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曹靖华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15:53:04
...

曹靖华原名曹联亚,1897年8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卢氏县,青年时代即积极投身进步的学生运动,1920年加入*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2年回国。1925年受李大钊同志派遣,他赴开封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苏联顾问团翻译,大革命失败后再次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等校任教,1933年秋回国。其后,他曾在*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参加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并主编《苏联抗战文艺连丛》。

中文名:曹靖华

别名:曹联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卢氏县

出生日期:1897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1987年9月8日

职业:作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散文

代表作品:《春城飞花》,《望断南飞雁》等

文学履历:《世界文学》主编

获奖情况: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友谊勋章

1、个人简介

曹靖华原名曹联亚,1897年8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卢氏县,青年时代即积极投身进步的学生运动,1920年加入*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2年回国。1925年受李大钊同志派遣,他赴开封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苏联顾问团翻译,大革命失败后再次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等校任教,1933年秋回国。其后,他曾在*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参加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并主编《苏联抗战文艺连丛》。


曹靖华

从20年代初,曹靖华即从事进步的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的介绍工作,与鲁迅和瞿秋白结下了深厚友谊。作为我国翻译介绍苏联革命文学的先驱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地译出《铁流》、《保卫察里津》、《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虹》等作品近30种,约300万字。他曾被鲁迅先生称赞为:“一声不响,不断地翻译着。”

新中国成立后,曹靖华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系主任。除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外,他还担任过文艺界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候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世界文学》主编等。他曾多次出国访问和接待外国代表团,为推动和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1987年5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从60年代起,曹靖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这些文章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曹靖华将自己的生命同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1956年加入了中国*。他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董必武同志曾以“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的诗句,赞誉他高尚的情操和风骨。

曹靖华1987年9月8日凌晨3时53分溘然长逝,终年90岁。

2、人生经历

中学时代


曹靖华为《作文》杂志题词

中学时代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回国,参加鲁迅组织的未名社。后与鲁迅一直保持深厚友谊。

30年代初起

在*反动统治下,曹靖华曾化名亚丹、汝珍、郑汝珍等,和鲁迅通信,介绍苏联革命文学,代鲁迅搜集苏联优秀版画和革命书刊,来往密切,同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3年起

开始翻译俄国进步作品和苏联革命作品,鲁迅非常称赞他“一声不响,不断的翻译”的辛勤劳作精神(见《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他译的契诃夫的独幕剧《蠢货》,曾经瞿秋白介绍给《新青年》杂志;他译的契诃夫另一剧本《三姊妹》,经瞿介绍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出版。他重要的译作有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曾经鲁迅出资在1931年由三闲书屋出版,对参加工农红军长征的*发生过很大的影响。此外他还译有《苏联作家七人集》。

抗战期间

他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的主编《苏联文学丛书》,译有卡达耶夫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瓦西列夫斯卡的《虹》,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剧本),列昂诺夫的《侵略》(剧本),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克里莫夫的《油船“德宾特”号》,斐定的《城与年》。曹靖华的散文创作,表现善于察物体情、茹昔涵今,文笔简洁淡朴,涵渲深远,有着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收入《花》、《春城飞花》、《飞花集》。

1933年秋回国,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主编苏联文学丛书。

1949年后,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等。*成立后任北京大学俄语系主任、教授。

1956年加入中国*。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20世纪20年代起

自20世纪20年代起,热心从事俄苏文学介绍翻译,所译多属名著,达数百万字。其中有长篇小说《铁流》、《城与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等,剧本《侵略》、《契诃夫戏剧集》、儿童文学《盖达尔选集》等。60年代起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有《花》和《曹靖华散文选》等4部散文集。

1987年3月10日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8月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3、代表作

其中《望断南飞雁》是代表作。它抒写作者听到鲁迅逝世的消息后,似信非信,疑为“谣言”,而晚报却证实了这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于是“我”在无边的深痛中回忆此前两封先生来信的情景,并叙写翌日清晨课堂举行的特殊追悼会;而当“我”回到家里却收到鲁迅先生亲自付邮的最后一信--先生的绝笔,更使作者陷入巨大的悲恸之中。作者以“望断南飞雁”的茫茫思绪作为经线,以噩耗传来后的深沉悲恸作为纬线,交织成炽热抒情的乐章,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即景抒情类的散文,主要指“云南抒情”、“广西抒情”与“福建抒情”三组抒情散文,是曹靖华歌颂*变革与建设的篇章。作者把这类散文当成游记来写,充满着诗情画意,如《洱海一枝春》中有这样的描写:“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苍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而坐,相偎相依,好像对镜理妆,凝视洱海……”类似这样的艺术描写,使曹靖华即景抒情散文具有浓郁的诗意。

