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贵德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5:42:14
...

贵德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的一个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位置东经100°58'-101°47',北纬35°29'-36°23,下辖4镇3乡,119个行政村,面积3504平方公里,县*驻河阴镇。

中文名称:贵德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4镇3乡,119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东部

邮政区码:811700

电话区号:0974

面积:3504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驻地:县*驻河阴镇

1、县情概况


贵德县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境国土面积3504平方公里,辖4镇3乡,119个行政村,10.93万人。境内具有丹山碧水蜿蜒相依,多元人文交融共存,田园风光层林尽染的独特魅力。

贵德县历史悠久,人文殊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西汉时期设河关县,元代设贵德州,民国设贵德县,1949年9月建立新政权,1953年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贵德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卡约”文化遗址、汉唐古堡,明清楼阁,记载着贵德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汉、藏、回、土、撒拉等15个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共同进步。其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古建筑群—玉皇阁集儒、道、佛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是贵德多元文化、多种宗教融合相安、和谐共存的历史见证,也是“尊道贵德”文化传承的动力源泉。

2、行政区划

贵德县辖河阴、河西、拉西瓦、常牧及河东、尕让、新街4镇3乡,119个村和4个社区。

3、地理气候

地貌奇特,风光旖旎。贵德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度地带。黄河流经县境76.8公里。境内有别致的高原景色和自然风光,登高远眺,苍茫逶迤的丹山,翠绿起伏的沃野,滚滚东下的黄河,炊烟袅袅的村庄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其中丹霞地貌、黄河谷地、麻吾峡风蚀地貌造就了国家地质公园巧夺天工的雄奇胜景,清清黄河的自然流向及其两岸原生态风貌,构成了*湿地公园和省级黄河风景名胜区独特秀丽的画卷,阡陌纵横的田野和“万亩林海”赐予了清新秀美的田园风光,而“天下黄河贵德清“一语道破了贵德美景核心价值所在。

气候温润,休闲养生。贵德县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县城平均海拔2200米,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2摄氏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23.8℃。年降水量250-559毫米,无霜期166天,农作物生长期223天,县城平均负氧离子达2250个/平方厘米。特殊的地理气候,使黄河河谷地带林木葱郁,阡陌纵横,春则百花灿烂,清香四溢;夏则绿荫盈野,凉爽宜人;秋则果实累累,景色诱人,是休闲养生的世外桃源。县境浅、脑山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壤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遍野,是体验农耕和游牧文化的理想之地。另外,距离县城15公里处的“德吉温泉”,水温高达94℃,含有多种矿物质成分,对皮肤病、关节痛、腰肌劳损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

4、自然资源


贵德县

森林资源

根据贵德县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78.0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8%。主要分布在三个国有林场和四片天然林区,其中江拉林场84015亩,西河林场10851亩,东山林场65499亩,官庄林区34830亩,都秀林区84027亩,多拉林区34776亩,甘家林区46490亩。全县现有森林面积49.07万亩,森林覆盖率9.3%。其中有林地14.28万亩,灌木林地34.64万亩,疏林地0.15万亩,灌丛地1.07万亩,未成林地6.74万亩,宜林地20.99万亩,苗圃地0.22万亩。全县有林地、疏林地、四旁树和农田林网及散生木活立木蓄积量达150万立方米。

湿地

贵德县黄河清湿地公园总面积8.32万亩,其中黄河夹滩及两岸滩涂湿地面积约3.98万亩(含黄河夹滩面积0.57万亩),湖泊湿地面积0.24万亩,沼泽湿地面积1万亩,黄河两岸森林和灌丛面积3.1万亩。

5、区位优越

贵德县素有“高原小江南”、“梨都之乡”和省会西宁市“后花园”之美誉。距省会西宁市114公里,距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恰卜恰镇158公里。贵德在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既是环湖地区的重要一员,又是黄河经济开发带的重要节点,处于环西宁“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同时,在全省“一圈三线”旅游发展布局中,既是“环青海夏都旅游圈”的重要成员,又是三江源生态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过境节点。省道S101线横贯全县,交通便利,明年拉脊山隧道及湟贵一级公路全线贯通后,将极大地改善贵德的交通状况,省城“后花园”的优势更加显现。

6、特色产业

贵德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有生态农牧业、文化旅游和清洁能源特色产业

全县有天然草场429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89万亩,各类牲畜存栏数39万头只;耕地面积20.91万亩,其中水浇地13.4万亩,旱地7.51万亩,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旅游资源富集,人文景观众多,民族民俗文化突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和全省唯一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黄河水电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资源潜力达486.4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420万千瓦的拉西瓦水电站是黄河上游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为充分利用好、发展好三大优势产业,县委、县*审时度势,以旅游业统揽全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的方针,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旅两大优势产业融合进程,促进农业间接为旅游服务向直接参与旅游转变。同时,依托黄河水电工业,全力打造“黄河水上旅游工业长廊”,着力构建以旅游业为主的集观光、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大产业格局。

7、文化体育

全县文化系统实有正式*职工43人,公益性岗位3个,实有编制38个。下辖县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电影管理站四个单位。承担着全县文化、体育、群文、文物管理、图书、电影发行放映及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

文化体育活动

一、品牌文化体育活动亮点突出。本着“文艺搭台、旅游唱戏”的原则,我县依托丰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不断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发挥传统节庆活动和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效益,提升活动的规模和品味,做大做强文化品牌,使节庆活动成为文化旅游的主要载体。成功举办了九届黄河文化旅游节、七届水与生命主题音乐会、四届中国·青海国际(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两届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以及国际诗歌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贵德赛段、“相约贵德—行走母亲河”徒步行等品牌文体活动。各项品牌文化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进一步扩大了品牌文化体育活动影响力,推进了贵德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局每年组织开展覆盖各层次、各年龄段的群众体育比赛活动达30余场次,元旦环城赛、“迎新春、庆元旦”*职工拔河比赛、传统的民族民间射箭比赛、“黄河杯”篮球邀请赛、“梨都杯”篮球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活跃了*群众的体育生活。结合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把民间社火、锅庄、健美操、拉丁舞等与全民健身宣传融为一体,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有效地激发各族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文化遗产保护

