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区
泉港区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区,东南濒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仙游县接壤。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福建省石化工业的龙头地区,其辖区内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新港,故取区名为“泉港区”。区人民*驻山腰街道。
中文名称:泉州市泉港区
别名:肖厝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下辖地区:辖96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
邮政区码:362100
电话区号:0595
面积:441.4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驻地:山腰街道港二街
1、区情概况
泉港区
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3%,公共财政总收入74亿元、增长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8亿元、增长15.2%。最显著的突破是,产业提升迈出历史性步伐,联合石化“脱瓶颈”工程进展顺利,南山片区首批8个石化项目落地建设,“两院三中心”等公共配套体系逐步健全,泉港石化工业区跻身中国化工园区第六强。最可喜的收获是,民生改善成果丰硕、亮点纷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省文明城区考评,荣膺全省第二个“中国长寿之乡”、泉州首个“福建省森林县城”,获评“省平安先行区”,再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四连冠”,顺利通过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验收。
2、历史沿革
泉港区前身为惠安县部分地方和兴化府仙游县(今莆田市仙游县)部分和融和而成。
莆田县设县于南朝,100多年后划莆田县西部地设清源县,后改名为仙游县,莆田县设立300多年后设立惠安县。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曾任湖广按察副使的惠安籍的李恺,以上述村连同本来同在枫亭境内的几个村(今属涂岭镇)与惠北地缘邻,便于管辖为由,提议把这些地方从仙游县划出,划给惠安。尔后,李恺出面筹得一笔资金,把这些村买下,从此这七个村落计有一万多亩土地、几万多人,便划给惠安县管辖,并把位于涂岭镇白水坑的惠仙两县界碑北移几公里到界山镇北部,并把界碑新址重新命名为界山村交界塘。
宋理宗年间,莆田洋埕一林氏村民任广东广州增城县尉,晚年退居于此地太白峰东南麓前端的海滩地,因他思念故乡莆田,此地地处莆田南边,故谐音称此地为南浦,后谐音再改为南埔。
1999年界山村升格为界山镇。泉港区在2000年前隶属惠安县(惠北片4镇、1山腰盐场)。
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批准设立肖厝镇,南埔、后龙、山腰3个乡及涂岭乡部分行政区域为肖厝镇的行政区域,下辖86个村委会。
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根据福建省人民*闽政综183号文精神,设立肖厝镇,
1992年9月29日(另一为28日)成立镇人民*。
1996年3月1日,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肖厝镇,设立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埭港5个镇。
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肖厝管委会),为泉州市人民*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下辖南埔、后龙、山腰、涂岭、埭港5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
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会正式挂牌办公。1999年8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镇级行政区划调整为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等7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
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州市泉港区。泉港区辖原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5个镇。区人民*驻山腰镇。12月28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
2000年,泉港区辖7镇: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前*、峰尾镇、界山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221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南埔镇69677、界山镇44882、后龙镇38202、峰尾镇46039、山腰镇57094、前*35735、涂岭镇45668、福建炼油化工虚拟镇4914。
2001年,泉港区驻山腰街道,辖1街道6镇,96个村委会。
3、行政区划
全区辖1个街道、6个镇:山腰街道、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峰尾镇、前*、涂岭镇;国有山腰盐场。共有4个社区、96个行政村。
4、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中部沿海的湄洲湾南岸,东经118°25′,北纬24°50′,与惠安、仙游、莆田接壤,并与*隔海相望,北距上海港510海里,南望黄埔港540海里,东至基隆港174海里,是东南海上航线的辐射中心。
自然环境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8℃,冬季平均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相对湿度77%,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南风为主,每年平均风速为7.15米/秒。
5、基础设施
泉港区
区内水、电、气、通讯事业发达,总投资150亿元、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福建南埔电厂一期投产发电;并有22万伏变电站1个、11万伏变电站3个,日供水50万吨的湄洲湾南岸引水工程已建成通水,区内有5万吨自来水厂、7.5万吨清水供水厂各1座,全区实现网络通讯无缝覆盖,基本具备了承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
6、区位优势
泉港区地处湄洲湾南岸,港口水深港阔,常年不冻不淤,海域面积115.17平方公里,深水岸线长5.5公里,可建万吨级至十五万吨级码头泊位数十个,被誉为“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辖区海岸线长56公里,宜建码头的有21.4公里,按照交通部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有9.8公里,可建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的有5.5公里,目前,已建成万吨级至10万吨级的大中型码头泊位5座,在建5座,这些码头全面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将建成海峡西岸最大的石油化工港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和两岸“三通”进程的加快,泉港将成为福建三大主枢纽港之一,泉州亿吨大港的主体港区、两岸重要的货物中转地。
湄洲湾主航道一期工程长31.6公里,宽300米,设计底标高-16.5米,按全天候通航10万吨级船舶标准建设,2007年已完工;二期主航道工程长38.6公里,按乘潮通航25万吨级船舶标准建设,预计2010年完工。
7、社会事业
