间,漕船头尾相衔,鱼贯而入,满载着江南稻米、木材、陶器和各郡的绫罗绸缎,驶入海子(积水潭的俗名),“汪洋十里”的海子岸,顿时变成了南北货物交换的大码头。有诗记述过当年积水潭的繁荣景象:“燕山三月和风柔,海子酒船如画楼”。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极力称赞元大都为“商业繁盛之城”,书中描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自从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使之直通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后,元大都城的“市”也随之兴旺起来。当时北京的钟鼓楼和东西两城的东、西市便是京城中最繁华的地带,而位于东城的钟、鼓楼,更是当时北京最大的商业区。其实,不仅是在元代,东城历代都是商贾云集的富庶之地,作为商业中心地区已有数百年历史。旧北京也一直流传有“东富西贵”的说法,即在京的巨商富豪多居住在东城。许多资金雄厚的店铺和有名的钱庄,多集中在东四附近,如著名的四大恒钱庄、东恒肇当铺、永安堂、宏仁堂药店、合昌纸店、德祥益绸缎庄、双顺便装药店、聚寿堂、瑞珍厚、鲁园春、白魁老号饭庄、景泰茶园等。可见,东城区的确是一块聚集财富的好地方,尤其是东四,更是一块“风水宝地”。

通惠河的开浚,也大大促进了京城仓储事业的发展。以前供应京师的较大粮仓大多建在距离北京50余里的通州。通惠河开浚后,京城中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50年代,雍和宫西侧出土了元代“京畿都漕运使王德常去思碑”。碑记:至正十五年(1355年)京师有54仓,储粮达百万石。元代粮仓大部分靠近城东部,以其地临东护城河,船只运输、装卸方便。南新仓的前身——北太仓就是当时京城粮仓中的一个。

元代将粮仓大部分建在城的东部,除基于地理方面的考虑,即依水而建外。还充分考虑到:粮仓必须有较高的地势,这样才能在雨季来临时使粮食不致浸水;粮仓所处的位置必须通风透气,阳光充足,才能防粮食因潮湿而霉变。由此进一步印证了东城为“风水”绝佳之所。

明朝

自洪武初至永乐中,明代先后移民数十万充实京师。北京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十分繁荣。公元1407——1420年,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即北京故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清朝沿用以后,只是部分经过重建和改造,总体布局基本上没有变动。)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明清两代相循未变。

故宫古建筑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宽6.66米,上部外侧筑雉牒,内侧砌宇墙。城墙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面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在公元1420—1911年这491年间,从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博仪,共有24位皇帝(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先后居住在这座宫殿内,对全国实行封建统治。宫内有各类殿宇9000余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政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殿(皇帝结婚新房)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纪宫室),辅以养心殿、奉先殿、斋宫、毓庆宫、宁寿宫、慈宁宫以及御花园等,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纪嫔、皇子、公主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前三殿、后三宫坐落于全城中轴线上,气势雄伟,豪华壮观,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并具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显示着近600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代运河的路线和元代一样,北自大都,南迄杭州,全长3000余里。它在元大都城基础上重新进行规划、改造,将通惠河(又称玉河),南北向一段河道圈入东皇城墙之内,从此,运粮船不能进城,只能停泊在通州张家湾。卸下的粮食再由陆路从朝阳门(古称齐化门)进城。在古代,北京的城门,除了一般的通行启闭作用之外,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在朝阳门门洞北侧墙上,镶嵌着一块石板,上面刻着谷穗,所以,朝阳门又有运粮门之称。

明永乐时,北京已发展成为极为繁华的都市。北运的漕粮常常近400万石,数倍于元代。元朝建立的粮仓已远远不能满足京师储粮的需要,于是,明朝开始在元仓的基础上大规模增建粮仓,并于明正统三年在东城裱褙胡同设立总督仓场公署。南新仓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而成的。

南新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是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代北京设军卫,专司守卫仓储军粮,只供军需,纳入官仓(即中心仓)统一管理。南新仓为中心仓,管辖8个卫仓,分别是府军卫仓、燕山左卫仓、彭城卫仓、龙骥卫仓、龙虎卫仓、永清卫仓、今吾左卫仓、济州卫仓等,这些卫仓均归属南新仓统一调配。

明朝,京师共有包括南新仓在内的7座官仓,它们均集中在东城朝阳门附近。北侧有海运仓、北新仓;中部有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南侧有禄米仓。它们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在南粮北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朝

在清代,曾出现过一个长达130余年的盛世时代——康乾盛世。这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个时期中,中国不论是在国土的统一,人口的稠密,经济文化的繁荣,还是在世界各国的地位上,都达到了顶峰。作为首都的北京,在这个时期更是繁华至极,成为全国的贸易中心。东北的人参、貂皮;*的红花、藏香;*的毡毯;蒙古的裘褐以及云贵的药材等等,都出现在这里的市场上。一时间,京城客商云集,热闹非凡。安定门外的“外馆”,城内御河西岸的“里馆”,随时迎送着远道而来的客商。