曹靖华十分重视散文的艺术技巧。他说:“古今中外的文艺大师,除在文章内容上用工夫外,没有不兼在艺术技巧上下工夫的。”他的散文虽然不能说全是精晶,但绝大多数散文经过苦心经营、反复打磨,赋予它们以鲜明的艺术亮色。

4、写作类型

曹靖华的散文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往事漫忆,一类是即景抒情。而往事漫忆类的作品,是其散文创作中分量最重、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散文。尤其对白区文学活动与革命活动的回忆和对鲁迅、瞿秋白等革命先辈的缅怀,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是写得很美的散文。如《素笺寄深情》、《道是平凡却不凡》、《好似春燕第一只》、《无限沧桑话遗简》、《望断南来雁》、《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等。

5、写作风格

他善于寓大于小、因小见大,往往抓住一些小事、细节,做出意味深长的文章来。写鲁迅,作者总是抓住其举手投足、只言片语,就能深入表现鲁迅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如曹靖华住进鲁迅家的一个房间,先生引他至房间时说:“这是秋白在这里住的房间,他等你等了很久,等不着你来。现在,你来了,他走了……”几句话便把鲁迅的深深遗憾与忆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鲁迅与秋白》

其次,曹靖华有意用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的句子,布设于作品的前后段落之间,构成抒情的脉络并强化抒情的气势。再次,他的散文语言注意锤炼敲打,不仅凝练流畅,而且富于节奏性与音乐性。

尤其他善于在叙述描写中,用四字的成语、词组或短语去结构句式,形成铿锵有力、朗朗上口的节奏,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清亮典雅的韵味。

6、文学作品

曹靖华散文选集


春城飞花

《花》(散文集)1962,作家

《春城飞花》(散文集)1978,陕西人民

《飞花集》(散文集)1978,上海文艺

《曹靖华散文选》1983,陕西人民

《曹靖华抒情散文选》1988,作家

《望断南来雁》(散文集)1988黄河文艺

翻译书目

《三姊妹》(剧本)俄国契诃夫著,1925,商务

《白茶》(独幕剧集)俄国班南柯等著,1927,未名社

《蠢货》(独幕剧集)俄国契诃夫等著,1927,未名社

《烟袋》(短篇小说)苏联爱伦堡等著,1928,未名社

《第四十一》(中篇小说)苏联拉甫列涅夫著,1929,未名社

《铁流》(长篇小说)苏联绥拉菲摩维支著,1931,三闲书屋

《一月九日》(特写)苏联高尔基著,1931,苏联*出版局1946年曹靖华/译蠢货

《不走正路的安德伦》(短篇小说)苏联聂维洛夫著1933,野草书屋

《苏联作家七人集》(小说集)苏联拉甫列涅夫等著,1936,良友

《远方》(中篇小说)苏联盖达尔著,与尚佩秋合译,1938,文生

《死敌》(短篇小说)苏联邵洛霍夫等著,与尚佩秋合译,1939,生活

《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中篇小说)苏联卡达耶夫著,1940,生活

《恐惧》(剧本)苏联亚菲诺甘诺夫著,1940,文生

《油船“德宾特”号》(长篇小说)苏联克雷莫夫著,1941,读书

《梦》(短篇小说集)苏联卡达耶夫等著,1942,文林

《鲜红的花》(民间故事)1942,文林;

《魔戒指》,1950,三联

《虹》长篇小说)苏联瓦西列夫斯卡著,1943,新知

《星花》(短篇小说集)苏联拉甫列涅夫等著,与尚佩秋合译,1943,东方分社

《侵略》(剧本)苏联李昂诺夫著,1943,东南

《望穿秋水》(剧本)苏联西蒙诺夫著,1944,新地

《保卫察里津》(长篇小说)苏联阿·托尔斯泰著,1944,北门

《至青年作家及其他》(论文集)苏联阿·托尔斯泰等著,1946,上杂

《城与年》(长篇小说)苏联斐定著,1947,骆驼

《列宁故事》(民间故事)苏联左琴科著,1947,新华晋察冀分店

《粮食》(剧本)苏联凯尔升著,1951,新文艺

《曹靖华译著文集》(1-11)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等(未出齐)研究资料书目

《而今百龄正童年》(彭龄)1984,花城

《曹靖华研究专集》(林佩云等编)1987,黄河文艺

《飞华之路》(钟子硕、李联海等)1988,陕西人民

《一束洁白的花》(张羽、岳凤麟等编)1988,文化艺术

上一篇:贾秀琰

下一篇:刘仁静

推荐阅读