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濯足节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20:16:02
...

濯足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建立圣体圣血之圣餐礼的节日。根据耶稣在受难前夕最后晚餐上为十二门徒洗脚所作出的榜样而定为节日。教会规定在该日举行濯足礼,以追随耶稣谦卑、仁爱之举来完成其授权的事业,实现其新约。为别人洗脚是每年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新教在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四所举行的仪式。2017年4月13日,方济各前往位于罗马郊区、意大利警戒最为严格的巴利亚诺*,并为*里的12名囚犯洗脚,之后亲吻他们的脚。

中文名:濯足节

英文名:MaundyThursday

设立机构:基督教

设定时间:复活节前的星期四

1、起源

16世纪意大利画家吉安弗朗切斯科·潘尼画作《康士旦丁受洗》。早期基督教信徒,没有在明确的日期来庆祝与纪念耶稣复活,由于福音记载耶稣于犹太人预备日死亡,安息日的次日复活,也是圣经所说“一周的第一天”(如今的星期日),故基督徒称这一天为“主的日子”或“主日”,进行集会并纪念基督的复活。2世纪时东方教会习惯于犹太人的逾越节,其他教会则定于逾越节后两周的主日,来纪念耶稣的复活。罗马帝国君士坦丁一世于313年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325年君士坦丁一世为了调停争论,选在尼西亚召开了“尼西亚第一届大公会议”,由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的代表维特(拉丁语:Vitus)及文森略(拉丁语:Vincentius)共同任主席,有三百多位主教出席,会中有两项重大决议,其一为明定了复活庆典的规定:所有基督徒都该在同一天庆祝,不该随从犹太习俗。在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星期日举行。


2、内容

教会规定在该日举行濯足节,一追随耶稣谦卑、仁爱之举来完成其授权的事业,实现其新约。天主教纪念仪式包括在上午的弥撒中祝圣圣油,以供全年之用;下午4时至9时举行弥撒和濯足礼,然后列队恭奉圣体在教堂内游行到一特别祭台,教徒可在此朝拜圣体直至受难节纪念礼仪的开始。


自1956年起,天主教会规定这一天早晚都有礼拜活动,在晚间的仪式中要实行濯足礼,即礼仪性地为12个人洗脚。东正教会在这一天也举行濯足礼。

为别人洗脚是每年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新教在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四所举行的仪式。2017年4月13日,方济各前往位于罗马郊区、意大利警戒最为严格的巴利亚诺*,并为*里的12名囚犯洗脚,之后亲吻他们的脚。

此次教皇为之洗脚的12人都是重刑犯,其中两人是无期徒刑,另外10人的刑期将于2019年到2073年不等才会届满。这个*关押着60多名囚犯,其中包括50名左右的前黑手党成员。另外,接受该仪式的12人中有一人是去年由*改信天主教的。在仪式进行前,方济各对囚犯说:"如果能在*里做一些事情,就做吧。这是爱,就像我给你们洗脚一样,是在服侍他人。"作为回礼,这座*的囚犯们送给教皇他们自己种植的黄瓜和西葫芦。

2016年复活节前夕,为了表达对难民危机的重视,方济各在一个难民中心为包括*和印度教徒在内的难民洗脚。

3、典故

依新约圣经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受难前,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约12:12),他安排两名门徒至城里准备逾越节的晚餐(可14:13~16)。当天晚上,耶稣和十二门徒到晚餐地点(可14:17),耶稣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把水倒在盆里,逐一为门徒洗脚,再用腰间所束的手巾擦干(约13:4~5),耶稣为门徒洗完脚后,穿上衣服坐了下来,对门徒解说:“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帮你们洗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吩咐你们照着我所作的去作(约13:13~15。席间耶稣指出门徒中有一人将要出卖他,他必如圣经预言所写死去(可14:18~21)。用餐时,耶稣拿起饼祝祷,剥开分送给门徒食用,并说“这是我的身体”(可14:22)。耶稣拿起酒杯祝祷,递给门徒们轮流饮用,又说“这是我立盟约的血,为世人所流”(可14:23~24)。餐后,耶稣被犹大引来的军队、祭司长、法利赛人差役等众捆绑带走(约18:2~12),第二天清晨,在犹太人的压力下,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执政官本丢·彼拉多下令将耶稣处十字架钉刑致死,这日是预备日(星期五)(约18:33~40、19:1~34)(可15:1~37)。

4、濯足节套币

与耶稣基督为其使徒洗脚之间的传承关系。而其后逐渐转变为为穷人洗脚,并发给一定数量的救济金。英国历代国王有参加濯足礼,为穷人洗脚并发给穷人“MaundyMoney”‘就是人们所说的濯足节套币。

有证据显示,濯足礼和圣周四早在6世纪就有关联。当时的圣周四被称为Sheer(shire)Thursday,为耶稣受难日的前一天。

英王爱德华二世(1307年至1327年)是有记录的,第一位为穷人洗脚的英王,尽管据称英王约翰(1199至1216年)在约1210年时参加仪式并为穷人发放小银币。

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至1377年)在仪式上为穷人洗脚,并赠送他们包括钱币在内的礼物,这一做法由此成为传统并持续至1698年。直至1932年,英王乔治五世重新以个人名义参加濯足礼,其后逐渐恢复并持续至今日。

濯足礼于1736年最后一次实行,其后就只剩为穷人发放小银币。以国王的年龄为发放的银便士的总值。在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最早的MaundyMoney,并非MaundySet,而是专指1便士的小银币,直到乔治三世后期。

洗足币一般为1,2,3和4便士为一套。价格不菲,前期的好品套币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就是一般的也不常见,且不为一般人所知。但一般以散币居多。


濯足节发放的金币

5、濯足服事

濯足服事或称洗脚礼,是天主教会(又称罗马公教会)、东方基督教(包含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与东方亚述教会等)、以及新教(圣公宗固定举行、其他教派没有一定),在濯足节当天的重要仪式。20世纪初期,皇室政权仍在时以前,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与西班牙王国的波旁王朝,也会在每年的濯足节,举行濯足服事活动。

天主教会系据《罗马弥撒礼仪(拉丁语:MissaleRomanum)》一书,自从1570年开始明订,各地教会于濯足节当天的圣餐弥撒后,应举行濯足服事,后于1955年经教宗庇护十二世修订为在圣餐弥撒中举行。仪式的进行,会在适当地点放置椅子,供选定受洗的人坐在椅子上,人数没有规定,然通常是十二人,由教役带领入坐,司祭在教役协助下,逐一替各人洗脚。

东方基督教是在各区的大型或特定教堂,依循《圣经》记载,于濯足节当天“最后晚餐”仪式后,盛大进行濯足服事,由主教或资深教牧,为十二名长老或执事洗脚,重演耶稣为十二门徒洗脚的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