清朝对运河也十分重视。康熙帝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当作三件大事“书而悬之宫柱之上”。清代,通惠河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在康熙时期。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和《大清统一志》的记载: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清代著名水利工程师、河道总督靳辅阅视京畿水道,见通州以下北运河河道水势缓慢,建议于河中散漫分流之处建筑小坝拦束河水,待漕船经过时开闸放水,以助漕运。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疏浚通惠河,河道疏浚以后,通惠河水量充足,航运能力大增。当年,康熙皇帝甚至诏许民船往来于通惠河上。康熙皇帝巡视通惠河时赋诗云:“千樯争溯白苹风,飞挽东南泽国通。已见灵长资水德,也应辛苦念田功。”千古名画《潞河督运图》,也生动地描绘出了清代南北大运河通州段(即通惠河起点)的繁荣景况。

次年,为了使漕粮自大通桥(今东便门外)水运至东直门、朝阳门一带京师诸仓,复浚护城河。从此,入东直门、朝阳门一带南新仓、兴平仓、禄米仓、旧太仓等的漕粮,即可用驳船自大通桥向北沿内城东侧护城河直接浮运,大大方便了漕粮的运输。

清代的京仓都是在元、明旧物上改造而成的。清初,计有8京仓,南新仓为其中的一个。自元朝定都北京之后,经北运河运至北京的漕粮都是经过通州枢纽,然后转入通惠河抵达京师。(元与明清两代在运输形式上略有不同。元朝除漕船北运之外,另有海运。而明、清时期则专事漕运。)所以,自金代就开始在京师内外和通州两地分设仓群,习惯上称京、通二仓,实际上都是京师太仓的一部分。到清代乾隆年间,京仓在明代7座官仓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万安仓(今朝阳门外北护城河边)、太平仓(今朝阳门外南护城河边)、裕丰仓和储济仓(今东直门外通惠河北岸)、本裕仓和丰益仓(今德胜门外)6座仓,数量上达到13座,被称为“京师十三仓”。而通州还有中(通州旧城南门内)、西(通州新城南门内)2座仓。因此京、通二仓的总和达到了15仓。清代的京、通二仓是封建社会京师太仓制度最为成熟的典型,在规模上、技术上和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

清中叶以后,政治腐败,财政陷入极度困难。贪污之风盛行,贮量日益减少,至道光年间,南新仓贮量比清初少了许多。岁月流逝,随着社会的发展,漕运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漕运制度彻底废止,由征粮改为征银。京城和通州的官仓也就逐渐闲起来或改作它用。民国时期,曾改为贮藏军火。

3、仓廒结构


南新仓

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明朝时期南新仓的仓廒,在构造上,以廒为贮藏单位,每3间为一廒,后改为一廒5间。廒门挂匾额,标明某卫某号。(现南新仓廒匾已不存。)每廒面阔约23.8米,进深为17.6米,高约7.5米,前后出檐。由于是京师储粮重地,在外观上,南新仓与城墙一样按军事标准建造,全部用大城砖砌成,保证其坚固耐用。仓房亦为砖砌,五花山墙,围墙墙厚达1.3米至1.5米,廒架结构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巨大而珍贵的木料产自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山西等地,圆木直径在30——60厘米之间,结构十分稳固。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前有罩门。

廒砖产自山东临清县,大城砖每块长约45.5厘米,宽约22.5厘米,高约11.5厘米,重约25公斤。仓院墙砖要小,每块长约41.5厘米,宽约20.5厘米,高约8厘米,重约12公斤。瓦则产自山西。

清代京通仓廒的建筑十分讲究,其技术较之元、明有较大改进。首先,为了防止水淹,每座仓廒所选地址都比较高,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其次,为了防潮,每座仓廒的地基都是三合土夯筑的,然后均匀铺洒一层白灰,再用砖铺作地面,上加楞木,铺满松板;墙壁有护墙板,门有门罩。第三,为了通风以透泻汗蒸郁热之气,每座仓廒除有气楼、闸板外,还“用竹气通高出米顶之上”。并用竹蔑编成隔孔,钉于窗上以防鸟。第四,廒的墙体很厚,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为1米,墙体收分很大,建造如此之厚的墙体,可以使粮仓内部保持相对的恒温。以上的建筑方法和措施,既防潮又保证通风,使仓粮历久不坏。

为了贮存最大量的粮食,南新仓在构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仓廒的空间容量极为可观,按仓最少储粮100万石的储量来计算,南新仓可储存近1亿斤的粮谷。如果折成基本储量为10吨的集装箱的话,南新仓的总储藏量就相当于5000个左右的集装箱。

4、仓廒管理

据史记载:南新仓在清朝初期有廒46座;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添建5座,五十五年(1716年)添建5座;雍正元年(1723年)添建9座;乾隆元年(1736年)添建1座。因此,到乾隆年间,南新仓已经有廒66座,规模之大,在当时为京城之最。到宣统年间南新仓又增建到70廒。