目前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49处,文物保护单位68处,其中有*文物保护单位3处(玉皇阁及文庙、珍珠寺、文昌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2013年,县博物馆共免费接待各地游客3.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2%;玉皇阁及文庙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同比增长18%,门票收入达150余万元,同比增长10.5%。目前,我县已申报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尚尤则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认真搜集、挖掘、整理《贵德郭密辫套》、《葫芦雕刻》、《酩馏酒酿造技艺》、《诵经调》、《传统木雕技艺》、《滴水崖花儿会》、《安多藏族勒》、《卓舞》等八项非遗项目,并成功申报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贵德郭密辫套》、《葫芦雕刻》、《酩馏酒酿造技艺》、《诵经调》、《传统木雕技艺》、《滴水崖花儿会》、《安多藏族勒》等七个非遗项目进行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对省级非遗项目《贵德六月庙会》进行了*非遗项目的申报。在非遗名录建档方面及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充实了项目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录像、录音和光盘资料。

文化市场

目前全县共有文化经营户50家,其中书报刊4家、网吧7家、打字复印16家、娱乐场所12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11家。2013年共收缴盗版光563张,没收淫秽书籍16册,责令3家存在盗版制品的音像制品店限期整改;查封4家非法经营的娱乐场所;对1家未及时登记上网人员的网吧进行了口头警告。严格的执法程序,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促进了文化娱乐场所经营者的行业自律,也为全县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坚持依法治县、构建平安贵德、和谐贵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8、教育事业

全县共有学校12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8所;寄宿制学校9所,非寄宿制学校3所)。全县有教师编制867名,中小学教职工911名(其中:专任教师868名);学生12690名(其中:初中生4118名,小学生8566名,特教生6名)。全县共有幼儿4136名,幼儿园51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35所,村办14所);教育局党委下属4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党员303名。

坚持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改善各级各类教育设备条件,2012年以来,先后开工建设了投资2.38亿元的河阴小学新建搬迁、常牧寄宿制学校新建、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河东寄宿制学校等12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建设等项目,以及拉西瓦寄宿制学校、尕让寄宿制学校等6所学校的C级危房改造任务。

把加强教育投入作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高效运转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切实按照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三个增长”要求,优先加大教育投入,在安排财政资金时,优先将教育投入列在旅游产业、民生事业投入的前面,予以足额充分保障。

把抓学前教育放在与抓义务教育同等的地位,纳入全县教育工作重点,投资4943万元,完成了河西、城西、郭拉、城东4个县级幼儿园和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利用腾出的校舍资源改造升级幼儿园37所,全县幼儿园总数达到44所,入园幼儿达到3900名,为广大儿童在“同一起跑线上”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

教育布局调整后,县*把抓教育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育编制紧缺、后勤管理团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加强与省州编制部门、主管部门的衔接协调,先后采取补充招录等形式,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紧缺的问题,2011年以来,共招录教师69名、幼儿教师61名。2013年,在旅游示范区投资步入关键阶段、城镇建设步入提高阶段、民生保障步入大投入的发展阶段,在县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县*将322名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工资从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19200元,并纳入县财政预算;将61名幼儿教师每人每年19200元的报酬也纳入财政预算,优先足额拨付,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9、经济情况

经济总量: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29.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1.43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86亿元,增长11.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36%、19.41%和66.23%,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4、0.74、2.52个百分点;三产结构为9:71:20。全年人均生产总值27426元,增长1.73%。

财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亿元,增长37.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亿元,增长29.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1.07亿元,增长31.35%,非税收入0.16亿元,增长57.04%。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01亿元,增长4.89%。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45亿元,增长32.05%;教育支出2.58亿元,增长5.91%。医疗卫生支出0.72亿元,增长32.24%;环境保护支出0.8亿元,增长42.82%;农林水事务支出3.75亿元,增长10.0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42亿元,增长76.3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1亿元,增长51.3%。

物价:根据全州居民消费价格看,我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7%,烟酒类价格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衣着类价格下降1.7%。

农业和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16万亩(其中:复种2.9万亩),增加0.28万亩,增长1.2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6万亩,减少0.896万亩,下降8.4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5.28万亩,减少0.24万亩,下降4.34%;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92万亩,增加0.16万亩,增长5.79%;其他作物种植面积3.93万亩,同比增长47.19%;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44:40:16,农作物种植趋向于稳定的粮食生产。粮食作物总产量5950万斤,增加737.2万斤,同比增长14.4%;油料作物产量1705.6万斤,同比减少238.4万斤,下降12.26%。蔬菜产量6598万斤,同比增加485.6万斤,增长7.94%。药材产量67.8万斤,同比增加31.2万斤,增长85.24%。

工业

县实现工业产值为28.1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69亿元,同比下降3.86%和5.1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26.68亿元,同比下降5.32%;完成工业增加值17.27亿元,同比下降5.74%。规模以下工业完成现价产值1.51亿元,同比增长31.93%;实现工业增加值0.42亿元,同比增长31.65%。水电产业主导作用显著,全年拉西瓦电站完成工业总产值26.0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49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88.79%和91.67%。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8.1亿元,下降3.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6.69亿元,下降5.0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41亿元,增长31.45%。

上一篇:吉木乃县

下一篇: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