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泽库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5:42:50
...

泽库县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黄南州中南部,下辖7乡1镇1场,面积6658平方公里,以藏族为主,县*驻泽曲镇,1988年被国家确定为贫困县。

中文名称:泽库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7乡1镇1场

地理位置: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

邮政区码:811400

电话区号:0973

面积:6658.06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属高原气候

*驻地:泽曲镇

1、县情概况


泽库县

泽库县地处昆仑山系西倾山北麓,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东与甘肃省夏河县毗邻,南、西、北分别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同德县、贵南县相连,东北与同仁县接壤。县府所在地泽曲镇离州府隆务镇97公里,距省会西宁约285公里。全县辖7乡1镇1场(国营牧场),总面积998.78万亩(6658.06平方公里),占黄南州面积的37.18%,占青海省面积的0.91%,其中草场可利用面积为928.28万亩,11108户、57570人,分别增长35.96%和27.92%。藏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7.32%,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纯牧业县。

2、历史沿革

元代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

明代为积石州千户和归德守御千户所辖。

清代属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和循化厅管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置同仁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今同仁、泽库两县的大部分地区,隶属青海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

*成立后。1953年,由同仁县析置泽库县,隶属黄南藏族自治区(今黄南藏族自治州)。

3、区划人口

政区划分:

全县辖1镇7乡、60个行政村、319个牧委会,1个国营牧场。

政区人口面积:

全县总人口5.39万,其中非农产业人口占5.8%,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草场总面积998.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28万亩。

4、地理气候


泽库县

全境东西较狭长,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部、北部山高沟深,群山连绵,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林立。西部地区平坦开阔,海拔在3400米左右,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点是北部的杂玛日岗山,海拔4971米,最低点海拔2800米,相对高差2171米。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全县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土壤、气候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变化。有高山带、亚高山带、滩地、河谷阶地、低山丘陵五大地带。境内主要河流有13条,其中泽曲河属县内最大河流,流经河南县后汇入黄河。草场以山地草甸类草场为主。受海拔高度及地形的影响,冷季漫长而寒冷,暖季短促而润凉,气温日差大,降水集中,光照丰富,日射强烈,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4℃-2.8℃。

5、资源特点

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青藏高原特种牦牛和藏羊,以及牛、羊肉、牛绒、羊毛、牛皮、羊皮。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资源有苏门羚、雪豹、兰马鸡、猞猁、雪鸡、沙狐、赤狐、黄羊、岩羊、野兔、石鸡、野鸭、秃鹫、兀鹫、狼、鼠兔等。野生植物约有2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有冬虫夏草、雪莲、大黄、党参、党归、羌活、贝母等。矿产资源有金、砷、铅、锌等。

6、旅游景观

在泽库县城西约65公里处的和日寺院背面山上,有四处大型石经墙,中间主体石经墙位于寺院大经堂的右面,长165米,宽2米,高1.1米,所刻经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从书《甘珠尔》大藏经,约有3870多万字;经墩东面40米处又有一组石经墙,所刻经文为《塔哆》共刻了108篇。此外,在主体石经墙以西约120米处另有一处石经墙,长15米,宽1.3米至1.5米,高1.2米,所刻经文共有17种。属经书史上一大奇观。

7、社会事业

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全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调整办学结构布局,育人环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49所,截止2007年底,中小学在校生达10706人,其中小学生9430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7.02%、34.9%,高中阶段入学率为17.02%,15—50周岁人口非文盲率为95.9%。全县教职员工649名(其中,聘任制教师346人);文化科技和广电旅游工作得到提高。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举办以畜疫防治、牧草种植、药物常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培训班,全年共培训牧民群众累计达220人(次);利用流动电影放映车累计公映电影690场次,观众98933人(次)。科技应用推广面达到59.35%,科学技术普及面达到87.5%;策划出版了《吉祥泽库》光碟;整理完善了《泽库新闻》栏目;电视专题片《故乡》在青海电视台综合频道成功播放;40分钟电视解说片《故乡神韵》已制作完成,并将出版发行;收集民间石雕工艺品进行展览,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有望获得国家认定,石雕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推广。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县藏医院制剂室炮制加工出80余种藏药。乡镇医疗机构配备8辆流动卫生服务车,改善了牧民看病条件。对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新建了5个村卫生室。全县医疗机构共计门诊人次为3.2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956人次。全县牧区医保参合人口53207人,参合率为94.6%,同比增长18.8个百分点。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和计划外多孩率分别控制在15.5‰和1.5%以内,计划生育率为98.72%;“三查”服务面达83.5%;年内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81户,自愿放弃第三胎生育指标户217户,符合奖励扶助要求对象认定44人,计划生育达到了一类县目标,并获全省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县的称号。民生问题得到改善。安置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0人,四类下岗失业人员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4.12%以内。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68人(次),组织牧区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人数达2400人(次)。发放养老金94万元,补发离退人员增资1.8万元。完成社保扩面登记人数71人,完成工伤保险扩面32人,完成医保扩面人数60人。清欠农民工工资2.52万元。落实了重点优抚对象及安置军人定期补助金及代发工资9.8万元,并对重点优抚对象和退伍军人全部纳入城镇低保和医疗救助范围。

8、经济情况

泽库县是青南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牧场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气候适宜,畜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全县存栏各类牲畜79.22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1.47%、45.11%和33.95%,年产羊毛195.9吨,肉类总产量11511.77吨,奶总产量8025.58吨,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发展畜产品加工、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全县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珍贵禽兽有苏门羚、旱獭、水獭、猞猁、麝、雪鸡、兀鹫、秃鹫、金雕等。野生植物约200余种,主要有冬虫夏草、佛手参、雪莲、大黄、贝母、秦艽、茵陈、远志、马勃、蕨麻、蘑菇等,特别是冬虫夏草、佛手参、蕨麻、蘑菇等植物由于质量上乘,品质优异而颇受省内外市场的青睐和欢迎。截止2002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6亿元(2000不变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45.14元,实现牧区经济总收入9125.01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8.16元。

泽库县有着十分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现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金、铜、锑、铅及花岗岩、石灰石等20余种,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开发利用价值高。泽库县地处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带,境内群山连绵,逶迤起伏,沟谷相间,滩地开阔,地貌复杂多样,泽曲、巴曲、麦秀河贯穿县域,是夏季生态旅游的好去处。这里有着遐迩闻名的中华石刻奇观--和日石经墙,十世班禅大师讲经圣地--幸福山和多杰宗、切格日、宗玛日、吾格等藏传佛教寺院,藏区文化底蕴雄浑深厚,藏乡民俗风情浓郁独特。

改革开放以来,泽库县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强化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社保事业,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近五年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相当于1993-1997年投资总和的2.72倍,先后兴建了一批增后劲、惠民生的重大工程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建设项目,确保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同步健康发展,牧区基础不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今后,将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统领全局工作,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借西部大开发东风,认真遵循“强化基础铺富路,调整结构创特色,建设生态美山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保稳定,强县富民奔小康”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牧业立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三产富县、民营活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前来泽库投资,参与泽库的经济建设。

上一篇:伊春市乌马河区

下一篇:芒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