清朝的廒座均以单字命名:有用干支的,如“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有用千字文的,如“天、地、元、黄……”、“宇、宙、洪、荒……”等。

漕运南粮到京仓的时间和数量,根据收获情况、气候和运河水势情况而不同,一般集中在夏、秋季。漕粮来得多时,各仓廒存储不下,只好露天存放。因此,廒外还有穴位。新到的漕粮往往较湿,要先晾晒;常年存放的廪粮还要翻倒、除糠。因此,廒外还有晾晒场,仓中除官员、官役外,还有粮工、车辆、马匹、工具等。在仓的周边街巷,与仓储漕运相关的行业应运而生,如大车店、小饭馆、小酒店等。

清朝沿袭元、明两代的漕运制度,每年平均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征收米、麦、豆等粮食460多万石。不过,那时积水潭一带的码头已经废用,漕粮先运到通州运河的石、土两坝,用驳船将石坝漕粮经通惠河各闸口运到东便门外大通桥附近停靠卸粮,再用车辆运到各京仓;土坝漕粮则经通州护城河运到通州中、西两仓。

漕粮中江浙一带征收的糯米、粳米称“白粮”,由内务府供给皇室及朝廷官员廪禄之需。一般漕粮则专供八旗人丁的奉禄、军兵食用及养马饲料;除非是久储霉变的“廒底成色米”、“扫收零撒土米”或仓粮有余时,才拿出少量售于市民。漕粮进仓,分别装进各廒口中,储满一廒,再装一廒,廒满关门,贴封上锁。用时开启发放。

除专司贮粮的仓廒外,另有许多附属建筑,其中龙门、官厅、科房、大堂等都是各级人员办公用房;警钟楼、更房为报警巡更人员所用;还建有仓神庙、土地祠、关帝庙等,为祭祀之用;另有多眼水井,为救火水源。

5、文化积淀

1949年*成立以后,南新仓由北京市百货公司一直作为百货仓库使用。1984年5月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历经600年沧桑之后的南新仓,仍保留有仓廒9座。而位于南新仓南面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内仍然保留着一座仓廒的遗址,堪称为第十座仓廒。

从南新仓的历史可以看出,南新仓是元、明、清时期南粮北运的产物,是南粮济京的重要代表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同时,它又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所在,对研究我国运河史有着重大价值。此外,南新仓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的建筑,它巧妙的布局、结构和形式以及一套完整的运作方式和管理制度,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和仓房建筑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南新仓”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建设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之初,就针对文物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性,制定了“严格执行《文物法》,坚持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以保护为重”的工作原则,并将古仓保护工作纳入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努力做到使历史文化遗产与街区建设发展有机融合,按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遗产和谐、环境与遗产和谐、传统与现代和谐的理念,使文物保护与特色街商业运作有机结合、均衡发展、和谐共生;使古都历史文脉不断传承发扬。

6、景区特点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位于平安大街“龙头”(东城区东四十条22号),具有“新的在旧的中,时尚在历史中”的特色。街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步行街总长千余米。由南新仓古仓群、仿古建筑群和南新仓商务大厦底商组成。现有30余家商户进驻经营,业态分为文化、休闲两大类,涉及艺术文化、演出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类有艺术画廊、音乐传播中心、影视文化俱乐部、文化传媒工作室、昆曲小剧场、会所等;休闲类有中外特色风味餐厅、酒吧、茶苑等。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主打文化创意牌。自2007年5月18日至今,在“皇家粮仓”上演厅堂版昆曲《牡丹亭》300场,600年历史文化遗产与60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妙组合,成为文化热点,被列为向2008奥运代表团和国际宾客重点推介的北京新派传统文化项目;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首家奥运冠军俱乐部“柏林北京2008冠军俱乐部”设在南新仓,活动非常成功。大董烤鸭南新仓店、饭前饭后、天下盐餐厅也以其鲜明的经营特色,吸引众多国内外宾客来休闲享用。

7、著名景点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是在挖掘传承南新仓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倾情打造的独具魅力的特色街区,被纳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东城区“十一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并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商业街先进集体”、“全国和谐商业企业”、“中国商业3A级信用企业”、“北京市特色商业街”、“北京商业文化创意品牌”、“北京商业创新品牌”、“北京商业文化魅力品牌”、“首都文明单位”、“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等称号。是北京市重点对外参观单位、东二环交通商务区总部企业服务基地、市级特色商业街区,由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街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步行街总长千余米。建筑设施主要由南新仓古仓群、仿古建筑群和南新仓商务大厦底商组成。街区内既有音乐传播中心、影视文化俱乐部、小剧场、会所等文化场所,也有中外特色风味餐厅、酒吧、茶苑等休闲空间。具有“新的在旧的中,时尚在历史中”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