2013年,城乡面貌在统筹联动中明显改善。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部署,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致力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城区建设扩容提质。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83个城建项目、8个“点线面”项目分别完成投资48.15亿元、1.2亿元。启动城区主干道景观设计,完成4个片区控规及户外广告、市政工程、绿道系统等专规编制。龙山片区改造、7条道路和总部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峰尾滨海新区启动建设,文化中心建成,万星影城、会议中心投入使用,南山中路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城市经营管理有序,启用“数字城管”,强化卫生考评、市容管控和市政维护,建立城区主干道广告使用权经营机制。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出台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实施意见,全区城镇化率达44%。新增道路亮化79.6公里,铺设雨污管道10.8公里,湄丰水厂二期扩建、尾水排海管道修复更新等工程全面完成。前欧新区、前*区、界山新城等小城镇项目规划建设序时推进,界山客运站、红星体育公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或投入使用。宜居水平较大提升。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区,7个镇(街)全部通过*生态镇省级评估,81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加快实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续建锦绣公园、植物园等项目,建成沈海高速泉港段森林生态景观通道,完成绿化造林10557亩。开展细微颗粒物(PM2.5)自动监测,编制完成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锦川小区防洪排涝等规划,重点流域整治及泗洲水库周边水源地保护工程顺利推进。
2013年,民生质量在普惠共享中全面提升。带着感情、责任、追求,坚持把更多资源投到公共服务、用于改善民生,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各项事业更加协调。投入8608万元,全面完成16项2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教育强区”创建步伐,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省校安工程任务,泉港一中、五中分别获省一级、二级达标,第二实小通过省级素质教育先进校评估验收,第二实幼建成招生;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深化“小片区”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考及格率、优秀率明显提高,本科上线率连续六年保持上升势头。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泉港医院、仁爱医院分别晋升“二甲、二乙”,设立省级针灸临床实践基地,泉港医院病房大楼附属楼、泉港第三医院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11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村卫生所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国首推全县域“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深入开展生育关怀服务活动,人口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大幅跃升。开编泉港区志、月志。文体活动更加丰富。文化旅游发展“156”计划全面启动。建成14个文体示范点、篮球场亮化工程点及9个乡村休闲公园,实现全区文体网点、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成功举办锦绣广场、峰尾古城文化节、涂岭猪脚美食文化节和海国文明研讨会等特色活动,新增省市文保单位和非遗名录13个,小坝蒙古族村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提升。成功举办首届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寻根谒祖”泉港冬令营活动。社会管理更加和谐。治安网格化防控体系完善健全,依法有力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全年刑事案件下降39.9%、破案率上升15.8%。开展区领导大接访,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专线轮值等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全年接访群众103起317人次、化解89起。推进“六五”普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工作扎实有效。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各类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山腰、峰尾、普安被评为省级安全社(园)区。突发公共事件有效预防、妥善处置。“铁腕”治污力度加大,实施省市重点节能、循环经济项目13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注重加强应急体系、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震减灾、动物防疫等工作。顺利完成首度秋季征兵任务。扎实做好侨台外事、档案、统计、保密、口岸、海防、打私、国防动员等工作,积极发展工青妇、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
8、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亿元,增长12%(预计数,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20.7%;公共财政总收入83.5亿元,增长7.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3亿元,增长16.86%;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1525万美元,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0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8元,增长9.5%。
开展“产业提升年”活动,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产业经济,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勇当石化强省排头兵。石化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联合石化“脱瓶颈”、EO/EG和林德空分等一批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钟山石化、新协志涂料等8个项目动工建设,石化产值突破800亿元,在全省牢牢占据龙头地位。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南山片区基本具备“十通一平”,基础设施、公用配套、防洪排涝、物流基地“四大类”项目完成投资18.7亿元,公用管廊、污水处理厂等“十大公用工程”基本建成投用,石化园区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前8强,被评选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公共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两院三中心”加快建设,福师大石化研究院正式运行,石化应急救援中心(一期)基本完成。
(2)打造多元化产业格局。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五万工程”持续推进,实现规模土地流转1467亩,新增设施农业350亩;海洋经济取得新突破,新建200千瓦、400千瓦钢质渔船各一艘,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9.48亿元。工业经济支撑有力,完成工业投资8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2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0亿元。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口岸联检大楼主体完工,肖厝作业区11#泊位投入运行,新增鲤鱼尾、东港码头和肖厝作业区3#泊位等一批对外开放口岸,振戎石化、仁建仓储物流落户我区;1-2日游线路整合提升,红星生态园获批国家3A旅游景区,锦绣文化创意园筹建运营,实现旅游总收入8.43亿元、增长12%;建配龙商城基本建成,栖霞、龙山电子商务街初具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亿元、增长13%。
(3)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和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行业技术3家、科技小巨人5家,全年获得科技资金补助1167万元;新增专利申请932件、增长38.9%,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授权403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增长57%;新增注册商标373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4个。16家企业推行技改扩营,完成投资60亿元,新增产值120亿元。加快普安工业区邻里中心、区间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企业创新创业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